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中美繼續(xù)圍繞著朝鮮停戰(zhàn)問題進行談判。本來一切進行的比較順利,但在討論軍事分界線時,美國談判代表欺負我志愿軍水戰(zhàn)不行,居然妄圖以若干小島換取開城。
為了反擊美軍,志愿軍隨后就發(fā)起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唯一一次兩棲聯合作戰(zhàn),即渡海收復北朝鮮西海岸諸島的作戰(zhàn)。
此次海戰(zhàn),志愿軍大獲全勝,逼得美軍乖乖和我方談判。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美交手不僅給我們提供解放臺灣的經驗,而且還直接暴露出美國的死穴。
一、志愿軍唯一一次登島海戰(zhàn)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過去的這場戰(zhàn)斗。
當時,在鴨綠江口北朝鮮一側的西海岸分布著包括大和島和小和島在內十幾個島嶼,駐扎了代號為白馬部隊的南朝鮮武裝敵特以及美國情報人員共1200余人。
——他們在島上設立燈塔,并架設大功率雷達,日夜偵聽中朝軍隊的情報,指揮敵機轟炸東北城鎮(zhèn)和我方交通運輸線。
無疑,這里算是美軍深入朝鮮西北部的重要前哨陣地,我方對此處忌憚已久,一直在找機會將其拔除。后來美軍破壞談判,志愿軍司令部遂于1951年10月部署了攻島作戰(zhàn)。
雖然志愿軍斗志昂揚,但我們也的確面臨諸多問題。如中國的空軍剛剛速成還未正式亮相,負責進攻的陸軍50軍部隊嚴重缺乏海戰(zhàn)經驗,尤其是志愿軍并不擅長渡海攻島作戰(zhàn)。
因此雖然美軍對志愿軍有所忌憚,但卻并不相信我方能夠輕松拿下大和島等地。但結果卻出人意料,在此次作戰(zhàn)中,志愿軍讓敵人大吃一驚。
首先是空軍的精彩首戰(zhàn):三炸大和島。
據資料記載,當時志愿軍派出了第八和第十師協同第五十軍一起作戰(zhàn)。而這兩支部隊,是速成班,無論是戰(zhàn)機質量、戰(zhàn)機數量,還是飛行員的經驗都遠弱于美軍。
但這些年輕飛行員們準備充足,他們在轟炸之前就利用戰(zhàn)機對大和島進行了航空照相偵察,提前了解整個島嶼的地形地貌。
在隨后“一炸大和島”中,大家配合默契、行動突然,以零戰(zhàn)損一舉摧毀了大和島上的美軍情報據點,炸死炸傷敵人60余人,摧毀了糧食20噸和彈藥15萬余發(fā),完成了空軍的首秀。
此戰(zhàn)打得十分精彩,美軍基本沒能做多少抵抗,就徹底敗下陣來。
不僅如此,這幫美軍被炸后還一度摸不著頭腦——當時《美聯社》表示:此次襲擊絕不會是中國來的;美國報紙甚至還稱:這種戰(zhàn)斗根本不是亞洲人干的。
緊接著,二炸大和島。這一次美軍有了準備,還派出了軍艦來增援。
但是志愿軍空軍還是創(chuàng)造了奇跡,不僅訓練出了一支一行大隊,能夠在夜間隱蔽出動。而且還利用錫箔紙電子干擾戰(zhàn)法,成功的影響了敵人的雷達。
最后志愿軍空軍還發(fā)明了“跟進照明轟炸法”,每架轟炸機先投照明彈,再跟進投放炸彈,大大提高了炸彈命中率??恐@些手法,二炸大和島又重創(chuàng)敵軍,嚇得美軍軍艦倉皇撤離。
而第三次轟炸大和島,可謂是最為激烈,這次作戰(zhàn)美軍被徹底激怒,雙方在空中進行硬碰硬。
本來,美軍的f86戰(zhàn)斗機是當時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噴氣式戰(zhàn)斗機,而我軍戰(zhàn)斗機則是比較落后的活塞式戰(zhàn)斗機。
但飛行員們的戰(zhàn)斗意志力極為頑強,不僅出現“空中董存瑞”畢武斌的壯舉,還創(chuàng)造了活塞式戰(zhàn)斗機擊落噴氣式戰(zhàn)斗機的先例。最終我軍不僅完成既定目標,還取得擊落美機三架、擊傷五架,殲敵249人的絕佳戰(zhàn)績。
