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萬拆遷款,憑什么沒我的份?媽,你生日我為何不來,你真的一點不在乎?”
我以為缺席壽宴已是無聲的極限。
直到深夜,他淋著雨帶著嘲諷站在門外:“姐,我來給你送個東西,看了可別哭?!?/strong>
那刻,我只覺多年的隱忍即將決堤。
01
我們家在南方一個不大不小的鎮(zhèn)子上。
記憶的起點,總是和那棟老舊的瓦房聯(lián)系在一起。
青灰色的瓦片,被歲月磨去了棱角,長滿了潮濕的青苔。
墻壁是泥土夯實的,外面刷了一層薄薄的石灰,早已斑駁不堪。
我叫林然。
上面有一個哥哥,大我五歲,下面有一個弟弟,小我三歲。
這種“中間”的位置,按理說應(yīng)該不好不壞。
但在我們家,性別決定了你在這屋檐下的分量。
母親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父親則總是在酒后拍著哥哥和弟弟的肩膀說,將來這家業(yè),還是得靠兒子。
我呢。
我好像從出生起,就是多余的。
家里的米缸見了底,母親會先緊著哥哥和弟弟的碗。
新衣服永遠是哥哥穿小了,改改給我,然后再傳給弟弟。
弟弟不愿意穿我穿過的舊衣服。
他會哭,會鬧,會在地上打滾。
母親總是心疼地把他摟在懷里,然后數(shù)落我:“你怎么就不知道讓著點弟弟。”
我能讓什么呢。
一件舊衣服而已。
后來,我學(xué)會了沉默。
學(xué)會了在他們指責(zé)我之前,就主動把所有“好”的東西都讓出去。
學(xué)校里開家長會,父母永遠只去哥哥和弟弟的班級。
我的成績單,即便是貼著鮮紅的獎狀,遞到他們面前,也只換來一句淡淡的“知道了”。
或者,“女孩子家家的,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將來還不是要嫁人。”
這些話,像一根根細密的針,扎在我年幼的心上。
不疼,但密密麻麻的,讓人喘不過氣。
老房子要拆遷的消息,是去年冬天傳出來的。
鎮(zhèn)子要發(fā)展,我們那一片被規(guī)劃成了新的商業(yè)區(qū)。
一時間,家家戶戶都在談?wù)摬疬w款的事情。
我們家的老房子,面積不小,位置也好。
鄰居們都說,老林家這回要發(fā)一筆橫財了。
父親和母親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他們開始計劃著用這筆錢給哥哥在城里買套婚房,再給弟弟留一份創(chuàng)業(yè)基金。
沒有人問過我。
仿佛這筆錢,這棟房子,都與我無關(guān)。
其實我早有預(yù)感。
從小到大,家里任何“大”的決定,都沒有我的份。
小到今晚吃什么菜,大到哥哥的工作,弟弟的學(xué)業(yè)。
我只是一個旁觀者,一個沉默的影子。
拆遷款具體有多少,父母沒有明說。
但我從他們和親戚的只言片語中,拼湊出了一個大概的數(shù)字。
四百萬。
對于我們這樣常年靠父親在工地上打零工,母親擺小攤維持生計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
錢到賬的那天,家里請了客。
來的都是沾親帶故的。
飯桌上,父親喝得滿臉通紅,大聲宣布著他對未來的規(guī)劃。
“老大這婚房,我看市中心那個新樓盤就不錯,一百二十平,夠?qū)挸??!?/p>
“老二嘛,還年輕,先給他存起來,等他想做什么了,這筆錢就是他的本錢?!?/p>
觥籌交錯間,全是奉承和贊美。
沒有人提起我。
我就坐在角落里,默默地扒拉著碗里的飯。
菜是母親做的,味道很咸。
咸得我有些喉嚨發(fā)緊。
02
拆遷款的事情,像一塊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我心上。
我知道,這四百萬,不會有我的一分一毫。
我也沒有指望過。
只是,那種被徹底忽略,被當(dāng)成透明人的感覺,還是讓我的心一陣陣抽痛。
日子照常過。
哥哥開始頻繁地去看房子,臉上帶著對新生活的憧憬。
