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九三閱兵日益臨近,日本方面小動作不斷,試圖在外交上給這場紀念活動添堵。
可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印度總理莫迪卻提醒日本:對華關系至關重要。
莫迪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是真心想給中日關系降溫,當個和事佬?還是說,這番話的背后,藏著印度自己更深、更精明的算盤?
莫迪抵達東京之前,石破茂政府正忙得“不亦樂乎”。
他們不僅將中國的閱兵歪曲為“反日活動”,還準備取消戰(zhàn)后80周年的“首相談話”,擺明了要在挑戰(zhàn)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這樣的背景下,莫迪的表態(tài)就顯得格外特別。
他沒有空談和平,而是直接拿中印關系舉例子,說兩個大塊頭如果處不好,不光是兩家吃虧,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都別想安生。
這番話就是直接說給日本決策層聽的。
為什么莫迪有底氣說這個話?因為他自己剛剛從類似的坑里爬出來,身上還帶著泥。
曾幾何時,莫迪在美國國會演講,風光無限,被美國議員們追捧為座上賓。
可特朗普一上臺,立馬翻臉,“美國優(yōu)先”的大旗下,盟友和伙伴都成了可以隨時收割的韭菜。
印度前腳剛跟美國達成貿(mào)易協(xié)議,后腳特朗普就宣布對印度的半導體和芯片加稅100%。
特朗普的邏輯很簡單,他只看重你的利用價值,以及拉攏你的成本。至于協(xié)議,在他眼里跟廢紙沒什么區(qū)別。
這種被“盟友”背刺的痛,莫迪是深有體會的。
特朗普“左手一記耳光,右手一個巴掌”,打得印度眼冒金星。
所以,當莫迪看到日本還在一條道走到黑,死心塌地地給美國當馬前卒時,他忍不住要多說兩句。
所以,莫迪實際上是在以“過來人”的身份,向“同病相憐”的日本傳遞一個清晰的戰(zhàn)略警告:美國雖是盟友,但終究是“遠水”,難以解決迫在眉睫的鄰里問題。
過度依附于一個反復無常的霸權,甚至不惜為此與身邊體量巨大的鄰國徹底交惡,這筆賬怎么算都劃不來。
當然,莫迪也不是慈善家。他一邊苦口婆心地“提醒”日本,一邊毫不客氣地收下了日本送上的厚禮。
這次為期兩天的訪問,對印度來說,簡直是一場外交和經(jīng)濟上的雙重盛宴。
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印度經(jīng)濟正處在危險時期。日本此時送來的合作大單,堪稱“救命稻草”。
雙方敲定了一系列總價值高達10萬億日元(約合680億美元)的投資協(xié)議,這筆錢對急需產(chǎn)業(yè)升級的印度來說,是實打?qū)嵉睦妗?/p>
更有意思的是,雙方還敲定了一個“人才引進”計劃。未來五年,日本將接收多達50萬的印度勞工。
這招一舉多得,既緩解了印度國內(nèi)山大的就業(yè)壓力,又能通過印度特有的“海外勞工稅”,給政府撈一筆外匯。
在安全領域,印度也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部分國防技術,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半導體軍事應用等前沿項目上,獲得了日本的合作承諾。
但莫迪真就這么好心,單純?yōu)槿毡究紤]?其實不然。
當他在媒體面前,將中印這兩個在綜合國力上尚有差距的國家強行并列時,就暴露出了他內(nèi)心更真實的想法。
莫迪這番話,表面上是勸和,里子上卻是拿中國的國際分量,給自己“抬咖”,巧妙地向世界傳遞“印度與中國同等重要”的信號。
這是一種極其高明的話術策略,既扮演了和平使者的角色,又不動聲色地提升了印度自身的國際地位。
他是在告訴世界,看,亞洲的和平離不開我們印度。
這種為本國謀取戰(zhàn)略地位的精明算計,貫穿了莫迪外交的始終。
他的形象,絕非單純的“和平使者”,而是一個善于利用一切機會為本國服務的現(xiàn)實主義政治家。
但莫迪的算盤,還遠不止于此。他真正想做的,是下一盤更大的棋。
這次“先訪日,后訪華”的行程安排,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
在九三閱兵前這個敏感時刻,他先去東京,給了日美足夠的“面子”。
緊接著,他又將飛往中國天津參加上合峰會,但同時又放出風聲,說不會出席9月3日的閱兵儀式。
這種“出席會議但不參加閱兵”的模糊操作,把印度的投機主義心態(tài)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既想搭上上合組織的便車,分享經(jīng)濟與安全紅利,又不想被外界看作是徹底倒向中俄陣營,時刻要給美國和日本留個念想。
這種在鋼絲上跳舞的平衡術,背后是印度更宏大的地緣戰(zhàn)略野心。
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北靠喜馬拉雅山脈,東接東南亞,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天然渴望在亞洲事務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而現(xiàn)在,莫迪政府正在嘗試扮演一個“斡旋者”的角色。
他認為,如果能在他的“勸說”下,讓中日這種級別的矛盾得到緩和,那么印度不僅能向世界展示自己調(diào)停大國關系的能力,還能以此為籌碼,向中美兩方要價,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
這種“斡旋者”的角色定位,是印度追求成為“有聲有色”世界大國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不再滿足于被動地在中美之間做選擇,而是試圖主動設置議程,主導地區(qū)事務的走向。
這次提醒日本,就是一次小規(guī)模的嘗試。它既是在警告日本,也是在向中國示好,更是在向世界展示印度的“影響力”。
當莫迪結(jié)束訪日行程,帶著訂單和世界的矚目飛往中國時,他在東京留下的那句“對華關系至關重要”仍在回響。
這既是一次基于自身慘痛教訓的善意提醒,更是一次服務于國家利益的高明警告。
既是一場精彩的個人外交秀,更是一個崛起大國國家戰(zhàn)略的冰山一角。
在國際政治的棋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莫迪此行,正是這句名言最生動的注腳。
莫迪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在今天這個大國博弈的時代,精致的實用主義已經(jīng)取代了僵化的站隊邏輯。
無論是“龍象共舞”的東方愿景,還是“四方安全”的西方聯(lián)盟,對于莫迪而言,都只是通往“印度世紀”夢想的可用工具。
莫迪的東京之行,以一種不加掩飾的姿態(tài),再次清晰地確認了這一點:在印度的全球戰(zhàn)略中,唯一的坐標,永遠是印度自身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