在空軍綻放光芒后,志愿軍陸軍也不甘落后。雖然志愿軍第五十軍一直以陸戰(zhàn)為主,戰(zhàn)士普遍缺乏海戰(zhàn)經驗。
但是50軍領導層做了充足的準備,不僅請來專業(yè)的舵手船工和漁民支援,用空罐頭和高粱桿葫蘆等自制簡易救生的器材,甚至還給士兵們發(fā)口罩和姜糖來預防嘔吐,可謂是做好了充足準備。
在開戰(zhàn)以后,50軍靠著榴彈炮群的炮火壓制,以兩個步兵營靠著10余只汽船和沖鋒舟快速挺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了椴島。守島的敵軍一觸即潰,我軍很快就掌握了全島。
首戰(zhàn)告捷后,50軍又在空軍的幫助下,連戰(zhàn)連捷,雙方的配合越來越默契,攻勢也越來越兇猛。在此背景下,大加次島、小加次島和蝶島上的敵軍不戰(zhàn)而逃,50軍148師追亡逐北,占據各島。
緊接著50軍150師兩個團又向聯合國軍的情報據點艾島發(fā)起進攻,只用了一個晚上就全殲敵軍,又大獲全勝。
等到空軍第2次轟炸大和島后,我軍已經掌握制海權,第50軍遂在志愿軍海岸炮兵猛烈炮擊的配合下,派遣148師部隊強行登陸大小和島,經過一天激戰(zhàn),成功占領兩地。
至此,攻島作戰(zhàn)基本結束,作為“菜鳥”的志愿軍陸軍、空軍成功打敗強大的美軍,一舉收復了14座島嶼,取得了抗美援朝唯一一次兩棲聯合作戰(zhàn)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板門店談判。
回顧這段歷史可知,這場戰(zhàn)役的勝利不僅是志愿軍的偉大功績,同時也向大家側面反映出了美軍的弱點。
第一,自然是嚴重的輕敵。
在整場抗美援朝戰(zhàn)斗中,美軍始終都看不上志愿軍,只把我們當做“鄉(xiāng)巴佬”,認為可以輕松拿捏。即使到了1951年美國吃了大虧,可他們依舊認為中國沒有空軍,根本不可能發(fā)動襲擊。
也正是因為這種輕敵,所以在大和島戰(zhàn)役中,美軍經常猝不及防,被打的丟盔卸甲。
第二,薄弱的作戰(zhàn)意志。
在整場戰(zhàn)役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敵軍抵抗微弱,敵軍不戰(zhàn)而逃,敵軍被擊潰等記錄。
尤其是三炸大和島的戰(zhàn)役中,面對飛行員“董存瑞式的壯舉”,美軍根本無法應對,明明有著更先進的戰(zhàn)機和更豐富的經驗,卻依舊遭到我軍重創(chuàng)。
也正是因為這種薄弱的作戰(zhàn)意志,所以美軍盡管有最先進的武器,卻始終打不垮志愿軍。
第三,不靠譜的盟友。
在整個朝鮮戰(zhàn)爭中,作為美軍的鐵桿盟友,南朝鮮雖然一直戰(zhàn)斗到了最后,甚至在美國準備簽停戰(zhàn)協議的時候,李承晚還打了一場金城戰(zhàn)役。
但南朝鮮士兵的戰(zhàn)斗力太過于拉胯,不僅無法幫助美軍填補和志愿軍的差距,反倒是很多時候拖了美軍的后腿。例如前文提及的敵軍不戰(zhàn)而潰,不戰(zhàn)而逃,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南朝鮮軍。
因此不靠譜的盟友也是美軍慘敗的原因之一,畢竟美國的沃克中將都能死在韓軍手中。
二、美軍的死穴
時過境遷,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農業(yè)國,美國也已經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中美圍繞臺海的爭端卻從未消停,甚至隨著臺獨愈發(fā)囂張,局勢愈演愈烈。
若是雙方真出現沖突,美國還會犯當年的錯誤嗎?從目前的報道來看,美國人改了,但沒有完全改。以上文提及的死穴而論,美國只改了對中國輕敵這個弱點。
