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聲明:本文基于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部分細節(jié)經藝術加工。
"王大貴,你給我滾出去!"李梅指著門口,聲音顫抖得厲害。
"梅子,我真的不知道會這樣..."王大貴跪在地上,雙手不知道該往哪里放。
"十二年的清白,全被你毀了!"李梅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你聽我說,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王大貴想要靠近,卻被李梅狠狠推開。
"醫(yī)生的話你也聽到了,還有什么好解釋的?"李梅捂著臉痛哭起來。
王大貴伸出的手僵在半空中,最終無力地垂了下來。
01
李梅今年四十五歲,獨自守寡已經整整十二年。
丈夫張建國死于一場車禍,那年她三十三歲,女兒張小雅只有八歲。從那時起,李梅就再也沒有碰過男人,一心一意把女兒拉扯大。
村里人都說李梅是個好女人,長得不錯,人品也好,就是太倔強。這些年來,媒人踏破了她家的門檻,介紹的男人也有不少,可李梅總是搖頭拒絕。
"我一個人過得挺好的,為什么要給自己找麻煩?"每當有人勸她再嫁,李梅總是這樣回答。
其實,李梅心里明白,不是她不想再嫁,而是怕。怕別人說她不守婦道,怕女兒受委屈,更怕自己看錯人,再次遭遇不幸。
張小雅二十歲那年考上了省城的大學,李梅砸鍋賣鐵也要供女兒讀書。四年后,張小雅畢業(yè)留在省城工作,很快就找了個不錯的男朋友。
去年春節(jié),張小雅帶著男朋友回家,兩個年輕人感情很好,準備今年結婚??粗畠盒腋5臉幼?,李梅既高興又失落。
"媽,我和志強商量了,婚后就接您到省城住。"張小雅拉著李梅的手說。
"我不去,我在這里住習慣了。"李梅搖搖頭。
"那您一個人在這里多孤單啊。"
"習慣就好了。"李梅強笑著說。
女兒結婚后,李梅一個人住在這套老房子里,白天還好,一到晚上就特別安靜。電視機的聲音開得很大,可還是填不滿心里的空虛。
鄰居劉大嬸看不下去了,三天兩頭往李梅家跑。
"梅子,你這樣下去不行啊。"劉大嬸坐在李梅家的炕頭上,語重心長地說。
"我這樣挺好的。"李梅低頭擇菜。
"好什么好?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生病了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劉大嬸越說越激動,"你才四十五歲,后面的日子還長著呢。"
李梅不說話,只是默默地擇菜。
"我給你介紹個人怎么樣?"劉大嬸試探著問。
"別鬧了,我這個年紀了,還折騰什么。"李梅擺擺手。
"什么年紀啊,四十五歲正是好時候。我跟你說,隔壁村有個叫王大貴的,人挺不錯的,就是一直沒娶過媳婦。"
聽到這話,李梅抬起頭看了劉大嬸一眼。
"五十二歲的老光棍,人品倒是不錯,就是命不好,談了幾個對象都沒成。"劉大嬸繼續(xù)說道,"他有自己的房子,還有幾畝地,經濟條件不錯。最重要的是,他人老實,不會欺負你。"
李梅心里有些動搖,但嘴上還是說:"算了吧,我不想再麻煩了。"
"見一面又不會怎么樣,就當是認識個朋友。"劉大嬸不死心,"再說了,小雅也希望你能有個伴,你總不能讓女兒擔心一輩子吧。"
聽到女兒的名字,李梅沉默了。
確實,每次張小雅打電話回來,都會問她有沒有考慮找個伴。李梅總是笑著說自己過得很好,可女兒的擔心她能感受得到。
"那就見一面吧,但是說好了,只是見見,別的我不承諾。"李梅最終松口了。
劉大嬸高興壞了,立馬開始安排見面的事情。
第一次見面是在劉大嬸家里,李梅特意打扮了一下,穿了件新買的藍色毛衣,頭發(fā)也重新燙了一下。
王大貴來得很早,手里拎著一袋水果和一盒點心。他個子不高,但很結實,皮膚黑黑的,看起來很樸實。
"這就是我跟你說的李梅。"劉大嬸介紹道。
"您好。"王大貴有些緊張,聲音很小。
"您好。"李梅也很拘束。
兩個人坐在劉大嬸家的客廳里,氣氛有些尷尬。劉大嬸一個勁兒地給兩人倒茶遞水果,還時不時地夸王大貴人好。
"大貴這人啊,就是太老實了,不會說話。但是心眼好,對人特別實誠。"劉大嬸說道。
