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趙德順站在兒子家的陽臺上,望著樓下川流不息的車流發(fā)呆。
三個月前,他還在老家小院里喂雞,兒子明強的電話讓他憧憬了整整一個秋天的城市生活。
可現(xiàn)在,十三歲的孫女思琪站在客廳里,對著正在收拾碗筷的母親說出的那八個字,像一把利刃,瞬間刺穿了他所有的幻想。
那一刻,趙德順手里的抹布掉在了地上,整個世界仿佛都安靜了下來。
01
秋天的最后一縷夕陽灑在趙德順的小院里,金黃色的光芒給一切都鍍上了溫暖的色彩。
老人撒了一把玉米粒,十幾只蘆花雞咯咯叫著圍了過來。
"慢點吃,別搶。"
趙德順蹲下身子,看著這些陪伴了他五年的老伙計。
自從老伴走后,這個小院就成了他的整個世界。
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打破了黃昏的寧靜。
"爸,是我。"兒子明強的聲音從話筒里傳來,帶著一絲疲憊。
"明強啊,吃飯了嗎?"趙德順習慣性地問道。
"爸,我和曉云商量了一下,想接您來城里住。"明強的語氣突然變得認真起來。
趙德順愣了一下,手里的玉米粒撒了一地。
"思琪馬上要中考了,曉云工作也忙,家里需要個人照料。您一個人在老家,我們也不放心。"
"可是......"趙德順看了看院子里的雞,又看了看屋后的菜地。
"爸,您就當是來幫幫我們,行嗎?"明強的聲音里帶著懇求。
趙德順沉默了。
他知道兒子在城里打拼不易,三十八歲才有了現(xiàn)在的三居室。
"讓我想想。"
掛了電話,趙德順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樹下。
夕陽西下,影子拉得很長。
隔壁的王大爺探出頭來:"德順,明強又打電話了?"
"嗯,讓我去城里。"
"去吧,兒女孝順是福氣。"王大爺羨慕地說,"我那倆小子,一年都不回來一次。"
趙德順苦笑了一下。
孝順?也許吧。
但他心里清楚,明強更多的是出于責任。
那天晚上,趙德順失眠了。
他想起了老伴臨終前的話:"德順,我走了以后,你別總一個人待著,去城里跟明強他們一起住吧。"
他想起了明強小時候,總是跟在他屁股后面,"爸爸,等我長大了,給您買大房子住。"
天快亮的時候,趙德順做了決定。
第二天,他開始收拾東西。
能帶走的不多,就幾件換洗衣服,還有老伴的照片。
雞送給了王大爺,菜地托付給了鄰居李嬸。
"德順,城里好啊,有暖氣,有自來水,不用燒柴火。"李嬸一邊幫他收拾,一邊說。
趙德順點點頭,心里卻有些不舍。
這個住了四十年的老屋,每一塊磚瓦都有故事。
臨走那天,整個村子的人都來送他。
"德順叔,到了城里享福去了!"
"記得?;貋砜纯窗?!"
