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那天劉伯承一到前沿陣地,臉色就沉了下來。
他站在戰(zhàn)壕邊上,低頭一看,眉頭立刻擰成了結。
戰(zhàn)壕足足有兩米深,士兵們一個個背著小板凳,站在壕底,一副“人不離凳”的模樣。
這樣的陣地布置,對他來說實在有些陌生。
“誰讓你們把戰(zhàn)壕挖這么深的?”他問。
聲音不大,但語氣很重。
陳賡站在一旁,聽了沒動聲色。
他知道,這不是一般的質疑,而是上級對“戰(zhàn)術偏差”的直接否定。
“我讓他們這么挖的。”陳賡回答得很直接。
那年是1940年,太岳。
剛剛成立不久的太岳軍區(qū),情況相當不樂觀。
日軍清剿頻繁,抗日根據地被割裂成一塊一塊,大部分只能靠游擊維持。
兵力不集中,補給也斷斷續(xù)續(xù),傳統(tǒng)打法根本打不動。
陳賡是這年初才接手太岳的。
剛上任沒幾天,他就意識到,不能靠老一套了。
前線太危險,地形復雜,敵情不明,一旦日軍撲上來,傳統(tǒng)戰(zhàn)壕根本守不住。
說起來,那個“板凳戰(zhàn)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冒出來的。
他讓士兵們挖深戰(zhàn)壕,然后每人發(fā)一個木板凳,不重,能背著走。
戰(zhàn)斗時站上去射擊,不打的時候蹲下去遮掩身形。
萬一戰(zhàn)局不利,還能拎著板凳就走,靈活得很。
說到底,是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最現(xiàn)實的問題。
當時很多人不理解,覺得這哪像正規(guī)軍的打法。
可陳賡心里有數(shù)。
那陣子他帶人在山里跑了好幾趟,研究地形,觀察敵情。
日軍個子不高,很多都不到一米六。
戰(zhàn)壕挖深一點,他們一旦掉進去,壓根爬不上來。
這不是瞎折騰,是計算過的。
劉伯承聽完也沒再說話。
他不是不懂,只是沒想到,陳賡已經從敵人的體型、地形走勢、士兵機動性這些細節(jié)里,把未來幾場仗的打法都鋪排好了。
后來這套戰(zhàn)術在神頭嶺一仗里用上了。
那時候,太岳根據地已經被分割得很厲害,外圍幾乎全是敵占區(qū)。
陳賡帶著386旅,準備打一場漂亮的伏擊。
他親自選地形,帶人走了整整三天,才把伏擊圈設在神頭嶺。
他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細節(jié),國民黨的地圖上把神頭嶺的位置標錯了。
有人覺得這是敵人輕敵的表現(xiàn),有人則因此有些慌。
但陳賡看著地圖笑了,說:“人是活的,地形是死的?!?/p>
伏擊開始前,他讓一個營去潞城方向警戒,又派一個連繞到潞城背后打游擊,目的就是牽制敵軍,堵住退路。
同時,他調了兩個團埋伏在公路兩側,另一個團當預備隊,隨時頂上。
還有一支小分隊,專盯著濁漳河上的那座橋。
戰(zhàn)斗一打響,他們就炸橋,切斷敵援。
等日軍1500人從潞城方向急趕而來,正好撞進了這張網。
那場仗打了兩個小時左右,伏擊部隊干凈利落。
敵人全部被殲,繳獲步槍500多支,子彈上萬發(fā)。
日軍后來在戰(zhàn)后總結資料里,把這次戰(zhàn)斗列為“今典型的伏擊戰(zhàn)”。
這事兒傳出去后,386旅的名聲也徹底打響了。
美軍駐華使館的參贊卡爾遜說:“這是中國最好的一個旅?!?/p>
而這個旅,在那之前,只不過是個編制不滿、裝備簡陋的野戰(zhàn)單位。
關鍵在于人。
陳賡在部隊里沒什么架子。
平時見了士兵,總是笑呵呵的,打趣兩句,有時還叫出人家的小名。
有人說他像個不務正業(yè)的老大哥,但真打起仗來,沒人不服。
他很少講大道理,但對紀律抓得很緊。
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開會整頓,立規(guī)矩,講政治。
連夜里巡邏都要查崗,誰犯了紀律,當場處理。
他帶出來的干部很多。
許世友、王近山,這些后來響當當?shù)膶④?,都曾在他手下學過本事。
說到底,板凳戰(zhàn)術不是陳賡突發(fā)奇想的一個“新點子”,而是他長期觀察、思考、試驗后的結果。
并不是因為他比別人聰明,而是他比別人更早意識到:不能拿以前的辦法,去打現(xiàn)在的仗。
兩米深的戰(zhàn)壕,從最開始的“不合常規(guī)”,到后來成了伏擊戰(zhàn)的關鍵一環(huán),再到最后演變成坑道戰(zhàn)術,被用到了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這中間,沒有一步是靠運氣。
陳賡去世那年是1961年,年僅58歲。
是開國十位大將中最早離世的一個。
從那以后,再也沒人說他“不會戰(zhàn)術”。
李蓬,《陳賡大將傳》,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解力夫主編,《劉伯承軍事文選》,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正面戰(zhàn)場作戰(zhàn)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
《太岳軍區(qū)戰(zhàn)史資料匯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