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深夜十一點,月黑風(fēng)高,村民李大山打著手電筒悄悄跟在張老漢身后,心中滿是疑惑。
這已經(jīng)是他第三次發(fā)現(xiàn)八十歲的張老漢深夜外出,背著一個破舊的麻袋,拄著拐杖艱難地向村后的荒山走去。
李大山躲在一棵大樹后,看著張老漢在月光下?lián)]動著鋤頭,一下一下地刨著坑,然后從麻袋里掏出什么東西埋進去。
"這老頭子半夜三更的,到底在埋什么?"李大山心中嘀咕著,生怕被發(fā)現(xiàn),不敢靠得太近。
張老漢干完活后,收拾好工具,又拄著拐杖慢慢往回走,臉上帶著一種說不出的堅定神情。
第二天,李大山把這件事告訴了村里的其他人,大家都覺得奇怪,紛紛猜測張老漢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01
時間回到二十年前,那時的張老漢還是六十歲的壯年人,村子里的老支書。
青龍村坐落在山區(qū),四面環(huán)山,村里的土地貧瘠,靠天吃飯,村民們生活并不富裕。
張老漢年輕時當(dāng)過兵,復(fù)員后回到村里,憑著一身正氣和為民服務(wù)的熱忱,被村民們推選為村支書。
他帶領(lǐng)村民修路、打井、種植經(jīng)濟作物,村子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張老漢心中一直有個心結(jié),那就是村后那片光禿禿的荒山。
每年雨季,山上的雨水沖刷下來,不僅帶走了山腳下的肥沃土壤,還經(jīng)常造成山洪,威脅村民的安全。
張老漢多次向上級反映,希望能夠?qū)纳竭M行綠化治理,但由于資金和技術(shù)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村民們也曾經(jīng)嘗試過在山上種樹,但由于土壤貧瘠,水源缺乏,加上缺乏專業(yè)的種植技術(shù),幾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漸漸地,大家也就放棄了,覺得這片荒山就是個"老大難"問題。
但張老漢不死心,他經(jīng)常一個人爬到山上,望著那片光禿禿的山坡發(fā)呆。
他知道,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村子永遠無法真正擺脫貧困,村民們的生活也無法得到根本改善。
退休后,張老漢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如何綠化荒山這個問題上。
他買來各種關(guān)于植樹造林的書籍,認真學(xué)習(xí),還經(jīng)常到縣里的林業(yè)局請教專家。
專家告訴他,在這種土質(zhì)和氣候條件下種樹,成活率很低,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見效慢,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
但張老漢并沒有被這些困難嚇倒,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讓這片荒山重新煥發(fā)生機。
02
張老漢開始了他的"秘密行動"。
他利用自己多年的積蓄,悄悄購買了各種適合當(dāng)?shù)貧夂虻臉涿纭?/p>
為了不讓家人擔(dān)心,也為了避免村民們的議論,他選擇在深夜行動。
每天晚上,當(dāng)全村人都進入夢鄉(xiāng)時,張老漢就背著工具和樹苗,獨自前往荒山。
八十歲的老人,拄著拐杖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
到了山上,他先用鋤頭挖坑,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樹苗栽進去,再澆上從家里帶來的水。
由于年紀大了,體力有限,他每次只能種三四棵樹,但他從不間斷。
春天種松樹,夏天種槐樹,秋天種棗樹,冬天種柏樹,一年四季,張老漢的腳步從未停歇。
家里人發(fā)現(xiàn)張老漢經(jīng)常半夜外出,都很擔(dān)心,勸他不要再折騰了。
"爸,您都這么大年紀了,半夜三更的往外跑什么?萬一摔著怎么辦?"兒子張建華心疼地說。
張老漢總是笑著說:"沒事,我就是睡不著,出去走走,鍛煉身體。"
但他從不向家人透露自己真正在做什么,因為他知道,如果讓家人知道了,他們一定會阻止他。
村民們也漸漸發(fā)現(xiàn)了張老漢的異常行為,大家都覺得很奇怪。
"這老張頭子,大半夜的不睡覺,背著個破袋子往山上跑,不會是老糊涂了吧?"
"會不會是在山上埋什么寶貝?聽說他當(dāng)兵的時候攢了不少錢。"
各種猜測和議論紛紛而起,有人說他在埋錢,有人說他在做什么迷信活動,還有人說他可能是得了老年癡呆癥。
但張老漢對這些議論置之不理,他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讓荒山變綠山。
03
五年過去了,張老漢的身體明顯不如從前,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夜間行動"。
村民們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有些人甚至開始擔(dān)心張老漢的精神狀況。
"李大山,你說張老漢到底在搞什么名堂?這都五年了,還是半夜三更地往山上跑。"村民王大媽憂心忡忡地說。
"我也不知道啊,我跟過幾次,看他好像是在挖坑埋什么東西,但離得遠,看不清楚。"李大山搖著頭。
一些村民甚至提議要跟張老漢的家人反映情況,建議帶老人去醫(yī)院檢查一下。
張老漢的兒子張建華也越來越擔(dān)心,他多次嘗試跟蹤父親,但每次都被發(fā)現(xiàn)。
"爸,您到底在干什么?能不能告訴我?"張建華著急地問。
張老漢依然堅持說自己只是出去散步,但張建華明顯不相信。
有一天夜里,張建華決定強行跟著父親,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但當(dāng)他們來到山腳下時,張老漢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對兒子說:"建華,你不要跟著我了,我做的事情,現(xiàn)在還不能讓你們知道。"
"爸,您這樣我更擔(dān)心了,萬一出點什么事怎么辦?"