王大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偷偷瞄了李梅一眼。
"李大姐,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多了。"王大貴鼓起勇氣說了一句。
李梅臉紅了一下,點點頭算是回應。
這次見面持續(xù)了不到一個小時,兩人都沒說太多話,但都給對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第二次見面,王大貴主動約李梅到鎮(zhèn)上逛逛。
"我對這里不太熟,您能陪我去買點東西嗎?"王大貴在電話里這樣說。
李梅想了想,同意了。
兩人在鎮(zhèn)上的超市里轉悠,王大貴很紳士,總是讓李梅走在前面,幫她拎東西。
"您平時都喜歡吃什么?"王大貴問。
"都可以,不挑食。"李梅回答得很簡短。
"我做菜不太行,但是愿意學。"王大貴憨厚地笑著。
李梅看著他誠懇的樣子,心里軟了一下。
在超市的水果攤前,王大貴挑了很多李梅愛吃的蘋果和香蕉。
"您怎么知道我喜歡吃這些?"李梅有些驚訝。
"劉大嬸說的。"王大貴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我專門問了她您的喜好。"
聽到這話,李梅心里涌起一陣暖流。已經很久沒有人這樣關心她的喜好了。
從超市出來,兩人在街上慢慢走著。王大貴買了兩杯奶茶,遞給李梅一杯。
"我很少喝這個。"李梅說。
"試試吧,挺好喝的。"王大貴鼓勵她。
李梅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甜甜的味道讓她想起了年輕時和丈夫約會的情景。
"您有什么愛好嗎?"王大貴問。
"平時就是看看電視,做做針線活。"李梅想了想,"以前喜歡唱歌,但是很久沒唱了。"
"那您能給我唱一首嗎?"王大貴眼睛亮了起來。
"這里人這么多,不好意思。"李梅擺擺手。
"那找個安靜的地方?"王大貴提議。
兩人走到河邊的小公園,坐在涼亭里。李梅輕聲哼唱了一首老歌,聲音雖然不大,但很動聽。
王大貴聽得很認真,眼中滿是贊賞。
"您唱得真好聽。"他由衷地稱贊道。
李梅臉又紅了,但心里很高興。已經很多年沒有人這樣夸獎她了。
02
接下來的兩個月里,王大貴幾乎每隔兩天就會來看李梅。有時候帶點小禮物,有時候就是來聊聊天。
李梅從最初的拘束,到后來逐漸放松下來。她發(fā)現(xiàn)王大貴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雖然話不多,但很體貼,而且非常有耐心。
"梅子,你看起來氣色好多了。"劉大嬸見到李梅時這樣說。
確實,最近李梅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臉上也有了笑容。
王大貴的家在隔壁村,是一套三間房的平房,收拾得很干凈。院子里種了蔬菜和花草,看起來生機勃勃。
"這都是我自己種的。"王大貴領著李梅參觀他的小院子,語氣中帶著一絲自豪。
李梅看著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心里很羨慕。自從丈夫去世后,她就沒有心思打理院子了,家里變得死氣沉沉的。
"您真能干。"李梅由衷地稱贊道。
"以后您要是愿意,我們一起種。"王大貴小心翼翼地說。
李梅沒有回答,但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王大貴家吃午飯時,他做了李梅愛吃的紅燒肉和土豆絲。雖然手藝一般,但李梅吃得很香。
"好久沒吃這么香的飯了。"李梅放下筷子說。
"您要是愿意,以后我天天給您做。"王大貴認真地說。
李梅心里一動,但還是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
這天晚上,李梅一個人在家里想了很久。她已經四十五歲了,女兒也結婚了,自己總不能一個人過一輩子。王大貴雖然年齡大了點,但人品確實不錯,對她也很好。
第二天,張小雅打來了電話。
"媽,最近怎么樣?聽劉嬸說您在談朋友?"女兒在電話里問得很直接。
李梅有些尷尬:"就是認識了個人,還沒定下來呢。"
"那人怎么樣?"