弟弟則迷上了最新款的手機和游戲機,花錢也變得大手大腳。
母親看在眼里,嘴上責(zé)備幾句,眼神里卻滿是縱容。
父親依舊早出晚歸,但臉上的疲憊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揚眉吐氣般的輕松。
我在一家小公司做文員,工資不高,勉強夠自己生活。
每天擠著公交車上下班,回到租住的小單間,吃著簡單的外賣。
這樣的生活,平靜,但也孤獨。
拆遷之后,父母和弟弟暫時在鎮(zhèn)上租了個兩居室。
哥哥因為快要結(jié)婚,未婚妻那邊催得緊,所以大部分時間都和未婚妻以及未來的岳父母住在一起,偶爾回來。
他們的新生活,似乎與我隔得很遠。
母親六十大壽的日子,漸漸近了。
往年母親過生日,家里總會簡單慶祝一下,煮一碗長壽面,炒幾個家常菜。
但今年不同。
有了拆遷款,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母親決定在鎮(zhèn)上最好的酒樓辦壽宴。
早早地就放出了話,要大辦一場,讓親戚朋友們都來熱鬧熱鬧。
請柬也早就擬好了。
我是在一個周末回“家”拿東西時,看到那堆放在客廳茶幾上的紅色請柬的。
母親正在廚房忙碌,父親在陽臺抽煙。
弟弟歪在沙發(fā)上打游戲,頭也不抬。
我走過去,拿起一張請柬。
燙金的“壽”字,在燈光下有些晃眼。
“媽,你生日準備請哪些人???”我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隨意一些。
母親從廚房探出頭,臉上帶著一絲不耐煩:“還能請誰,不就那些親戚朋友,你張羅這些干什么。”
她的目光在我手里的請柬上掃過,又很快移開。
“哦,沒什么,就問問?!蔽曳畔抡埣?。
“到時候你也早點過來幫忙?!蹦赣H又補了一句,像是例行公事。
“知道了?!蔽业吐晳?yīng)道。
其實,從看到那堆請柬,而沒有一張是明確寫著要“邀請”我開始,我就已經(jīng)明白。
在他們心里,我這個女兒,來與不來,或許都無關(guān)緊要。
壽宴的前一個星期,哥哥給我打了個電話。
電話那頭有些嘈雜,像是在 KTV。
“喂,林然啊,媽的生日你準備送什么禮物???”哥哥的聲音帶著幾分醉意。
我頓了頓,說:“還沒想好?!?/p>
“我跟你說,我給媽訂了個大金鐲子,你弟說要買個按摩椅,你可別太寒磣了啊,不然媽臉上不好看?!备绺绱笾囝^。
“嗯?!蔽逸p輕應(yīng)了一聲。
“行了,就這樣,我這邊還忙著呢?!备绺绱掖覓炝穗娫挕?/p>
聽著電話里的忙音,我捏著手機,指尖有些發(fā)涼。
大金鐲子,按摩椅。
而我,每個月工資付完房租和基本開銷,所剩無幾。
我能送什么呢。
送一份“孝心”嗎?他們會稀罕嗎?
壽宴的前一天晚上,我失眠了。
翻來覆去,腦子里亂糟糟的。
想起了小時候,有一次我發(fā)高燒,迷迷糊糊中喊著媽媽。
母親卻因為要照顧貪玩摔破了頭的弟弟,只是過來看了我一眼,摸了摸我的額頭,留下一句“女孩子沒那么嬌氣”,就又匆匆離開了。
那個夜晚,我感覺特別冷。
也想起了那四百萬拆遷款。
那筆錢,像一道無形的墻,把我與那個家,徹底隔離開來。
第二天一早,我給母親打了個電話。
電話響了很久才接通。
“喂,誰???”母親的聲音有些不耐煩,背景音里人聲鼎沸,應(yīng)該是酒樓那邊已經(jīng)開始忙碌了。
“媽,是我,林然?!?/p>
“哦,什么事?我這邊忙著呢,有事快說?!?/p>
“媽,我今天……公司有點急事,可能……可能過不去了?!蔽揖幜藗€蹩腳的理由,聲音有些干澀。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我甚至能想象出母親皺著眉頭的樣子。
“知道了?!彼穆曇衾涞?,沒有一絲波瀾,也沒有問是什么急事。
然后,電話就被掛斷了。
聽著“嘟嘟”的忙音,我反而松了一口氣。
也好。
就這樣吧。
我放下手機,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這一天,我沒有去參加母親的壽宴。
