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而言,胡喬木和喬冠華是互不相干的兩個人,他們是怎么混到一起的?
胡喬木出生在江蘇省鹽城縣,他6歲上小學,之后一步步來到清華大學,胡喬木的文筆是公認的,后來還獲得了“黨內(nèi)第一支筆”的盛名。
1939年,毛主席在《中國青年》看到胡喬木撰寫的文章,文章文筆暢達,觀點還獨到犀利,毛主席看后特別欣賞,直呼對方是個人才。
1941年,王若飛找到胡喬木,同他透露毛主席那里缺人手,點名讓胡喬木給他做秘書工作,同時還要兼顧中央政治局秘書。
胡喬木還是有一點擔心,怕做不好,畢竟他從未做過秘書工作。
兩人交談一會兒,胡喬木選擇接下新工作。
初來乍到,胡喬木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毛主席和他談過一次會,這是他平生第一次和毛主席談話。
四十八歲的毛主席,只是問了問這位29歲的年輕人大致經(jīng)歷,就忙于工作了。胡喬木無從插手,只得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閑坐。他不敢直接去問毛主席該干一些什么。
如此,胡喬木的心中非常不安,他終于鼓足勇氣,走向毛主席的窯洞,本來,他想要問一問毛主席該干一些什么工作,一進去就看到毛主席正在埋頭校對文件清樣,便說道:“讓我來校對吧!”
毛主席笑著說:“好呀!”
隨后,胡喬木從毛主席的手中接過清樣,拿到自己辦公室進行校對,這還是他頭一次學習做秘書工作。
胡喬木之前當過編輯,還有文字功底,所以經(jīng)過他手的東西。不但沒有錯別字,而且更正了一些文件最初誤印的地方。對于胡喬木的工作,毛主席非常滿意。
至于喬冠華,他出生在一個略有資產(chǎn)的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沒有文化,當?shù)氐囊晃恍悴沤璐俗髋^他,因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孫輩讀書學習,斷文識字。
喬冠華的父親前后娶過兩個妻子,喬冠華的母親生下三男七女總共十個孩子,喬冠華是最小的一個,父親的續(xù)弦又生下一男兩女。因而,喬冠華的家族成員特別多。
在喬冠華的記憶里,父親是一個有文化、知書達理的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對他的教養(yǎng)和教育有所影響。
1925年,喬冠華在校學習,當時正值北伐革命風起云涌,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爭取民主自由的進步思想,已經(jīng)廣泛深入到中國廣大民眾,尤其是知識階層。
喬冠華在校期間閱讀了不少進步書籍,他參與到革命活動中,后來,這些鬧事的學生被開除,喬冠華首當其沖,他和他的兩個哥哥等激進分子都被開除了。這是喬冠華第一次被開除。
之后,喬冠華依舊不改,于是又連續(xù)被開除兩次。第三次被開除,喬冠華有點走投無路。
就在這時,喬冠華想起,自己的一個親戚在中南中學當校長,于是,喬冠華找舅舅討了一點盤纏,前往南京找喬東凡。
此時是1929年初,中南中學的教學質(zhì)量很高,喬冠華自幼信心很強,去報考該校時,索性提出跳班插到高三最后一個學期,這是平時辦不到的。但是喬冠華的功課好,考試成績都很優(yōu)秀,經(jīng)過考試,他成功去了高三。
最后一學期,喬冠華乖乖上學,其實,喬冠華想著自己不能再鬧了,再鬧就砸鍋了,高中不能畢業(yè),也考不上大學了。前前后后算起來,喬冠華高中畢業(yè)時才16歲。
喬冠華回憶自己青年時代時,忍不住心潮澎湃,“我在學校上學的時候功課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當時,我有一個名稱,叫能說會道。誰都怕我......”
喬冠華天資聰穎,足夠應(yīng)付大學考試,因此他對應(yīng)考的課程看得并不多,面對十里洋場的浮華,他絲毫不為所動,他心里只有祖國的將來,他報考了兩所大學,一所是清華大學,另一所是武漢大學。考完后就等著放榜,出乎他意料的是,他都被錄取了。
最后,喬冠華選擇了清華大學。喬冠華上清華那年只有十六歲,清華的四年是他后來一生道路的起點。
有一個特別巧合的是,胡喬木和喬冠華二人都是江蘇鹽城人,他們兩家的住處相距不過幾里。喬冠華比胡喬木還要小一歲,念完中學后,兩人又成為清華大學校友,不過不是同一屆的,青少年時期,他們兩人之間沒有多少來往;但兩人最后都選擇走上革命道路。
不僅如此,四十年代胡喬木和喬冠華又不約而同地用“喬木”的筆名進行發(fā)表文章,兩人的文筆都非常的犀利,譽滿天下。大家都習慣性的把在延安工作的胡喬木稱為“北喬”。把在香港、重慶這些地方活動的喬冠華稱為“南喬”。
對于胡喬木的能力,喬冠華非常認可,他曾感嘆:“寫文章,搞文件,我們十個也頂不了一個胡喬木!”
喬冠華和胡喬木都足夠的優(yōu)秀,兩人都深得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賞識。
不過,同樣優(yōu)秀的人也曾產(chǎn)生過嫌隙,為了擁有“喬木”之名,兩人互不相讓?!巴偎尽弊詈篝[得終于驚動了毛澤東。
為了妥善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重名問題,毛澤東特意將兩個人召集起來。毛澤東先問“南喬”:原來用什么名字?“南喬”認真答:原名喬冠華。毛澤東說:覺得這個名字不錯,所以,以后他就是喬冠華,仍舊姓喬。
接著,毛澤東又詢問了胡喬木:至于“北喬”,可以恢復胡姓,以后就是“胡喬木?!?/p>
毛主席的一番話徹底解開了爭端,不僅如此,兩人后來還成為了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