"人還不錯,就是年齡大了點。"李梅如實回答。
"媽,年齡不是問題,關鍵是人要好。您自己覺得合適就行。"張小雅在電話里說,"我和志強都支持您找個伴,這樣我們也放心。"
聽到女兒的話,李梅心里的最后一絲顧慮也消失了。
一個月后,王大貴正式向李梅求婚了。
那天是個周末,王大貴請李梅到鎮(zhèn)上吃飯。兩人在餐廳里坐下后,王大貴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盒子。
"梅子,這是我給您買的戒指。"王大貴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個簡單的銀戒指。
李梅有些意外:"這是什么意思?"
"我想和您結婚。"王大貴認真地說,"我知道我配不上您,但是我會對您好的,一輩子都對您好。"
李梅看著眼前這個樸實的男人,心里很感動。雖然他不會說甜言蜜語,但這份真誠讓她動心了。
"您考慮一下吧,不著急回答。"王大貴小心地說。
李梅拿起戒指看了看,雖然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但心意很足。
"我愿意。"李梅輕聲說道。
王大貴愣了一下,然后激動得不知道說什么好:"真的嗎?您真的愿意嗎?"
李梅點點頭,臉上帶著羞澀的笑容。
王大貴高興得差點跳起來,引得餐廳里的其他客人都看了過來。
"對不起,我太激動了。"王大貴不好意思地坐下。
李梅看著他傻乎乎的樣子,忍不住笑了。
確定關系后,兩人開始商量結婚的事情。王大貴建議辦個簡單的婚禮,請兩家的親戚朋友聚一聚就行了。
李梅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她覺得年紀都這么大了,沒必要搞得太隆重。
但是,兩家人對這樁婚事的態(tài)度卻不太一樣。
李梅這邊,除了女兒張小雅表示支持外,其他親戚都有些意見。
"梅子,你這是何苦呢?一個人過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找這么大年紀的?"李梅的姐姐李芳在電話里勸她。
"人家比我大七歲而已,又不是老頭子。"李梅有些不高興。
"可是他都五十二了,還是個老光棍,指不定有什么毛病。"李芳繼續(xù)說道。
"他沒有毛病,就是命不好而已。"李梅為王大貴辯護。
"你呀,就是心太軟了。"李芳嘆了口氣,"算了,你自己決定吧,但是千萬要小心。"
王大貴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他的哥哥王大富對這樁婚事也有意見。
"弟弟,你確定要娶她嗎?"王大富問。
"確定,她人很好。"王大貴堅定地說。
"可是她是個寡婦,還帶著個女兒。"王大富皺著眉頭,"萬一以后有什么麻煩怎么辦?"