我關(guān)掉了手機,在租住的小房間里,度過了平靜而又有些孤寂的一天。
煮了一碗速凍餃子,算是自己的午餐。
下午看了一部很老的電影。
晚上,早早地就睡了。
沒有祝福,沒有禮物,也沒有我這個女兒的出現(xiàn)。
不知道母親的六十大壽,是否依舊熱鬧風(fēng)光。
03
母親壽宴的第二天,我照常早起上班。
天空依舊是灰蒙蒙的,像是積壓了很久的情緒,找不到出口。
公交車里擠滿了面無表情的上班族,每個人都行色匆匆。
到了公司,處理著一成不變的瑣碎事務(wù)。
打印文件,接聽電話,整理報表。
同事們在茶水間竊竊私語,聊著昨晚的電視劇,或是周末的安排。
沒有人知道,昨天是我母親的六十大壽。
也沒有人知道,我這個女兒缺席了那場宴會。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習(xí)慣性地打開手機。
微信里沒有任何來自家人的消息。
沒有質(zhì)問,沒有責(zé)備,甚至沒有一句提及。
仿佛我的缺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自嘲地笑了笑,繼續(xù)扒拉著飯盒里的飯菜。
下午快下班的時候,天氣突然陰沉了下來。
黑壓壓的云層,像是要塌下來一般。
緊接著,豆大的雨點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來。
辦公室里的人紛紛抱怨著這突如其來的大雨。
“哎呀,沒帶傘啊,這可怎么回去?!?/p>
“天氣預(yù)報也沒說今天有這么大的雨啊。”
我看著窗外模糊的雨景,心里也有些煩躁。
我的出租屋離公交站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
下班時間到了。
同事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離開了。
有的撐著傘,有的結(jié)伴叫了車。
我磨蹭了一會兒,雨絲毫沒有要停歇的意思。
看來只能冒雨回去了。
我將包頂在頭上,沖進了雨幕。
冰冷的雨水瞬間打濕了我的頭發(fā)和衣服。
風(fēng)裹挾著雨絲,吹在臉上,有些生疼。
街道上的行人很少,車輛駛過,濺起一片片水花。
好不容易跑到公交站臺,渾身已經(jīng)濕透了。
站臺上也擠著幾個躲雨的人,大家臉上都帶著狼狽和無奈。
等了許久,公交車才姍姍來遲。
車廂里彌漫著一股潮濕的氣味。
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看著窗外的雨水不斷滑落。
回到出租屋,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多了。
我哆哆嗦嗦地找出干凈的衣服換上,又煮了一碗姜湯驅(qū)寒。
雨還在下,敲打著窗戶,發(fā)出沉悶的聲響。
屋子里沒有開燈,只有窗外路燈微弱的光芒透進來。
我蜷縮在沙發(fā)上,聽著雨聲,有些昏昏欲睡。
這幾天發(fā)生的事情,像電影片段一樣在腦海中回放。
拆遷款,母親的壽宴,哥哥的電話,還有剛才那場狼狽的大雨。
一切都顯得那么不真實,又那么沉重。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著的。
醒來的時候,是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的。
“咚咚咚!”
“咚咚咚!”
敲門聲在寂靜的雨夜里顯得格外突兀和響亮。
我有些迷糊地坐起身,看了一眼手機,凌晨一點。
誰會在這個時候來找我?
難道是房東?
我心里有些疑惑,也有些不安。
“誰?。俊蔽页T口問了一句。
敲門聲停頓了一下。
然后,一個熟悉又讓我有些抗拒的聲音傳了過來。
“姐,是我,開門?!?/p>
是弟弟林輝的聲音。
我的心猛地一沉。
他怎么會找到這里來?
我從未告訴過家里我的具體住址。
而且,還是在這樣的深夜,這樣的大雨天。
一種不祥的預(yù)感涌上心頭。
他來做什么?
是因為我沒有去參加母親的壽宴嗎?
是來興師問罪的?