"放心吧,我心里有數(shù),再給我五年時間,五年后你們就都明白了。"
張老漢的語氣格外堅定,讓張建華感到既困惑又無奈。
村里的議論聲也越來越多,有人開始懷疑張老漢是不是在做什么違法的事情。
"會不會是在山上埋什么危險品?"
"或者是在搞什么封建迷信?"
面對這些質(zhì)疑和誤解,張老漢內(nèi)心也很痛苦,但他知道自己必須堅持下去。
04
十年過去了,張老漢已經(jīng)九十歲高齡,身體更加虛弱,但他依然沒有停止自己的行動。
只是現(xiàn)在他每次上山的時間變得更長,動作也變得更加緩慢。
有時候,他需要休息好幾次才能爬到山上,有時候一個坑要挖很久才能挖好。
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就像二十年前剛開始時一樣。
村里的年輕人看不下去了,有人直接找到了村委會,要求管管張老漢。
"這老頭子都九十了,還半夜上山,萬一出點事,誰負責(zé)?"
"而且他到底在山上干什么,這么多年了,神神秘秘的,讓人不放心。"
新任村支書也感到為難,他既不想傷害老人的自尊心,又擔(dān)心真的出什么意外。
于是,村委會決定派人悄悄跟蹤張老漢,搞清楚他到底在做什么。
這天夜里,村委會主任帶著兩個年輕人,遠遠地跟在張老漢身后。
他們看到張老漢拄著拐杖,背著一個小包,艱難地向山上走去。
到了半山腰,張老漢停下來,從包里拿出一把小鋤頭,開始挖坑。
然后,他從包里掏出幾個小東西,小心地放進坑里,再用土蓋上。
"他在埋什么?"村委會主任小聲問旁邊的人。
"看不清楚,太遠了,而且光線太暗。"
他們想再靠近一些,但擔(dān)心被發(fā)現(xiàn),只能遠遠地觀察。
張老漢干完活后,收拾好工具,慢慢往回走。
第二天一早,村委會主任帶人來到張老漢昨晚活動的地方,想看看他到底埋了什么。
他們在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新翻的土,但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
"要不要挖開看看?"有人提議。
"算了,萬一是什么重要的東西,挖壞了不好。"村委會主任猶豫著。
就這樣,張老漢的秘密依然沒有被揭開。
05
又過了五年,張老漢已經(jīng)九十五歲高齡,身體非常虛弱,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行動。
這時,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災(zāi)襲擊了整個地區(qū)。
河流干涸,水井見底,莊稼枯萎,整個村子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更嚴重的是,由于長期缺水,村后的那片山開始出現(xiàn)大面積的土壤流失。
專家預(yù)測,如果旱情繼續(xù)下去,可能會引發(fā)嚴重的地質(zhì)災(zāi)害。
縣政府高度重視,派出了專業(yè)隊伍進行實地勘察。
勘察隊利用無人機和衛(wèi)星圖像對整個地區(qū)進行了詳細的測繪和分析。
當(dāng)衛(wèi)星圖像傳回來時,所有人都驚呆了。
在青龍村后那片本應(yīng)該光禿禿的荒山上,竟然顯示出了一片片綠色的區(qū)域。
"這不可能,那片山我們都很熟悉,根本沒有植被。"當(dāng)?shù)氐牧謽I(yè)局長看著衛(wèi)星圖像,滿臉疑惑。
"會不會是衛(wèi)星圖像出了問題?"有人猜測。
為了驗證衛(wèi)星圖像的準確性,勘察隊決定實地前往青龍村進行核查。
當(dāng)他們來到村后的荒山時,眼前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在這片原本光禿禿的山坡上,竟然零零散散地長著數(shù)千棵不同種類的樹木。
松樹、槐樹、柏樹、棗樹,各種樹木在陽光下綠意盎然,形成了一道道綠色的風(fēng)景線。
"這些樹是誰種的?什么時候種的?"勘察隊隊長震驚地問當(dāng)?shù)馗刹俊?/p>
當(dāng)?shù)馗刹恳彩且荒樏H唬?我們也不知道啊,以前這里確實是光禿禿的。"
就在這時,有村民想起了張老漢二十年來的神秘行為。
"會不會是張老漢種的?"李大山突然說道。
"張老漢?那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勘察隊隊長覺得不可思議。
村民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張老漢二十年來深夜上山,竟然是在種樹!
當(dāng)勘察隊找到張老漢,想要了解情況時,老人已經(jīng)虛弱得說不出話來。
但當(dāng)他看到滿山的綠樹時,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勘察隊隊長握著張老漢枯瘦的手,激動地說:"老人家,您知道您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嗎?"
張老漢緩緩點頭,用微弱的聲音說:"我只想讓這片山變綠,讓村子里的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家園。"
就在這時,勘察隊的技術(shù)員拿著一份詳細的檢測報告跑了過來,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