我國物流網絡建設不斷升級與完善,目前國家物流樞紐總數已達181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為152個,其中,重慶、武漢的表現最為突出,均完成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五種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即均擁有5個樞紐,是典型的全能型選手。青島、深圳、西安、天津、廣州和南京6個城市各有4個國家物流樞紐,成都、長沙、合肥3城分別擁有3個。
我國的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歷經多輪調整,方才形成目前的局面,目標是在2035年基本形成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國家物流樞紐網絡。理想的規(guī)劃是229個國家物流樞紐,包括陸港型(46個)、港口型(37個)、空港型(23個)、生產服務型(53個)、商貿服務型(53個)、陸上邊境口岸型(17個),從而形成“四橫五縱、兩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等,實現對國內所有GDP4000億以上的城市基本覆蓋或有效輻射,支撐保障其產業(yè)經濟發(fā)展。
截至目前,官方發(fā)布的7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共包括181個樞紐,類型也從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樞紐占比較高,轉為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樞紐建設加速、占比提升,相關城市以此進行“產業(yè)集群+物流樞紐”協(xié)同發(fā)展模式的新探索。
從目前的國家物流樞紐、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的數量及布局情況來看,東南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基本形成高效物流網絡,中西部地區(qū)物流樞紐數量較多,聯(lián)通范圍和效率不斷提升。
重慶和武漢的突出表現,源于其自身產業(yè)基礎較好、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從而可以全方位、多維度地享受國家戰(zhàn)略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