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5日,朝鮮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遭到美軍飛機轟炸。時任志愿軍俄文翻譯兼機要秘書的毛岸英,為了搶救重要文件,冒死返回作戰(zhàn)室,不幸被敵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毛岸英犧牲后,彭總第一時間向中央和毛主席匯報了此事,不過考慮到毛主席正在指揮第二次戰(zhàn)役,不容分心,周總理悄悄將電報壓了下來。直到一個月之后,毛主席才得知這個噩耗。
據(jù)毛主席的衛(wèi)士長李銀橋回憶,毛主席聽聞這個消息后,顫抖的拿起煙,后又把煙丟在那。轉(zhuǎn)一圈后,又拿起煙要點,可火柴明明放在眼前,他卻還在口袋里找。過了半晌,毛主席才緩緩說道:“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別人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也是孩子,岸英是個普通戰(zhàn)士?!?/p>
沒有人知道,這位鋼鐵般的領(lǐng)袖在夜深人靜時,常常獨自坐在兒子的遺物前發(fā)呆。是啊,失去最愛的兒子,怎么能不痛呢?
對于毛岸英的犧牲,多年來,大部分人都感到痛心和惋惜,但也有少數(shù)別有用心之人,說他去朝鮮是“鍍金”,是為了“接班”,認為他如果從朝鮮回來,一定會平步青云,成為新一代領(lǐng)袖。
對此我想說的是,持這種觀點的人,也太小看毛主席等老一輩共產(chǎn)黨人了。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一生廉潔奉公,特別是對親人要求極為嚴格。
例如六十年代時,毛主席得知年僅26歲的女兒,當上了解放軍報社的高層領(lǐng)導(dǎo)后,罕見發(fā)火表示:“她一個女娃娃,哪里懂得辦報紙!”隨后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女兒就被下放到了五七干校勞動。
1973年,毛主席的侄子獲得中央委員提名,然而毛主席卻直接用筆將他的名字劃去,并嚴肅告誡相關(guān)人員:“切不可搞特殊化?!?/p>
在毛主席看來,家人和親戚,誰都不能搞特殊待遇。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辦公桌上總是堆滿了來自各方請求安排工作、提供學習機會的信件,但他一概予以回絕,堅決不允許親戚們打著他的旗號辦事。
至于接班人,1957年毛主席去蘇聯(lián)訪問時,在宴會上有人問道這個問題,毛主席明確表示:“我的接班人第一是劉,第二是鄧。”1961年在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華時,毛主席再次強調(diào):“自己的接班人應(yīng)該是劉和鄧,中國需要的是能為人民服務(wù)的政治家?!?/p>
而對于兒子毛岸英,毛主席表現(xiàn)出的更多的是嚴厲,在毛岸英28年的人生歷程中,從未享受過任何特權(quán),也沒有擔任過任何一個有實權(quán)的要職,絲毫看不出要將他當作“接班人”培養(yǎng)。
與之相反,毛岸英幼年時便入獄受苦,少年時期四處流浪,青年時更是為國犧牲。他的一生,只是中國革命和建設(shè)大潮中的普通一員,如同無數(shù)工人、農(nóng)民、士兵一樣。他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的血肉之軀,融入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中,像父親一樣為黨和人民奉獻了一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