坐在明強的車里,趙德順回頭看了一眼漸漸遠去的村莊。
秋風吹過,路邊的楊樹葉子紛紛飄落。
"爸,您放心,城里的生活您一定會喜歡的。"明強一邊開車一邊說。
趙德順"嗯"了一聲,目光卻還停留在后視鏡里。
那里,是他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02
車子駛?cè)胧袇^(qū),高樓大廈撲面而來。
趙德順貼著車窗,看著這個陌生的世界。
"爸,這是咱們小區(qū),叫'錦繡花園',環(huán)境特別好。"明強指著前方說。
小區(qū)大門氣派,保安穿著制服,見到明強的車,恭敬地敬了個禮。
"這保安認識你?"趙德順問。
"都是熟人了,我在這住了三年。"
電梯里,趙德順有些緊張。
這鐵盒子升得太快,讓他有點頭暈。
"十二樓到了。"明強扶著父親出了電梯。
開門的是兒媳曉云,三十五歲,穿著得體,妝容精致。
"爸,您來了!快進來。"曉云熱情地接過趙德順手里的包。
房子確實不錯,三室兩廳,裝修現(xiàn)代。
"爸,這是您的房間。"明強推開一扇門。
房間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凈,床頭還擺著一束鮮花。
"思琪呢?"趙德順問。
"在房間寫作業(yè)呢。思琪,爺爺來了!"曉云喊道。
孫女思琪從房間里出來,十三歲的女孩,個子已經(jīng)快趕上趙德順了。
"爺爺好。"思琪禮貌地打了個招呼,然后又回了房間。
"這孩子,學習壓力大。"曉云解釋道。
晚飯很豐盛,四菜一湯。
趙德順卻吃得不多,城里的菜沒有土味,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爸,多吃點。"明強給他夾菜。
"夠了夠了。"趙德順連忙擺手。
飯后,一家人坐在客廳看電視。
趙德順想換到新聞頻道,但思琪正在看綜藝節(jié)目。
"爺爺想看什么?"思琪問,但手里的遙控器沒有遞過來的意思。
"沒事,你看吧。"趙德順笑了笑。
九點鐘,趙德順準備睡覺。
"爸,這么早?"明強驚訝地問。
"在農(nóng)村習慣了,早睡早起。"
"您慢慢適應,城里人都睡得晚。"曉云說。
躺在陌生的床上,趙德順睡不著。
窗外車聲不斷,霓虹燈的光透過窗簾照進來。
他想起了老家的夜晚,蟲鳴蛙叫,月光如水。
第二天早上五點,趙德順就醒了。
他輕手輕腳地起床,想去廚房做早飯。
打開冰箱,里面的東西他大多不認識。
牛奶、面包、黃油、奶酪......
他想煮粥,但找不到米。
想炒個雞蛋,卻不知道該用哪個鍋。
"爸,您起這么早?"曉云突然出現(xiàn)在廚房門口,把趙德順嚇了一跳。
"想做早飯。"
"不用不用,我們都是買著吃。"曉云說著,從包里掏出手機,"我點外賣,一會兒就到。"
趙德順不知道什么是外賣,只能點點頭。
半小時后,早餐送到了。
包子、豆?jié){、油條,都是塑料盒裝著。
"這得多少錢?"趙德順小心地問。
"不貴,就幾十塊。"曉云隨口說道。
幾十塊?趙德順心里一驚。
在老家,這些錢夠他吃一個星期了。
03
接下來的日子,趙德順努力適應著城里的生活。
早上,他想去買菜,曉云說有生鮮配送。
中午,他想做飯,明強說定了外賣。
晚上,他想早睡,一家人都還在客廳看電視。
"爸,您別總悶在家里,下樓走走。"明強建議。
趙德順聽了兒子的話,開始每天下樓遛彎。
小區(qū)里確實環(huán)境不錯,有花園,有健身器材,還有一個小廣場。
廣場上,一群老人在跳廣場舞。
趙德順站在遠處看了一會兒,一個穿紅衣服的阿姨走過來。
"大哥,新搬來的?"
"是啊,跟兒子一起住。"
"來跳舞啊,鍛煉身體。"
趙德順擺擺手:"不會跳。"
"學唄,很簡單的。"阿姨熱情地拉他。
趙德順被拉到隊伍里,笨拙地跟著比劃。
音樂太吵,節(jié)奏太快,他總是跟不上。
旁邊的人都在笑,雖然是善意的,但趙德順還是覺得尷尬。
"我不行,你們跳吧。"他退了出來。
坐在旁邊的長椅上,看著這群城里的老人。
他們穿著時髦,說話聲音很大,時不時還會說幾句他聽不懂的詞。
"老張昨天又去馬爾代夫了。"
"老李的兒子又升職了,年薪百萬。"
"我孫子上的是國際學校,一年學費二十萬。"
趙德順默默地聽著,插不上話。
他的世界里,沒有馬爾代夫,沒有年薪百萬,更沒有國際學校。
"大哥,你兒子做什么的?"突然有人問他。
"在公司上班。"趙德順簡單回答。
"哪個公司?上市公司?"
