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見付出”開始種感恩
一雙襪子,就是一粒種子。
早晨七點,陽光剛爬上窗臺,我把一盆剛換下的襪子往兒子腳邊一放:“今天輪到你。”
他皺鼻子:“臭。”
我笑了:“嫌臭?媽媽天天洗全家四口人的襪子,手都泡得起褶子了?!?/p>
他愣了一下,捏著鼻子把襪子按進水里,泡沫噗噗冒,像給他開的小劇場。
我遞過去肥皂:“搓三下,泡泡變白,就說明力氣用對了。”
他認真數(shù),一、二、三,小手腕一使力,水花濺到我圍裙上,像調(diào)皮的小星星。
那一刻,我知道,感恩的芽已經(jīng)頂著泡沫往外鉆。
午飯桌上,奶奶端出清蒸鱸魚,魚眼亮晶晶。
我夾一塊放到兒子碗里:“這魚四點就被奶奶從菜市場拎回來,塑料袋里還滴著海水?!?/p>
奶奶笑著擺手:“沒事,小孩愛吃就行?!?/p>
兒子抿抿嘴,突然起身,把最大的一塊魚肚夾到奶奶碗里:“奶奶先吃,刺少?!?/p>
奶奶的眼眶一下紅了,像被蒸汽熏到。
我想,感恩原來不需要大道理,只需要一雙看見辛勞的眼睛。
晚上,我故意把洗衣機留到最后。
兒子聽見嗡嗡聲,光著腳丫子跑來:“媽媽,剩下的我來!”
我遞給他晾衣架,他踮起腳,把爸爸的襪子夾在最高處,像升小旗。
襪子滴著水,滴答滴答,他側(cè)耳聽,像在數(shù)節(jié)拍。
我摸摸他的頭:“聽見沒?每一滴都在說謝謝?!?/p>
他咧嘴笑:“謝謝媽媽,也謝謝洗衣機?!?/p>
我搖頭:“最該謝的,是你自己愿意伸手?!?/p>
那一刻,洗衣機轟鳴,卻蓋不過心里那聲小小的“我懂了”。
從一雙襪子到一條魚,再到一次主動的伸手,
感恩不是寫在卡片上的漂亮話,而是孩子親手摸到的粗糙、聞到的腥鮮、聽到的滴答。
讓他看見,讓他參與,讓他心疼,
這份好,就不再是天上掉的糖,而是有人費了心的禮物。
等有一天,他能把這份心疼遞給下一個人,
我就知道,那粒種子,已經(jīng)長成一棵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