"她女兒已經結婚了,不會給我們添麻煩的。"王大貴解釋道。
"那她為什么守寡這么多年才嫁?會不會有什么問題?"王大富還是有顧慮。
"她就是太善良了,舍不得女兒?,F(xiàn)在女兒結婚了,她才考慮自己的事情。"王大貴耐心地解釋。
王大富看著弟弟堅定的表情,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算了,你高興就好。但是結婚前最好體檢一下,畢竟年紀都不小了。"
"好的,我會和她商量的。"王大貴點頭同意。
盡管兩家人都有些意見,但李梅和王大貴的感情很穩(wěn)定,他們決定按照原計劃結婚。
婚期定在了三月份,正好是春暖花開的時候。
為了準備婚禮,李梅特意到省城買了一套新衣服。張小雅陪著她逛街,母女倆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媽,我覺得您最近整個人都年輕了。"張小雅拉著李梅的手說。
"是嗎?"李梅照了照鏡子,確實感覺自己有了變化。
"是的,您現(xiàn)在看起來像四十歲不到。"張小雅笑著說,"看來戀愛真的能讓人年輕。"
李梅臉紅了一下,但心里很甜蜜。
在服裝店里,張小雅為母親挑了一套粉色的套裝,看起來既優(yōu)雅又不失活力。
"媽,您穿這套真好看。"張小雅滿意地點點頭。
李梅站在鏡子前轉了個身,對這套衣服也很滿意。
"志強的父母什么時候見王叔叔?"張小雅問。
"下個月他們會來參加婚禮,到時候就見到了。"李梅回答道。
"那我們也得準備一些禮品。"張小雅開始計劃起來。
母女倆在省城待了兩天,買了很多東西,包括新被子、新家具和各種生活用品。張小雅堅持要給母親買最好的,說這是她對繼父的見面禮。
回到村里后,李梅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十二年來積累的物品很多,有些帶著美好的回憶,有些則讓她想起痛苦的過往。
她把丈夫張建國的照片小心地包好,準備帶到新家去。雖然要開始新的生活,但過去的回憶她不想丟棄。
劉大嬸經常來幫忙,一邊收拾一邊聊天。
"梅子,你這是嫁對人了。"劉大嬸一邊疊衣服一邊說,"大貴這人雖然話不多,但心眼好,會疼人。"
"希望如此吧。"李梅輕聲說道。
"你看他最近為了準備婚房,把家里里里外外都重新裝修了一遍。"劉大嬸繼續(xù)說,"還特意問了你喜歡什么顏色的窗簾。"
聽到這些,李梅心里很溫暖。王大貴確實為她做了很多準備。
03
三月十五日,李梅和王大貴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婚禮就在王大貴家的院子里舉辦,請了兩個村的親戚朋友,一共二十多桌人。雖然不算盛大,但氣氛很熱鬧。
李梅穿著新買的粉色套裝,臉上化了淡妝,看起來確實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少。王大貴則穿了一套深藍色的西裝,雖然有些局促,但整個人看起來很精神。
"新郎新娘,來敬酒了!"村長老王舉著酒杯喊道。
李梅和王大貴端著酒杯,挨桌敬酒。大家都很熱情,紛紛祝福他們新婚快樂。
"梅子,以后要幸福??!"劉大嬸握著李梅的手說,眼中含著眼淚。
"會的,謝謝您這些年的照顧。"李梅也有些感動。
張小雅和女婿志強專門從省城趕回來參加婚禮,看到母親幸福的樣子,她們也很開心。
"王叔叔,以后要多照顧我媽媽。"張小雅對王大貴說。
"那是一定的,我會對她好的。"王大貴認真地承諾。
婚禮結束后,李梅正式搬到了王大貴家。
新房是王大貴精心準備的,窗簾是李梅喜歡的淺藍色,床單被套也是新買的。房間里還放了一束鮮花,雖然簡單,但很溫馨。
"怎么樣?還滿意嗎?"王大貴有些緊張地問。
"很好,謝謝你。"李梅看著這間屬于自己的新房,心里涌起一陣暖流。