趙德順搖搖頭:"不知道。"
幾個老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沒再問下去。
從那以后,趙德順很少去廣場了。
他更喜歡一個人在小區(qū)里轉(zhuǎn)悠,看看花,看看樹。
有一次,他在花壇邊上發(fā)現(xiàn)了一小塊空地。
"能不能在這種點菜?"他問物業(yè)。
物業(yè)的年輕人詫異地看著他:"大爺,這是公共綠地,不能種菜。"
趙德順訕訕地走開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把這事跟明強說了。
思琪噗嗤笑了:"爺爺,城里哪有種菜的地方啊。"
"就是,爸,想吃什么菜,我們買就是了。"曉云說。
趙德順沒再說話。
他想說的是,自己種的菜和買的不一樣。
但他知道,他們不會懂。
04
一個月過去了,趙德順漸漸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
早上六點起床,在陽臺上做操。
七點,等家人起床,一起吃早餐。
上午,明強和曉云上班,思琪上學,他一個人在家。
他學會了看電視,雖然那些節(jié)目他大多看不懂。
中午,自己熱剩菜吃。
下午,下樓走走,但不去廣場。
傍晚,一家人回來,吃晚飯。
晚上,早早回房間,戴上明強給他買的耳塞睡覺。
日子看似平靜,但趙德順心里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直到有一天,他在小區(qū)門口遇到了一個收廢品的老鄉(xiāng)。
"老哥,你也是農(nóng)村來的?"收廢品的老頭問。
聽到熟悉的口音,趙德順眼睛一亮:"是?。∧闶悄睦锏??"
兩人聊了起來,越聊越投機。
原來這個老頭叫錢富貴,也是從農(nóng)村來投奔兒子的。
"城里是好,就是住不慣。"錢富貴嘆了口氣。
"可不是嘛。"趙德順深有同感。
從那以后,趙德順經(jīng)常去小區(qū)門口等錢富貴。
兩個老人坐在門衛(wèi)室外面,一聊就是一下午。
聊莊稼,聊收成,聊年輕時候的事。
"我跟你說,今年老家的玉米長得可好了。"
"我們那的稻子也不錯,就是缺人收割。"
門衛(wèi)有時會趕他們:"別在這坐著,影響小區(qū)形象。"
趙德順和錢富貴就換個地方,繼續(xù)聊。
有一次,趙德順帶錢富貴回家喝茶。
正好曉云提前下班回來了。
"爸,這是?"曉云看著錢富貴臟兮兮的衣服,眉頭微皺。
"我朋友,老錢。"趙德順介紹。
"您好。"曉云禮貌地打了個招呼,然后進了房間。
錢富貴坐了一會兒就走了:"我就不打擾了。"
送走錢富貴,曉云從房間出來。
"爸,以后這種人還是少接觸。"
"怎么了?老錢人挺好的。"
"收廢品的,不太......"曉云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
趙德順想爭辯什么,但最后什么也沒說。
從那以后,他再也沒帶錢富貴回過家。
05
時間進入深秋,天氣漸涼。
趙德順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越來越冷。
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家里,越來越像個外人。
早餐桌上,一家三口討論著他聽不懂的話題。
"媽,我們班的林悅又買了個LV的包。"
"那有什么,你林阿姨上周買了個愛馬仕。"
"明強,公司的期權什么時候能兌現(xiàn)?"
