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院長大的女孩考出678分,按著襁褓中唯一的紙條,前往深山古寺還愿。
本以為是趟尋根之旅,可古寺方丈見到她的瞬間,卻老淚縱橫,顫抖著說:“十八年了……施主,老衲……終于等到您了?!?/strong>
這聲悲慟的呼喚背后,究竟埋藏著怎樣的秘密?
01
林溪的記憶,是從陽光孤兒院那道高高的圍墻開始的。
她對“家”和“父母”這兩個詞,沒有任何具象的概念,它們只存在于書本和旁人的閑聊里。
王院長是孤兒院的負責人,一個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眼神里總是帶著疲憊和慈祥的女人。
她告訴林溪,十八年前一個下著大雪的清晨,她在孤兒院門口,發(fā)現(xiàn)了一個放在竹籃里的女嬰。
女嬰身上裹著干凈但陳舊的襁褓,懷里揣著一枚用紅繩穿著的、溫潤的玉墜。
除此之外,再無一物能證明她的來處。
那個女嬰,就是林溪。
孤兒院的生活,是清貧而規(guī)律的。
吃的是永遠不變的大鍋飯,穿的是社會上好心人捐來的,洗得發(fā)白的舊衣服。
幾十個和她一樣沒有家的孩子,擠在一間大屋子里,分享著彼此的孤獨和敏感。
林溪從小就比別的孩子要安靜。
別的孩子會為了半塊糖打架,會因為想念一個從未見過的媽媽而偷偷哭泣,會扒在鐵門上,用羨慕的眼神看著那些被領(lǐng)養(yǎng)走的幸運兒。
林溪從不。
她只是抱著一本本不知被翻了多少遍的舊書,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一看就是一下午。
書本,是她唯一的伙伴,也是她逃離現(xiàn)實的唯一出口。
在書里,她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擁有任何身份,可以構(gòu)筑一個有爸爸媽媽的,溫暖的家。
王院長對這個過分懂事的女孩,總是多一分心疼。
林溪會主動幫院里的阿姨擇菜,會替生病的同伴打掃衛(wèi)生,會把院長偶爾分給她的那顆糖,悄悄塞給哭得最兇的那個小不點。
她不哭不鬧,不爭不搶,只是用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努力,投入到了學習之中。
她似乎覺得,這是她唯一能抓住的,改變命運的稻草。
從小學到高中,她的成績永遠是第一名。
孤兒院那面斑駁的墻壁上,貼滿了她的獎狀,那一片耀眼的紅色,是她灰暗童年里,唯一的色彩。
別的孩子都說她是天才,只有王院長知道,這孩子是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刻苦,在和自己的命運較勁。
她想考出去,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大城市。
她想靠自己的雙手,掙一份有尊嚴的生活,然后回來,好好地報答王院長,報答這個給了她一席之地的孤兒院。
這個念頭,像一粒種子,在她心里生了根,發(fā)了芽,支撐著她度過了無數(shù)個孤燈苦讀的夜晚。
02
高考成績公布的那天,陽光孤兒院里,爆發(fā)出了一陣經(jīng)久不息的歡呼聲。
王院長戴著老花鏡,在電腦前核對了三遍,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總分:678分!
這個分數(shù),足以讓林溪選擇全國任何一所頂尖的大學。
“我們的溪溪,考上名牌大學啦!”