當天晚上,兩個中年人有些拘束。畢竟都是第一次再婚,難免會緊張。
"你累了吧?早點休息。"王大貴體貼地說。
"嗯,你也早點睡。"李梅點點頭。
新婚的第一個月,兩人還在磨合期。李梅需要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和作息時間,王大貴則要學會照顧妻子的情緒和需要。
王大貴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去地里干活,回來后給李梅做早飯。雖然手藝不太好,但很用心。
"你不用這么早起來做飯,我自己可以的。"李梅有些不好意思。
"我已經習慣早起了,而且我喜歡給你做飯。"王大貴憨厚地笑著。
李梅心里很感動,這么多年來,她都是一個人照顧自己,現(xiàn)在有人關心她,感覺很幸福。
白天,李梅會幫王大貴整理家務,偶爾也會去地里幫忙。她發(fā)現(xiàn)王大貴雖然話不多,但是個很勤勞的人,家里的地種得很好,蔬菜長得特別茂盛。
"你種菜很有一套啊。"李梅夸獎道。
"這些都是跟我爸學的,從小就干農活。"王大貴解釋道。
"那你教教我吧,我也想學。"李梅對種菜產生了興趣。
"好啊,我們一起種。"王大貴很高興。
兩人在菜地里一起勞動,雖然累,但很快樂。李梅發(fā)現(xiàn)自己很久沒有這樣輕松過了。
晚上,兩人會一起看電視聊天。王大貴不太會表達,但會仔細聽李梅說話,偶爾插幾句話。
"你以前為什么一直沒結婚?"一天晚上,李梅問出了心里的疑問。
王大貴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年輕的時候太窮,后來年紀大了,就更不容易找了。其實我也談過幾個,但都沒成。"
"為什么沒成?"李梅繼續(xù)問。
"有的嫌我窮,有的嫌我年紀大,還有的覺得我太老實。"王大貴苦笑了一下,"可能是我命不好吧。"
聽到這話,李梅心里有些難過。她能感受到王大貴內心的孤獨和不易。
"現(xiàn)在不是挺好的嗎?"李梅安慰道。
"是啊,現(xiàn)在很好。"王大貴看著李梅,眼中充滿了溫柔,"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李梅被他真誠的話語感動了,主動握住了他的手。
鄰居們對這對新夫婦的評價都很好。
"他們兩個真般配,看起來很恩愛。"隔壁的張大媽對其他人說。
"是啊,梅子現(xiàn)在看起來年輕了不少,大貴也比以前愛笑了。"另一個鄰居附和道。
"找對人就是不一樣,兩個人都有了精神頭。"
村里人都覺得這樁婚事很成功,兩個人看起來都很幸福。
新婚后的第二個月,李梅和王大貴的感情更加穩(wěn)定了。他們已經習慣了彼此的存在,生活變得有規(guī)律而溫馨。
每天早上,王大貴會給李梅做她愛吃的小米粥和煎蛋。李梅則會給他準備好下地時要穿的衣服和需要的工具。
"今天要干什么活?"李梅會關心地問。
"準備給玉米施肥,可能要到中午才能回來。"王大貴回答。
"那我給你準備點心,餓了就吃。"李梅體貼地說。
這種相互關懷的生活讓兩個人都很滿足。
下午的時候,李梅經常會和村里的婦女們聊天。她們都羨慕李梅找了個好丈夫。
"梅子,看你現(xiàn)在多幸福,臉上都有光了。"村里的王嫂子說。
"是啊,大貴對你是真的好。"另一個婦女附和道。
"我們都羨慕你呢,找個這么疼老婆的男人不容易。"
聽到這些話,李梅心里很甜蜜。她確實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晚上,兩人會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看著自己種的花草蔬菜,聊著天南海北的事情。
"明年我們種點什么花好?"李梅問。