此前,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周二發(fā)布了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該報告長達33頁,其中關于美國對中國的擔憂就占了1/3的篇幅。
報告認為:中國有能力用常規(guī)武器打擊美國,能夠通過網絡攻擊破壞美國的基礎設施,并瞄準美國的太空資產。
甚至,他們還認為:北京準備在2023年取代美國,成為人工智能第一大國,并且解放軍可能計劃使用大型語言模型來制造假新聞,模仿人物,并啟用攻擊網絡。
報告的言論無疑夸張至極,不過可以得出結論:美國基本上已經認定,中國是美國最具實力的戰(zhàn)略競爭對手,已經成為其最大的軍事和網絡威脅。
最后,這份報告還總結:人民解放軍在奪取臺灣和阻止美國軍事干預方面,可能正在取得穩(wěn)步但并不衡的進展。
據此可知,美國如今已高度關注中國發(fā)展,斷不會犯當年自大的錯誤。如果大陸真要武統(tǒng)臺灣,那么美國必然會小心應對,絕不會像之前那樣毫無準備。
不過美國終究還是有些毛病永遠都改不了的,它依舊留下兩個致命的死穴,那就是前文提及的作戰(zhàn)意志和不靠譜的盟友。
首先來說,作戰(zhàn)意志。在1951年,美軍剛打完二戰(zhàn),戰(zhàn)斗力自然不用多言,當時之所以打不過志愿軍,是因為志愿軍經過多場戰(zhàn)役洗禮,并且有彭老總和毛主席運籌帷幄。
可以說彼時美軍作戰(zhàn)意志的薄弱,某種程度上來講是強者遇到了更強者。
但到了當代社會,美軍的作戰(zhàn)意志幾乎是直線滑坡,并且到了不可逆的地步。為什么這么講?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分析。
第一,士兵身體素質的下降。據此前美國五角大樓的一份數據顯示,從1997年之后出生的3400萬名美國人中,有超過70%的人不具備服兵役的資格,原因包括肥胖和存在吸毒史等。
這個數據可以說相當恐怖,因為它不僅說明美國可征兵人數大幅下降,更反映出美軍士兵身體素質下降的可能性。畢竟人都是隨眾的,大環(huán)境下人人吸毒和肥胖,士兵真的能幸免嗎?
事實也的確如此,美國軍中吸毒性侵和暴力現象頻發(fā),更別提LGBT在軍中盛行,雌雄莫辨的軍官頻頻出現在鏡頭面前,士兵的綜合素質自然也是逐年下滑。
第二,士兵的心理建設。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美軍還自以為是世界燈塔是來拯救朝鮮人民的,所以戰(zhàn)斗意愿比較強烈,打起仗來還算比較拼命的。
但到了當代社會,美軍早已沒有過去的心理建設,根本不知為何而戰(zhàn)。
在2022年,美國國防部有一份內部調查顯示,在符合征兵標準的年輕人中,只有9%的人愿意參軍,這一數據創(chuàng)下了自2007年以來的最低。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年輕人不愿意參軍了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美軍老是打著反恐的旗號肆意對他國發(fā)起軍事打擊,造成大量的無辜平民傷亡。
此舉,便使得美國年輕人對“民主燈塔”的幻想徹底破滅,他們不再以從軍為榮,反倒是把美軍當成殺戮機器和劊子手。
正如前美國無人機操作員布蘭登在接受采訪時曾稱:你的工作就是殺人和破…我當時眼睜睜的看到一個阿富汗人流血而死。
如此一來,美軍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形象便大打折扣,美軍不知為何而戰(zhàn),人民對美軍也是各種懷疑和不滿。
第三,對華的態(tài)度與決心。
二戰(zhàn)結束后,成為最大贏家的美國開始自傲,所以面對中國的警告,它依舊肆無忌憚的置之不理,甚至還準備對中國動用核武器。
但到現在,美國還敢嗎?
