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臨近,中美互動上演了一出“已讀不回”的戲碼。起因是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主動提出要與中方通話,想借此營造一種“恢復溝通”的氛圍,但中方遲遲沒有回應。外界普遍認為,這并非中方無意交流,而是沒有看到美方政策調整的實際跡象。
畢竟就在不久前,赫格塞思還在高調兜售所謂的“中國威脅”,措辭咄咄逼人。如今突然轉身請求對話,中方自然不可能配合。美國原本設想等到九三閱兵結束再推動通話,甚至將其作為可能的中美元首會晤前奏,但中方的冷處理讓華盛頓多少有些尷尬。
在這種背景下,美方的“報復”動作很快來了。多家媒體披露,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極有可能缺席九三閱兵,這一安排與2015年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親自出席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消息若屬實,美國此次在禮儀層級上的“降級”就顯得意味深長。要知道,在外交場合誰出席、以何種身份出席,本身就是一種政治信號。
然而,這樣的小動作并沒有削弱九三閱兵的國際分量。中方公布的外國領導人名單顯示,共有26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赴華觀禮,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普京不僅以“主賓”身份出席閱兵,更在閱兵前后安排了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包括參與天津上合組織峰會、在北京同中方領導人會晤等。
不僅如此,俄方還派出了規(guī)模龐大的代表團,涵蓋政治、經(jīng)濟、能源、金融等多個領域,堪稱“政府總動員”??死锬妨謱m發(fā)言人甚至稱此行為“史無前例”。對比之下,美國大使的缺席更像是一種自我邊緣化。
更重要的是,普京還將在北京向中方領導人通報他與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會上的交流內容。這意味著,中俄之間不僅是政治象征上的“并肩”,更有實質上的戰(zhàn)略溝通。能源、金融、軍事乃至對美政策,都將在這幾天的會晤中被擺上桌面。由此可見,普京的“給足面子”,不只是停留在閱兵式的檢閱臺上,而是延伸到中俄關系的方方面面。
話再說回來,美國駐華大使的缺席,或許能短暫滿足華盛頓在國內政治上的需要,借此表明“對華強硬”的立場。但從國際格局的角度看,這種動作很難換來實際收益。2015年鮑卡斯出席閱兵,美國至少還保持了與中國的基本互動渠道。而2025年直接選擇缺席,只會讓中美關系的裂痕更加明顯。與此同時,中俄在能源、貿易、地區(qū)安全等領域的合作正在快速加深,美國的冷處理反而起到推手作用。
因此,當外界將目光聚焦在美國總統(tǒng)缺席九三大閱兵時,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北京展現(xiàn)出的存在感。這種存在感不僅來自他本人出席的重要性,更來自他所代表的“東升”力量。從上合組織擴員,到中俄貿易額創(chuàng)紀錄增長,再到普京和中國領導人在一年之內的多次會晤,這些都在說明一個事實,世界秩序的重心正在悄然轉移,而美國的“小動作”難以阻止這一進程。
總結來看,中美之間的互動如今進入了一種微妙狀態(tài),美方想恢復溝通,但又不愿放棄“打壓”的姿態(tài)。中方愿意交流,但不愿被動配合。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中方已讀不回”與“特朗普缺席閱兵”的對照。而在這場博弈的背后,普京的“給足面子”恰恰折射出另一重現(xiàn)實。當美國試圖用外交上的冷淡來削弱中國影響力時,俄羅斯卻用高調的姿態(tài)為中俄關系加碼。這種反差,不僅是外交層級上的較量,更是國際格局走向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