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矯正對象的交通安全意識與法治意識,多維度、深層次促使矯正對象深刻反思自身行為,8月27日上午,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司法局組織29名矯正對象開展交通安全分類教育活動,邀請馨泉心理咨詢中心丁五紅老師授課,活動按照“教育四部曲”開展。
一、點驗
社區(qū)矯正中心主任席少娥、工作人員劉向華對矯正對象進行現(xiàn)場點驗。席少娥告誡矯正對象要摒棄僥幸心理,提高自身警惕性,鼓勵他們認真學(xué)習(xí)法律知識,不斷增強法治意識。
二、授課
丁五紅首先從心理層面分析矯正對象的心理特征,幫助他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僥幸心理、麻痹大意心態(tài),通過心理輔導(dǎo),幫助他們察覺自身不良駕駛習(xí)慣,引導(dǎo)矯正對象樹立正確的駕駛觀念。隨后通過引用深刻典型的真實案例和矯正對象的真實經(jīng)歷,增加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讓矯正對象深刻了解交通法規(guī)。最后她強調(diào),危險駕駛不僅危害個人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更關(guān)乎一個家庭甚至多個家庭的幸福,提醒矯正對象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xí)慣,以實際行動守護家庭平安幸福。
三、書寫心得體會
四、分享交流
“我犯了危險駕駛罪,不僅造成經(jīng)濟損失,還對家庭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我要調(diào)整我自己的心態(tài),以后出行不僅要保證自身安全也要保證他人安全,同時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受傷害?!?/p>
“交通肇事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生活,還對子女后代產(chǎn)生影響,現(xiàn)在我通過學(xué)習(xí)更加了解到生命的珍貴,以后更應(yīng)該嚴于律己,從小事開始嚴格要求自己?!?/p>
“我因為危險駕駛從而觸犯了法律,通過今天的課程我認識到了喝酒開車的危害,認識到安全第一,以后出行的時候多想想我的家人孩子,不能讓僥幸心理影響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僥幸心理不可有。”
此次教育活動的核心目的是增強社區(qū)矯正對象的交通安全意識與法治觀念,從根源上糾正其交通違法認知偏差,破除其“小違法無大害”的僥幸心理,讓矯正對象對自己的人生負責(zé),謹慎對待日常習(xí)慣和小事,把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
宜陽縣司法局將持續(xù)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提升教育矯正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實現(xiàn)“精準(zhǔn)矯治”,助力矯正對象改造自我,順利回歸社會。(孟寒冰)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