"你喜歡什么花?"王大貴問。
"我喜歡月季,顏色鮮艷,花期也長。"李梅想了想說。
"那我們就種月季,多種幾種顏色的。"王大貴立刻同意。
"還要種點菊花,秋天的時候很漂亮。"李梅越說越興奮。
看著妻子開心的樣子,王大貴也很高興。他覺得自己做夢都沒想到能有這樣的生活。
周末的時候,張小雅會打電話回來。
"媽,最近怎么樣?"女兒在電話里問。
"很好,你王叔對我很好。"李梅的聲音里帶著滿足。
"那就好,我和志強都很放心。"張小雅說,"過段時間我們想回去看看你們。"
"好啊,你們什么時候回來?我準備點好吃的。"李梅很期待女兒的回來。
"下個月吧,正好休假。"
掛了電話后,李梅告訴王大貴女兒要回來的消息。
"那我得好好準備一下,不能讓小雅看不起。"王大貴有些緊張。
"她不會的,她已經把你當自己人了。"李梅安慰道。
04
新婚后的第三個月,李梅開始出現(xiàn)一些身體上的不適。
最開始是偶爾的惡心,她以為是換了環(huán)境水土不服,沒有太在意。
"可能是最近吃得太油膩了。"李梅對王大貴說。
"那我以后做菜少放點油。"王大貴立刻說道。
但是,癥狀并沒有因為改變飲食而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李梅開始頻繁嘔吐,特別是早上起來的時候,總是感覺惡心想吐。
"梅子,你這是怎么了?"王大貴很擔心。
"可能是胃不舒服,過幾天就好了。"李梅強撐著說。
王大貴看著妻子日漸憔悴的面容,心里很著急。他買了各種胃藥給李梅吃,但效果都不明顯。
"要不我們去醫(yī)院看看吧?"王大貴建議道。
"不用,就是小毛病,休息幾天就好了。"李梅不愿意去醫(yī)院。
她心里其實也很奇怪,自己的胃一向很好,怎么突然就出現(xiàn)了這些癥狀。但她不想給王大貴添麻煩,總是說沒事。
又過了一個星期,李梅的癥狀更加嚴重了。她不僅惡心嘔吐,還出現(xiàn)了頭暈乏力的癥狀。
一天早上,李梅剛起床就感覺一陣強烈的惡心,她沖進廁所吐得很厲害。王大貴聽到聲音趕緊跑過來。
"梅子,你吐得這么厲害,我們必須去醫(yī)院了。"王大貴堅持道。
李梅吐完后臉色蒼白,整個人看起來很虛弱。
"我...我確實不太舒服。"李梅終于承認了。
"走,我們現(xiàn)在就去醫(yī)院。"王大貴扶著李梅。
"去鎮(zhèn)上的衛(wèi)生院就行了。"李梅說。
"不,我們去縣醫(yī)院,那里設備好,醫(yī)生也專業(yè)。"王大貴很堅決。
兩人坐上了去縣城的班車,一路上李梅都很不舒服,好幾次都想吐。王大貴一直扶著她,不時地問她感覺怎么樣。
到了縣醫(yī)院,正好是周一早上,人特別多。王大貴排隊掛號,李梅坐在等候區(qū)的椅子上休息。
"掛什么科?"護士問。
"我老婆惡心嘔吐,可能是胃病。"王大貴回答。
"那掛消化內科。"護士給了他一張掛號單。
消化內科的候診區(qū)已經坐滿了人,王大貴找了個位置讓李梅坐下,自己站在旁邊。
"大貴,你也坐下休息一會兒。"李梅說。
"我不累,你好好休息。"王大貴擺擺手。
等了一個多小時,終于輪到李梅了。
接診的是一位中年女醫(yī)生,姓劉。劉醫(yī)生看了看李梅的掛號單,然后開始詢問病情。
"什么時候開始不舒服的?"劉醫(yī)生問。
"大概一個月前開始惡心,最近一個星期嘔吐得很厲害。"李梅如實回答。
"除了惡心嘔吐,還有其他癥狀嗎?"
"還有頭暈,沒什么力氣。"
"月經正常嗎?"劉醫(yī)生問了一個讓李梅有些意外的問題。
李梅想了想說:"已經停了好幾年了,更年期。"
劉醫(yī)生點點頭,然后讓李梅躺在檢查床上進行腹部檢查。她用聽診器聽了聽,又用手按壓了李梅的腹部各個部位。
"有沒有腹痛?"劉醫(yī)生問。
"沒有,就是惡心。"李梅回答。
"最近飲食有什么變化嗎?"
