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女人心海底針”,但看了鉤弋夫人被劉徹處死的結局,或許會發(fā)現(xiàn)男人的心思反而更加難以捉摸。
前一刻還對你百般疼愛、視若珍寶,轉眼之間卻可能奪去你的性命。
身懷“絕技”的鉤弋夫人
漢武帝劉徹,作為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長達五十四年,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深遠影響的帝王。
他雄才大略,開疆拓土,獨尊儒術,但同時,他也以其多疑善變、冷酷無情的性格特征而聞名于世。
劉徹一生喜好美色,也熱衷于新奇事物。若是哪家女子容貌出眾,還帶有幾分傳奇色彩,自然會深深地吸引住劉徹。
放在今天,有什么“特別才藝”大概早被網(wǎng)友拆穿了,但在劉徹的時代,確實出現(xiàn)了一位“奇特”的女子,她就是鉤弋夫人。
劉徹雖貴為天子,選妃卻不太看重出身。
他的皇后衛(wèi)子夫原本只是個普通歌女,卻成為一國之母;同樣,讓他念念不忘的李夫人,也是以相似身份入宮。
難道劉徹格外欣賞有才藝的女子嗎?那么,鉤弋夫人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
劉徹晚年依然精力旺盛,對女色的興趣絲毫未減。
一次,他到河間狩獵,當?shù)毓賳T深知他的喜好,特意讓一名方士向他引薦了一位貌美而奇特的女子。
聽說此女不僅美麗還有異于常人之處,劉徹頓時興致勃勃。
女子被帶來后,果然容貌出眾,但她的雙手始終緊握成拳。劉徹命她展開雙手,女子卻說從小便是如此,從未打開過。
劉徹不信天下竟有這等怪事,便令隨行侍衛(wèi)嘗試掰開她的拳頭。見侍衛(wèi)們都無功而返,劉徹忍不住親自上前,輕輕一掰,女子的手竟應聲展開。
在場眾人紛紛稱奇,都說這是天意,此女是上天賜給劉徹的。
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這顯然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戲碼”,可晚年的劉徹,對長生、祥瑞之事尤為熱衷,此舉正中心懷。他覺得能在此時有此奇遇實屬幸運,便將“拳夫人”帶回宮中,不久封為婕妤,入住鉤弋宮,從此被稱為“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年輕貌美,又有“絕技”加持,很合劉徹心意。
當時,衛(wèi)子夫年邁,李夫人早已去世,晚年的劉徹對鉤弋夫人格外寵愛。不久,鉤弋夫人懷孕,生下一子,取名劉弗陵,也就是后來的漢昭帝。
或許是因為母親有“絕活”,劉弗陵的出身也不同尋常。一般人懷胎十月,他卻呆了十四個月才出生。
劉徹非常高興,因上古堯帝也是十四個月才出生,認為這是吉兆,特意將鉤弋宮改名為“堯母門”。
然而事實上,這種特殊未必是福氣,反不如平凡來得長久。
子似其父與子不似其父
老年得子本是一大喜事,何況劉弗陵身體強健、聰明伶俐,劉徹常常對人夸贊:“這孩子最像我。”
這話別有深意,因為太子劉據(jù)一點也不像劉徹,讓劉徹頗為不滿。
劉據(jù)是衛(wèi)子夫所生,身為長子,劉徹曾對他寄予厚望。但劉據(jù)不像劉徹那樣強勢尚武,反而溫文儒雅、行事謹慎,讓劉徹有些失望。
可劉徹內心也十分矛盾,他深知歷代帝王未必都要像他一樣東征西討,也需要像文帝、景帝那樣寬厚溫和、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的君主。
武力能打造強大國家,卻難以再現(xiàn)“文景之治”的繁榮。
因此,劉徹也曾自我安慰,認為太子即便不像自己,對國家未必是壞事。父親開拓江山,兒子治理天下,文武相繼,或許才是理想局面,這也是他一直未廢太子的原因。
后來,其他幾位妃子也生下皇子,劉據(jù)逐漸感到地位受威脅,劉徹對他的不滿也日益明顯。
衛(wèi)子夫甚至請來衛(wèi)青為太子說情,但劉據(jù)始終未能領會劉徹“文武相繼”的用意,反而常勸劉徹停止征戰(zhàn),令劉徹更加不悅,也讓別有用心之人有了可乘之機。
比如,宦官蘇文就常在劉徹面前說太子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