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臺灣爆發(fā)沖突,英國已經(jīng)做好軍事介入準備。
就像過去一樣,英國將會與澳大利亞等盟友在太平洋地區(qū)并肩作戰(zhàn)!
不得不說,英國國防大臣約翰·希利,是真的飄了。
這哥們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視察登上到訪的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時,對外大放厥詞。
更有意思的是,英國航母編隊還打算在8月份專程繞道中國南海、穿過臺灣海峽,最后前往日本。
如今,美軍都在想方設法后撤陣地。
沒想到,英國卻開始頭鐵起來了。
但問題是,英國你真有這底氣嗎?
現(xiàn)在的英國,早已不是當年的“日不落帝國”。
看看他們現(xiàn)在航母跟軍艦的數(shù)量,跟中國完全不能比。
兩艘常規(guī)動力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
艦載機,主要依賴美國提供的F-35B。
六艘45型驅逐艦,僅有2艘處于可作戰(zhàn)狀態(tài),其余4艘在維修或升級。
八艘23型護衛(wèi)艦,但實際可用數(shù)量只有6艘。
也就是說,如今英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總數(shù)僅為14艘。
這個水平,究竟有多低?
1945年,英國皇家海軍“巔峰時期”,其水面艦隊擁有800余艘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
對比現(xiàn)在,這不僅是數(shù)量的萎縮,更是“帝國自信”的消亡。
難怪英國本土媒體《每日電訊報》都怒其不爭,直言這是“自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時期驅逐艦計劃啟動以來的最低水平”。
至于戰(zhàn)斗力嘛,更是不敢恭維。
1982年,英國為了奪回馬島,萬里迢迢跑過來跟阿根廷交手,最后居然被擊沉擊傷18艘艦船,差一點輸?shù)魬?zhàn)爭。
雖然英國有兩艘航母,但也“日薄西山”。
以"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為例,該艦雖號稱"全電推進",但2024年部署加勒比海期間曾因電力系統(tǒng)故障導致雷達癱瘓;
其搭載的F-35B戰(zhàn)機數(shù)量更是長期不足。
標準配置應為36架,實際僅12架可用,且多次發(fā)生垂直降落事故。
更諷刺的是,這支被英國視為"全球存在象征"的航母編隊,在2024年環(huán)太平洋軍演中,竟因補給艦噸位不足(僅4萬噸級),被迫中途停靠關島,接受美國海軍支援。
盡管如此,面子還是要撐的。
這不,英國國防大臣對外表示,如果臺灣爆發(fā)沖突,英國已經(jīng)做好軍事介入準備。
英國連維持本土防衛(wèi)都有點“吃緊”,還幻想“揮師太平洋”?無異于癡人說夢!
三個破島拼湊的破落戶,還以為自己是當年的日不落呢。
那幾艘破船,能正常開出臺灣海峽嗎,自己都走不穩(wěn),還想著去別人家示威,不過是讓別人看尸體罷了。
如果他真敢來,無疑是一次嚴重的挑釁行為。
屆時,解放軍貼臉和他們打招呼,將其直接堵在海峽里。
英國航母別說“震懾中國”,能不能安然離開南海都不好說。
而且,中國國防部已明確表示,解放軍在臺海方向的戰(zhàn)巡兵力"全天候待命",任何外部勢力介入都將面臨"體系化反介入/區(qū)域拒止(A2/AD)"體系的全面壓制。
從東風-21D/26反艦彈道導彈,到鷹擊-21艦載高超音速導彈,從鷹眼預警機,到無偵-8偵察無人機,解放軍已構建成熟的"拒止鏈"。
因此,如果英國航母真敢來,那么結局恐怕比1982年的馬島戰(zhàn)爭更慘烈。
對于英國的“口嗨式出征”,網(wǎng)友們當然也是火力全開。
“一直沒機會拍鴉片戰(zhàn)爭續(xù)集,他敢來不是正好?”
“大英博物館里面的中國文物,到時可以一起拿回來了!”
“1840年的炮艦能轟開中國國門,2025年的威爾士親王號,連臺灣海峽的水溫都測不準”。
所以,口嗨一時爽,一直口嗨一直爽。
帶英盡管“口嗨”,不打臉算我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