"沒有特別的變化,就是結婚后可能吃得比以前好一些。"李梅說這話的時候,王大貴在旁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劉醫(yī)生看了看他們,繼續(xù)問道:"你們結婚多久了?"
"三個月。"王大貴回答。
"三個月..."劉醫(yī)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樣吧,我們先做幾項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功能,還有...婦科相關的檢查。"
"婦科檢查?"李梅有些疑惑,"我是胃不舒服,為什么要做婦科檢查?"
"這是常規(guī)檢查,排除一下其他可能性。"劉醫(yī)生解釋道,"雖然您說月經已經停了,但還是檢查一下比較保險。"
李梅雖然有些不解,但還是同意了。
王大貴拿著檢查單去交費,然后陪著李梅去抽血。
"為什么要做這么多檢查?"李梅問。
"醫(yī)生說要排除其他可能性,做全面一點比較好。"王大貴安慰道,"費用不要緊,關鍵是要查清楚病因。"
抽血的時候,李梅又感覺到一陣惡心,護士趕緊拿來了垃圾桶。
"大姐,您這癥狀有多久了?"年輕的護士關心地問。
"一個多月了。"李梅虛弱地回答。
"那確實需要好好檢查一下。"護士同情地說。
抽完血后,兩人又去做了其他的檢查。整個過程花了將近三個小時,李梅已經很疲憊了。
"結果什么時候能出來?"王大貴問。
"血常規(guī)半小時就能出來,其他的要下午。"檢驗科的工作人員回答。
兩人在醫(yī)院的餐廳簡單吃了點午飯,李梅只喝了一點粥,其他的都吃不下。
"你多少吃點,不吃東西身體怎么能好?"王大貴勸道。
"我真的沒胃口,看到飯就想吐。"李梅搖搖頭。
王大貴看著妻子痛苦的樣子,心里很難受。他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得不夠好,才讓李梅生了病。
下午兩點,所有的檢查結果都出來了。王大貴拿著厚厚的一疊報告單,和李梅一起回到劉醫(yī)生的診室。
劉醫(yī)生仔細看著檢查報告,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她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然后抬頭看了看李梅和王大貴。
"報告出來了,我們需要詳細談一談。"劉醫(yī)生的語氣有些凝重。
李梅和王大貴都緊張起來,以為檢查出了什么嚴重的疾病。
"醫(yī)生,是不是很嚴重?"王大貴小心翼翼地問。
劉醫(yī)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再次翻看著報告單。她的表情讓李梅和王大貴更加擔心了。
就在這時,診室的電話響了。劉醫(yī)生接起電話,說了幾句話后掛斷。
"你們稍等一下,我需要和檢驗科核實一個數(shù)據(jù)。"劉醫(yī)生站起身來,"可能需要重新檢查一項。"
李梅和王大貴坐在診室里等待,兩人都很緊張。
"會不會是癌癥?"李梅小聲問王大貴。
"別胡思亂想,醫(yī)生還沒說呢。"王大貴安慰道,但他自己心里也很害怕。
十分鐘后,劉醫(yī)生回來了。她手里拿著一份新的報告,表情更加復雜了。
"這個結果確實讓人意外..."劉醫(yī)生開口說道。
化驗室里,檢驗師盯著顯微鏡看了很久,又調整了幾次焦距。
她皺起眉頭,重新取了一份樣本進行復查。
"這個結果..."檢驗師自言自語,隨即拿起電話。
"李主任,有個緊急情況需要您過來看看。"
十分鐘后,化驗科主任匆匆趕來,兩人在顯微鏡前交頭接耳地討論著什么。
主任的表情越來越嚴肅,最后拿起了李梅的病歷。
"立即通知接診醫(yī)生,讓患者夫婦到辦公室等候。"主任下達了指令。
與此同時,在門診大廳等候的李梅突然感到一陣強烈的惡心,她沖向洗手間,而王大貴緊張地跟在身后。
就在這時,廣播里響起了呼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