我猶豫著,不想開門。
“姐,我知道你在里面,快開門,我有急事找你!”弟弟的聲音帶著一絲不耐煩和催促。
雨聲依舊很大,但他的聲音卻清晰地穿透了雨幕,傳進我的耳朵里。
我深吸一口氣,還是慢吞吞地走向門口。
不管他來做什么,總歸是要面對的。
透過貓眼,我看到弟弟林輝站在門外。
他沒有打傘,頭發(fā)和衣服都濕透了,雨水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
臉色有些蒼白,眼神卻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復(fù)雜情緒。
不像平時的驕縱和得意。
我打開了門。
一股寒氣夾雜著雨水的濕氣撲面而來。
林輝站在門口,目光直直地看著我。
我們姐弟倆,就這樣在深夜的出租屋門口對峙著。
他身上帶著外面的寒意,眼神也冷冷的。
04
“有事嗎?”我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
雨水順著他的發(fā)梢滴落,在他腳下積起一小灘水漬。
他沒有立刻回答我的問題,而是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嘴角扯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姐,你這日子過得可真夠可以的啊?!彼恼Z氣帶著一絲嘲諷。
我皺了皺眉,沒有接話。
“一個人住這么個小破地方,昨天媽過生日也不回去,怎么,翅膀硬了,連家都不要了?”他繼續(xù)說著,聲音不高,卻字字扎心。
“如果你大半夜冒著這么大的雨來找我,就是為了說這些,那你可以回去了。”我側(cè)過身,想把門關(guān)上。
“哎,別急啊。”他卻伸手擋住了門。
他的手冰涼,帶著雨水的濕氣。
我下意識地縮了一下。
“我來找你,當(dāng)然是有正經(jīng)事?!绷州x收起了那副吊兒郎當(dāng)?shù)臉幼?,表情變得嚴肅了一些。
我看著他,沒有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外面的雨似乎小了一些,但風(fēng)聲依舊呼嘯。
屋子里沒有開燈,只有走廊昏暗的聲控?zé)粢驗槲覀冮_門而亮著,光線勉強照亮了他半邊臉。
他看起來有些疲憊,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
“昨天媽的壽宴,你沒去,爸媽雖然嘴上沒說什么,但心里肯定不高興?!绷州x緩緩開口。
“所以呢?你是替他們來教訓(xùn)我的?”我反問。
他搖了搖頭:“教訓(xùn)你?我可沒那閑工夫。”
他頓了頓,眼神閃爍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著什么。
“其實……家里最近出了點事。”他壓低了聲音。
我心里“咯噔”一下。
出事?能出什么事?
難道是拆遷款出了問題?
還是哥哥的婚事不順利?
一瞬間,各種念頭在我腦海中閃過。
“什么事?”我追問。
林輝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懷里掏出一個用塑料袋裹著的東西。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塑料袋,從里面拿出一份折疊得整整齊齊的文件。
“你先看看這個?!彼盐募f給我。
紙張因為被他揣在懷里,又被雨水微微浸濕,有些褶皺和潮濕。
我有些疑惑地接過文件。
入手有些微涼。
“這是什么?”我問。
“你看了就知道了。”林輝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我,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復(fù)雜情緒,有緊張,有不安,甚至還有一絲……幸災(zāi)樂禍?
我不太確定。
我沒有立刻打開文件。
而是看著他:“你大半夜跑來,就是為了給我這個?”
“不然呢?”他反問,語氣又恢復(fù)了一些平時的散漫,“難不成還是想你了,特地來看看你?”
他嗤笑了一聲。
我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翻涌的情緒。
我將目光投向手中的文件。
它被折疊得很整齊,但邊緣處因為潮濕已經(jīng)有些卷曲。
隱約能看到里面似乎是打印的字跡。
弟弟林輝就站在我對面,目光一瞬不瞬地盯著我,仿佛要看穿我的內(nèi)心。
他的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似乎在期待著什么。
“看完可別太激動啊,姐。”他又補充了一句,語氣里滿是嘲弄。
我沒有理會他的嘲諷,慢慢展開了那份有些潮濕的文件。
屋外的雨聲淅淅瀝瀝,屋內(nèi)的氣氛卻因為這份突如其來的文件而變得凝重起來。
燈光昏暗,我瞇著眼睛,努力辨認著紙上的字跡。
當(dāng)我看清文件標題上那幾個醒目的大字時,我的呼吸猛地一滯。
緊接著,是文件的具體內(nèi)容。
白紙黑字,一條一款,清晰而又冰冷。
每一個字,都像一把鋒利的刻刀,狠狠地剜在我的心上。
我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fā)黑,幾乎要站立不穩(wěn)。
那薄薄的幾頁紙,此刻卻重如千鈞,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我死死地捂住嘴巴,不讓自己發(fā)出任何聲音,可是眼淚卻像決了堤的洪水,洶涌而出,瞬間模糊了我的視線。
怎么會……
怎么會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