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中意建交55周年之際,在桂林市委宣傳部與桂林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的指導下,由桂林國際傳播中心主辦的中意文化交流活動在漓江邊順利舉辦,來自意大利、美國、摩洛哥、烏克蘭、尼日利亞、烏茲別克斯坦等多國友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本屆活動以“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為主題,旨在進一步深化中意兩國人文領域的交流互動,向世界講好桂林故事。
(中外嘉賓參加中意文化交流現(xiàn)場。呂松澤 攝)
旅意攝影家費志群以精選的意大利風情攝影作品,為嘉賓們展開了一幅異國文化的斑斕畫卷。象山區(qū)文旅局分享轄區(qū)文旅融合成果;桂林文促并會副主席蘇寧分享了本次策展的文化內(nèi)涵,并詳細解讀了意大利穹頂藝術與桂林俏酒店穹頂建筑的藝術共享,積極致力于推動對外文化交流,向世界精彩講述桂林故事。
活動期間,來自羅馬的意大利旅行團參觀了解本地文化遺產(chǎn)保護經(jīng)驗時,第一次到桂林的PAPADARIA女士被廣西團扇結合壯錦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傳承與創(chuàng)新折服,贊不絕口,中外嘉賓體驗桂林米粉與恭城油茶后,在味蕾的歡愉跳躍與文化的深情互動中,感受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獨特韻味與和諧共生的美好。
(圖為意大利友人與非遺傳承人做現(xiàn)場交流。王歉 攝)
桂林米粉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龍付孫老師說,桂林米粉雖然只是非遺技藝轉(zhuǎn)化為促進國際理解與共鳴的生動載體之一,我已經(jīng)深刻感受到非遺傳承在當代傳播中的獨特價值與活力,我希望通過這樣的國際交流活動讓世界各國的中外游客能喜歡上桂林米粉,愛上桂林。
“我們的油茶被譽為'中國咖啡',當我深入思考油茶與意大利咖啡的對話時,發(fā)現(xiàn)它們最動人的相似之處在于都是人類智慧的'能量密碼'——無論是瑤族火塘邊捶打出的黃金茶湯,還是意大利咖啡館里萃取的濃香咖啡,都能為疲憊的身心注入蓬勃活力,用溫暖喚醒每一天的正能量?!爆幾逵筒枇曀讎壹壌硇詡鞒腥酥芾杈S告訴記者。
非遺漓江石畫代表性傳承人羅倩老師感慨萬千,她說,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意大利友人對非遺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更有信心讓每一個到桂林的中外游客都可以把桂林山水以石畫的方式都帶回家。
桂林旅游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聶輝表示,通過這樣的中意文化國際交流活動,讓學院師生的設計作品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既彰顯桂林作為世界級旅游城市的活力,又讓師生們的作品得到市場及大眾的認可,更具生命力,為桂林文旅創(chuàng)新貢獻高校力量,開拓新機遇。
作為意大利旅游的組團社負責人江濯塵先生說,我與意大利游客交往了30多年,他們熱愛藝術與生活,對中國文化十分尊敬,也很喜歡桂林,與他們的交往就像家人一樣,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開拓了中意交往的先河,我們希望讓更多國人了解意大利、走進意大利,也讓更多意大利人能夠了解桂林、愛上桂林。
意大利與桂林,雖遠隔萬里,卻因文化結緣、因藝術相連。意大利坐擁地中海艷陽與文藝復興的輝煌,桂林則以“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的喀斯特奇觀聞名;當極簡的意式線條遇見潑墨的漓江山水,當琉璃銀杏葉與壯族繡球互換信物,兩地迥異的自然稟賦與人文氣質(zhì),在形似羅馬萬神殿的CIAO酒店文化藝廊上,桂林和意大利建筑藝術彼此回響,諸位藝術家的作品匯聚一堂,于“山水客廳”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深情對話,共同彰顯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東方智慧與西方浪漫,為高水平文旅合作開辟廣闊空間。桂林市將以此次文化節(jié)為契機,與意大利及更多國際伙伴在文化旅游上互學互鑒、共同進步,在經(jīng)貿(mào)往來中優(yōu)勢互補、攜手發(fā)展,共同開創(chuàng)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中國日報廣西記者站 張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