"快了,再等等。"
趙德順默默地喝著粥,偶爾想插句話,卻發(fā)現(xiàn)無從說起。
更讓他難受的是,他想幫忙做點事,卻總是被拒絕。
"爸,我來洗碗。"
"不用,有洗碗機。"
"我去接思琪放學。"
"不用,她自己會回來。"
"我做晚飯吧。"
"爸,您做的菜太油了,我們吃不慣。"
趙德順覺得自己像個擺設,除了占著一個房間,似乎沒有任何用處。
而最讓他心寒的,是家人對他的態(tài)度變化。
起初的熱情漸漸冷卻,取而代之的是客氣的疏離。
明強回家越來越晚,總說要加班。
曉云對他還算客氣,但那種客氣里透著距離。
思琪更是把他當空氣,除了吃飯時打個招呼,平時基本不說話。
有一次,趙德順想跟孫女親近親近。
"思琪,爺爺給你講個故事。"
"爺爺,我要寫作業(yè)。"
"那爺爺教你寫。"
"您會嗎?"思琪抬起頭,眼神里有一絲輕蔑。
趙德順被噎住了。
確實,他只上過小學,怎么教得了初中的課程。
還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
曉云介紹:"這是明強的父親。"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客人跟明強和曉云聊得熱火朝天,趙德順坐在角落里,像個局外人。
他想起在老家,誰家來了客人,老人都是坐在上座的。
可在這里,他連個配角都算不上。
最難熬的是夜晚。
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車聲,趙德順常常失眠。
他想念老家的一切。
想念院子里的雞,不知道王大爺有沒有好好喂它們。
想念屋后的菜地,不知道李嬸有沒有記得澆水。
想念老伴的墳,重陽節(jié)沒能去掃墓。
想念村里的老伙計們,不知道他們現(xiàn)在在干什么。
有時候,他會偷偷抹眼淚。
六十八歲的人了,像個孩子一樣想家。
06
轉(zhuǎn)機出現(xiàn)在一個周末。
明強難得休息,一家人決定去商場購物。
"爸,一起去吧。"明強邀請道。
趙德順高興地答應了。
好久沒有全家人一起出門了。
商場很大,人很多。
趙德順跟在后面,看著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爸,給您買件衣服。"明強拉著他進了一家男裝店。
"不用不用,我有衣服。"
"您那些衣服都舊了。"曉云說。
售貨員熱情地推薦:"這件不錯,很適合老人家。"
趙德順試了試,確實合身。
但一看價簽,嚇了一跳。
"兩千八?"
"爸,不貴。"明強掏出信用卡。
趙德順想阻止,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不想在外人面前讓兒子沒面子。
中午在商場吃飯,趙德順看著菜單上的價格,什么都不敢點。
"爸,想吃什么?"
"隨便。"
最后,明強點了一桌子菜,趙德順算了算,得有八百多。
這頓飯,他吃得如坐針氈。
下午,思琪要去上補習班。
"爺爺,你們先回去吧,我自己去就行。"
"我送你去。"趙德順說。
"不用了。"思琪的拒絕很干脆。
回家的路上,趙德順坐在后座,看著窗外。
明強和曉云在前面聊著股票基金,他一句都聽不懂。
突然,曉云的電話響了。
"喂,媽......什么?您要來?......這個......好吧,我問問明強。"
掛了電話,曉云轉(zhuǎn)頭對明強說:"我媽說要來住幾天。"
"???家里沒地方了啊。"明強皺眉。
"要不......"曉云欲言又止。
趙德順心里咯噔一下。
他知道曉云想說什么。
"沒事,我可以睡客廳。"他主動說道。
"爸,那怎么行。"明強說著,但語氣里有一絲輕松。
回到家,趙德順開始收拾東西。
不是收拾房間,而是收拾心情。
他終于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里,真的是多余的。
07
晚飯時間,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
氣氛看似和諧,電視里放著新聞。
趙德順夾了一筷子青菜,慢慢地嚼著。
"思琪,期中考試怎么樣?"曉云問。
"還行,班級第五。"
"才第五?"曉云皺眉,"上次不是第三嗎?"
"題目難。"思琪低頭扒飯。
"你看看人家陳思思,次次第一。"
思琪放下筷子:"媽,您別總拿我跟別人比。"
"我這是為你好。"
眼看母女倆要吵起來,明強趕緊打圓場:"好了好了,第五也不錯了。"
趙德順想說點什么緩和氣氛:"思琪已經(jīng)很棒了,在我們村里,能上初中的都不多。"
話音剛落,餐桌上突然安靜了。
思琪抬起頭,看了爺爺一眼。
那眼神里有一種趙德順讀不懂的情緒。
"爺爺,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還跟村里比?"思琪的語氣里帶著不屑。
"思琪!"明強呵斥道。
"我說錯了嗎?"思琪站起身,"天天聽爺爺說村里怎么怎么樣,煩不煩啊?"
"你這孩子怎么說話呢!"曉云也急了。
思琪看著母親,突然說道:"媽,您不是也嫌爺爺土嗎?上次王阿姨來,您不是還說......"
"說什么?"明強問。
思琪看了看爺爺,又看了看父母。
客廳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