回顧近些年來美國的表現,它基本上是欺軟怕硬,從來不敢對上俄羅斯與中國——俄烏戰(zhàn)斗打了這么多年,美軍從未真正下場;此前2016年南海危機,美國也最終乖乖認慫。
哪怕是圍繞臺海問題,即便美國頻出強硬表態(tài),可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特朗普很早就表示:大陸離臺灣很近,美國離臺很遠,根本鞭長莫及。
美國的《外交事務雜志》,更是發(fā)表一篇名為《臺灣執(zhí)念癥:美國的戰(zhàn)略不應押注于一場無法取勝的戰(zhàn)爭》,文中明確指出:美國沒必要為了臺灣卷入沖突。由此可見,其對華作戰(zhàn)決心并不算堅定。
那不靠譜的盟友,又體現在哪里呢?
美軍挑選的盟友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譜。目前美國在亞洲的“盟友”大概有,臺灣本土臺獨勢力,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
在這些里面,有的有強大經濟實力,有的有不錯軍事實力,還有的具備優(yōu)秀造船業(yè),以及作為忠實舔狗的潛質。
此前,美國曾逼迫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表態(tài)——不僅要求韓國增加軍費,還威脅日本和的澳大利亞在中美沖突時直接站隊,希望能夠拉攏這些盟友,共同制裁中國。
但它的這些盟友,顯然都非常不靠譜,為何這樣講呢?
最大原因,自然是實力不濟。當年南朝鮮軍雖然也很弱,但相較于剛建立的新中國差距并不算特別明顯,起碼南朝鮮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部隊,可謂是給美軍不小助力。
但如今的中國實力已經不再大幅度弱于美國,各類航母和導彈日新月異。
在這些“盟友”中,單個都無法對上中國,其差距大如鴻溝;若美國真敢攜這些盟友干預臺海爭端,這些國家估計只能當個啦啦隊,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且這些盟友還都沒有戰(zhàn)斗決心。要知道,當年李承晚可是個偏執(zhí)狂,為了完成統(tǒng)一,他能夠與美國頂著干,甚至還打算在沒有美軍幫助下,與志愿軍作戰(zhàn)。
而與之相較,美國現在的這些盟友基本上是各懷鬼胎——在特朗普的全面打壓下,日本的石破茂對美國早心懷不滿;澳大利亞也不爽美國暴行,曾暗戳戳的表示反對。
至于菲律賓,目前菲律賓領導層雖然對美國亦步亦趨,但菲律賓的政局也不太穩(wěn)定,說不定到時候可能就換人了,對美國也未必就一定忠誠。
總之,美國的盟友不會在臺海沖突時為美國流一滴血,到頭來也只會拖后腿。若在沖突中,美軍不打算繼續(xù)吃虧下去,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是:美國退出,一如2016年南海危機一樣。
——歷史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很多容易被人忽視的真相。
1951年美軍因為三大的致命缺陷以強輸弱,成就了志愿軍的功績。
如今74年過去,中國早已今非昔比,我們可以咬死美軍作戰(zhàn)意志差,盟友不靠譜這兩個死穴,提前做出針對性部署與安排。
這樣一來,兩方相逢臺海,美軍還有膽與我方一戰(zhàn)嗎?特朗普肯定不敢,中國收回臺灣未來必定會水到渠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