王院長激動得老淚縱橫,她沖出辦公室,向整個院子里的孩子們大聲宣布。
孩子們歡呼著,把林溪團團圍住,拋向空中。
林溪在半空中,看著一張張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臉,看著王院長那張又哭又笑的臉,她的眼眶,第一次濕潤了。
她覺得,自己這十八年所受的所有委屈和孤獨,在這一刻,都煙消云散。
市里的報紙和電視臺聞訊而來,把這位“孤兒院里飛出的金鳳凰”當成了年度的勵志典型。
面對著閃光燈和話筒,林溪有些局促,她只是反復說著感謝。
感謝王院長,感謝孤兒院,感謝所有不知名的好心人。
喧囂過后,王院長把林溪單獨叫到了自己的房間。
她從一個上了鎖的鐵皮柜里,拿出了一個用手帕精心包裹著的小盒子。
打開盒子,里面靜靜地躺著那枚伴隨了林溪十八年的玉墜。
“溪溪,祝賀你,你沒有辜負自己?!蓖踉洪L的眼神,慈愛而又復雜,“現(xiàn)在,有些事情,也該讓你知道了?!?/p>
林溪的心,猛地提了起來。
“王院長,是……是關(guān)于我父母的嗎?”這是她埋在心底最深處,卻從未敢輕易觸碰的問題。
王院長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她把那枚玉墜,和一張夾在里面的,早已泛黃的紙條,遞給了林溪。
“當年發(fā)現(xiàn)你的時候,除了這枚玉墜,襁褓里還有這張紙條?!?/p>
林溪顫抖著手,接過那張薄薄的,幾乎要碎裂的信紙。
紙上的字跡,是一種很有風骨的筆跡,力透紙背,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經(jīng)有些模糊。
上面只寫了一行字:
“待金榜題名時,請赴青城山梵音寺,還十八年前之愿?!?/p>
青城山,梵音寺。
林溪默念著這兩個無比陌生的地名,心里翻江倒海。
“還愿?”她不解地看著王院長,“我……我沒許過愿啊。”
“我也不知道。”王院長嘆了口氣,“這紙條,我保存了十八年。我猜想,這或許是你父母留下的,唯一的線索。他們似乎早就預料到,你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p>
“他們讓你去還愿,或許,就是想讓你通過這種方式,去找到他們,或者找到關(guān)于他們身世的答案?!?/p>
林溪緊緊地攥著那張紙條和那枚玉墜。
冰涼的玉,貼在手心,卻仿佛帶著一絲血脈相連的溫度。
十八年來,她第一次感覺,自己離那個未知的“家”,如此之近。
不管前路是什么,是深淵還是坦途,她都必須去。
為了這個等了十八年的,虛無縹緲的答案。
03
去往青城山的路,比林溪想象的,要遙遠和曲折。
她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從她生活的小城,來到了陌生的蜀地。
然后再轉(zhuǎn)乘長途汽車,在盤山公路上顛簸了半天,才到達青城山腳下的一個叫青石鎮(zhèn)的地方。
小鎮(zhèn)不大,民風淳樸,空氣里都彌漫著一股潮濕的、草木的清香。
林溪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館住下,準備第二天一早就上山。
她在鎮(zhèn)上向人打聽梵音寺的位置,可一連問了好幾個人,都說沒聽過。
“姑娘,我們這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山上前前后后都是道觀,沒聽說過有什么出名的寺廟啊。”一位開小賣部的大叔好心地告訴她。
林溪的心,一點點地沉了下去。
難道是父母留下的信息有誤?還是那個寺廟,早就已經(jīng)不存在了?
就在她快要放棄的時候,旅館的老板娘,一個快人快語的中年女人,聽到了她的問話。
“哎喲,小姑娘,你問的是不是后山那個早就荒廢了的破廟哦?”老板娘一拍大腿,“那個地方邪乎得很,本地人都不去的。”
“荒廢了?”林溪心里一緊。
“可不是嘛!”老板娘壓低了聲音,“聽說那地方風水不好,十幾年前就沒得香火了,就剩下一個老和尚守著。而且那一片山頭,都被咱們鎮(zhèn)上最有錢的那個吳老板給包下來了,說是要搞什么旅游開發(fā),一直沒動靜,也不讓人隨便進去?!?/p>
“吳老板?”
“對頭!吳志宏,吳老板!我們青石鎮(zhèn)的財神爺!早年是跑運輸?shù)?,后來不知道怎么就發(fā)家了,現(xiàn)在是咱們這兒最大的企業(yè)家。”老板娘的語氣里,帶著一絲敬畏。
林溪從老板娘的話里,捕捉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
一個被人遺忘的寺廟,一個獨自守著古寺的老和尚,還有一個不許外人靠近的“財神爺”。
這一切,都透著一股詭異。
她覺得,自己要找的答案,一定就在那里。
第二天,天還沒亮,林溪就背上簡單的行囊,踏上了去后山的路。
她繞開了前山的游客路線,按照老板娘的指點,找到了一條被灌木和雜草掩蓋的,幾乎看不清的石階小路。
山路濕滑,晨霧彌漫。
林溪一腳深一腳淺地往上爬,褲腿很快就被露水打濕了。
周圍,是寂靜的、望不到頭的山林,只能聽到幾聲清脆的鳥鳴,和她自己沉重的呼吸聲。
走了大概兩個多小時,林溪的體力漸漸有些不支。
就在她扶著一棵樹,準備休息一下的時候,她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了一陣刻意的咳嗽聲。
她猛地回頭,看到兩個穿著黑色夾克,剃著平頭的精壯男人,不知何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她的身后,擋住了她的去路。
他們不像游客,更像是……常年在這里巡山的打手。
“小妹妹,一個人爬山?。俊睘槭椎哪莻€男人,臉上有一道疤,皮笑肉不笑地問道。
“嗯?!绷窒璧貞艘宦暎乱庾R地和他拉開了距離。
“這條路可不是景區(qū),前面是吳老板的地盤,不對外開放的?!钡栋棠樀恼Z氣,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驅(qū)趕意味,“趕緊下山去吧,別給自己找麻煩?!?/p>
“我……我只是想去山上的寺廟拜一拜?!绷窒獕阎懽诱f道。
“寺廟?”另一個男人嗤笑一聲,“早就荒了,拜個鬼哦!趕緊滾蛋!別讓我們說第二遍!”
