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即將舉行的九三閱兵,不僅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更為慶祝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對于中國來說,這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告誡未來的重要時刻。
可日本卻在此時緊急拋出“外交警告”:凡是出席的國家,都等同于“參與反日”?
日本的“外交警告”
據(jù)《聯(lián)合早報》和多家日媒報道,隨著九三閱兵日期臨近,日本外務(wù)省的多名官員通過私下渠道,向部分歐亞國家釋放“警告”,要求各國領(lǐng)導人謹慎對待是否出席北京閱兵。
日本給出的理由是中國閱兵“反日色彩濃厚”,可能導致“外交誤判”。
紀念抗戰(zhàn)勝利,原本是對歷史的回顧,對和平的珍視,對未來的警醒。
它的意義在于提醒世人銘記戰(zhàn)爭的殘酷,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而日本卻將這種紀念曲解為“反日”,甚至用來勸阻他國領(lǐng)導人不要參與。這種邏輯只能讓人覺得荒唐可笑。
中國、俄羅斯、東南亞許多國家,甚至歐洲一些國家,都曾深受日本軍國主義或德意志法西斯的侵略之害。
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的人體實驗、菲律賓和馬來亞的殘酷占領(lǐng)……這些慘痛的歷史事實,至今仍歷歷在目。
對這些國家來說,九三紀念并不是針對日本人民,而是對曾經(jīng)發(fā)動戰(zhàn)爭的軍國主義勢力的清算與警醒。
如果日本把“紀念反侵略戰(zhàn)爭”理解成“反日”,那就等于在潛意識里承認:日本自身仍未能與軍國主義徹底切割,甚至將自己主動代入到法西斯侵略者的立場之中。
被掩蓋的歷史真相
日本一直試圖把淡化和美化二戰(zhàn)侵略歷史,甚至將自己的侵略歷史包裝成“日本的受害史”。
在國內(nèi)日本右翼勢力不斷推動“歷史修正主義”,在教材里淡化南京大屠殺、刪除慰安婦章節(jié),甚至把侵略戰(zhàn)爭改寫成“對外擴張”或“解放亞洲的行動”。
日本政壇不少高官仍頻頻參拜靖國神社,將在二戰(zhàn)時間的戰(zhàn)爭犯供奉為英雄,世代受人香火和供奉。
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當代很多年輕人已經(jīng)不知道這段歷史,日本國人更認日本遭到了國際不公平的對待,認為當初的南京大屠殺都是虛構(gòu)的,污蔑栽贓。
正因如此每當中國、韓國,甚至美國學者提到日本戰(zhàn)時暴行時,日本輿論都會異常敏感。
當中國宣布要舉行一場全球矚目的紀念閱兵,并邀請多國領(lǐng)導人參加,日本的焦慮一覽無遺,自己多年的努力不能功虧一簣。
更多國家會在聚光燈下正視那段歷史,日本想逃避的真相又一次被擺到臺前。
日本的外交困境
日本在國際事務(wù)中表現(xiàn)出的“雙重標準”真的讓人驚掉下巴,在巴以沖突問題上,日本長期與以色列保持密切關(guān)系,即便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引發(fā)國際爭議,日本仍“選擇性失聲支持”。
可在烏克蘭危機中,日本卻毫不猶豫地指責俄羅斯“侵略”,并配合歐美實施制裁。
這種“對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對自己不利的就反對”的外交邏輯,已經(jīng)讓不少國家看清:日本所謂的“和平國家”形象,并沒有那么堅固。
日本多年來給人的國際影響和野心,在國際外交當中一覽無遺。他們一邊想淡化戰(zhàn)爭罪責,一邊又想偽裝成二戰(zhàn)受害者博取同情。這種矛盾的姿態(tài)只會讓國際社會更反感。
中國影響力的提升
中國的閱兵不會因為誰不來而失色,他就跟歷史一樣,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想他就站在那里回望著你。
雖然部分國家出于外交平衡,派代表而非元首來參加,但仍有不少重量級領(lǐng)導人確認到場。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韓國高官、東南亞多國領(lǐng)導人,以及一些非洲和中東國家,都表達了明確支持。
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對中國的外交回應(yīng),更是對二戰(zhàn)歷史的尊重。相比之下,日本的“外交施壓”效果甚微,反而讓更多國家看清其不愿直面的態(tài)度。
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quán)和影響力正在增強。當越來越多的國家愿意與中國一起緬懷歷史、守護和平時,日本的“孤立感”只會愈發(fā)明顯。
日本不面對歷史就沒有未來
雖然日本內(nèi)部也出現(xiàn)過清醒聲音。部分學者和市民團體也曾呼吁政府真正道歉和反省,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亞洲國家的信任。但這些聲音往往被右翼浪潮掩蓋。
一個國家如果不敢面對歷史,就不可能真正融入未來。
日本選擇不斷模糊歷史、不斷回避責任。這不僅影響了中日關(guān)系,更讓整個亞洲對日本的“再軍國化”保持警惕。
畢竟誰能保證一個拒絕承認歷史錯誤的國家,會不會在未來重蹈覆轍?
而九三閱兵也在告訴世界,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中國,任何軍國主義苗頭,都將被第一時間堅決遏制。
九三閱兵不是“反日”而是“反軍國主義”!不是針對日本而是告誡世界:和平來之不易,歷史不容遺忘。
日本若繼續(xù)把紀念活動解讀為“反日”,只會證明自己心虛。
真正的強大,不是掩蓋過去,而是敢于直面錯誤、贏得尊重。
中國通過九三閱兵向世界展示的,不只是軍事實力,更是銘記歷史、維護和平的決心。
日本若不改變心態(tài),終將被歷史和現(xiàn)實同時淘汰。
信息來源:“環(huán)球網(wǎng)”——(日本政府呼吁各國不要參加九三閱兵,外交部回應(yīng):真正汲取歷史教訓和平發(fā)展的國家,都不會對此心懷疑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