男人的話,粗魯而蠻橫,讓林溪心里的警鈴大作。
她可以肯定,這兩個人,就是老板娘口中,那個吳老板的人。
他們越是不讓她去,就越證明,那個寺廟,隱藏著她必須知道的秘密。
她沒有再和他們爭辯,只是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然后默默地轉(zhuǎn)過身,朝山下走去。
兩個男人看著她“聽話”的背影,得意地笑了笑,轉(zhuǎn)身也消失在了密林里。
但他們不知道,林溪并沒有真的下山。
她只是假裝順從,在繞過一個山坳后,立刻鉆進了另一邊的密林,憑借著自己那股不服輸?shù)木髣牛瑥臎]有路的地方,繼續(xù)朝著山頂?shù)姆较蚺逝馈?/p>
04
又在山林里艱難地跋涉了將近兩個小時,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掩映下,一座古樸得甚至有些破敗的寺廟,終于出現(xiàn)在了林溪的眼前。
寺廟不大,院墻是用青石壘成的,上面布滿了青苔。
朱紅色的木門,也因為風吹日曬,而變得色彩斑駁。
寺廟的牌匾上,“梵音寺”三個字,龍飛鳳舞,卻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
整個寺廟,都透著一股與世隔絕的,被時光遺忘的寂寥。
林溪站在門口,平復了一下急促的呼吸。
她整理了一下自己被樹枝刮得有些凌亂的衣服,推開了那扇虛掩著的木門。
“吱呀”一聲,仿佛推開了一段塵封的歲月。
院子里,打掃得很干凈,幾株上了年頭的銀杏樹,枝繁葉茂。
一個穿著灰色僧袍,身形清瘦的小和尚,正在院子里掃著落葉。
看到林溪進來,小和尚愣了一下,顯然對有外人到訪,感到非常意外。
“阿彌陀佛,女施主,請問您是……”
“小師傅你好。”林溪雙手合十,微微鞠了一躬,“我叫林溪,是……是來還愿的。請問,貴寺的方丈在嗎?”
“還愿?”小和尚的表情更加疑惑了,“女施主,我們寺廟,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接待過香客了?!?/p>
“我是受人之托,前來還一個十八年前的愿。”林溪說著,把脖子上那枚溫潤的玉墜,拿了出來。
小和尚看到那枚玉墜,臉色微微一變。
他沒有再多問,只是對著林溪,恭敬地行了一禮。
“施主請隨我來,師父他正在后院的禪房里。”
林溪跟著小和尚,穿過大殿,來到一個更加清幽的后院。
院子里,種著幾叢翠竹,還有一個小小的石桌石凳。
一個身穿褐色袈裟,須發(fā)皆白的老和尚,正背對著他們,手持一把大掃帚,專注地掃著地上那幾片零星的落葉。
他的背影,在午后的陽光下,顯得瘦削,而又有一種說不出的孤寂。
“師父,有位姓林的施主,前來還愿。”小和尚輕聲說道。
老和尚聞聲,緩緩地轉(zhuǎn)過身來。
那是一張慈眉善目的臉,歲月在他臉上刻滿了溝壑,但那雙眼睛,卻像古井一樣,深邃而又平靜。
當他的目光,落在林溪身上時,那份平靜,卻瞬間被打破了。
老方丈手中的掃帚,“哐當”一聲掉在了石板上。
他那雙古井無波的眼睛,在看清林溪脖子上掛著的那個小小的玉墜,和她眉眼間那抹熟悉的輪廓時,瞬間被巨大的震驚和悲慟填滿。
“十八年了……整整十八年了……您終于來了。”
他喃喃自語,像是在說給誰聽,又像是在對自己說。
“施主,”他朝她走近一步,聲音因為激動而劇烈顫抖,渾濁的老淚不受控制地滾落下來,“老衲……終于等到您了。”
林溪徹底愣住了。
她不明白,為什么這位素未謀面的老方丈,會用一種近乎于朝圣般的眼神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