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深夜视频网站|日韩高清无码久久|中文a√在线天堂|亚洲黄网站在线看|欧美视频 第二页|日本 久草 天堂|高潮无遮挡黄视频|久久一级内射精品|国产操逼一级视频|五月天婷婷色AV

22年自媒體雄起,40歲阿姨拍日常試著發(fā)布兒女說瞎折騰,結局爽了

分享至

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聲明:本文根據(jù)真實社會現(xiàn)象改編,人物和細節(jié)經(jīng)過藝術加工處理。

"媽,你能不能別拿著手機到處拍了?鄰居都在笑話咱家!"

"就是啊,一把年紀了還學人家小年輕玩什么短視頻,丟死人了!"

李秀娟握著手機的手微微顫抖,看著面前兩個成年兒女憤怒的臉。客廳里的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

"我只是想記錄一下生活......"她的聲音越來越小。

"記錄什么?咱家有什么好記錄的?"兒子的話像刀子一樣扎過來。



01

2022年3月,春風剛剛吹綠了梧桐葉。

李秀娟站在廚房里,看著水池邊那堆待洗的碗筷發(fā)呆。40歲的她,臉上已經(jīng)有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里還保留著一絲不甘心的光芒。

丈夫張建國在外地工作,一年回家不到三次。兒子張磊27歲了還在家啃老,每天除了打游戲就是睡覺。女兒張麗25歲,大學畢業(yè)后也沒找到合適工作,整天在家刷手機。

這就是李秀娟的生活。

買菜、做飯、洗衣、打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時候她會想,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嗎?就這樣一直到老嗎?

那天下午,張磊和張麗都出去了。李秀娟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刷抖音,突然看到一個視頻讓她停下了手指。

視頻里是一個看起來和她年紀相仿的女人,正在分享如何做蒜蓉粉絲蒸扇貝。女人動作嫻熟,講解清晰,鏡頭前自信滿滿。

李秀娟點開她的主頁,粉絲數(shù)顯示:98.7萬。

"這么多人關注?"李秀娟喃喃自語。

她繼續(xù)往下翻,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叫"巧手王姐",每條視頻的點贊量都在幾萬以上。評論區(qū)里全是夸獎:

"王姐手藝真好!"

"學會了,今晚就做給孩子吃。"

"王姐你太棒了,比酒店做得還香。"

李秀娟心里突然涌起一種說不清的感覺。她做了二十多年的菜,手藝一點也不比這個王姐差。為什么人家能有這么多人喜歡,而她卻只能在這個小廚房里默默無聞?

"要不,我也試試?"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連她自己都嚇了一跳。一個40歲的家庭主婦,能做什么網(wǎng)紅?

但這顆種子一旦種下,就開始在她心里瘋狂生長。

當天晚上,張磊和張麗回來吃飯。李秀娟做了他們最愛吃的紅燒排骨。

"媽,這排骨做得不錯。"張麗夾了一塊,隨口說道。

"是嗎?"李秀娟眼睛一亮,"你覺得我的手藝怎么樣?"

"還行吧,反正比外面快餐強。"張磊頭也不抬,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

"我是說,你們覺得我的手藝能不能......"李秀娟猶豫了一下,"能不能教教別人?"

張磊終于抬起頭,奇怪地看著她:"媽,你想干什么?不會是想開餐廳吧?咱家哪有那個錢。"

"不是,我是說,網(wǎng)上那種教做菜的......"

"網(wǎng)紅?"張麗瞪大了眼睛,"媽,你在開什么玩笑?"

張磊也笑了:"媽,你知道做網(wǎng)紅需要什么嗎?需要顏值,需要才藝,需要會說話。你一個40歲的中年婦女,能做什么網(wǎng)紅?"

李秀娟的臉瞬間紅了。她低下頭,默默地吃著碗里的米飯。

"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老老實實在家?guī)O子就行了。"張麗說,"等我結婚生孩子,還指望你幫忙呢。"

那天晚上,李秀娟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窗外的月光灑在她臉上,她的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也許兒女們說得對,她一個40歲的家庭主婦,確實不適合做什么網(wǎng)紅。

但是,就這樣放棄嗎?

第二天是周六,張磊和張麗都睡懶覺。李秀娟早早起床,偷偷拿出手機,下載了抖音APP。

注冊的時候,她猶豫了很久。用什么名字呢?

最后,她輸入了"秀娟家的小廚房"。

頭像用了一張自己做菜時的背影照片,看不清臉,但能看出是個認真做菜的女人。

簡介她寫道:"用心做好每一道家常菜,讓生活多一份溫暖。"

接下來就是拍視頻了。

李秀娟選擇了自己最拿手的紅燒肉。她把手機支在灶臺對面,按下錄制鍵,開始做菜。

但是,她很快發(fā)現(xiàn),拍視頻比想象中難多了。

首先是手抖。平時做菜時穩(wěn)如泰山的手,一對著鏡頭就開始顫抖。切肉的時候差點切到手指。

然后是緊張。平時做菜時可以哼著小曲,現(xiàn)在連話都說不利索。

"先把...先把肉切成...切成塊..."她結結巴巴地解說著。

最要命的是角度。手機放得太高,只能拍到她的頭頂。放得太低,又看不清操作過程。

拍了刪,刪了拍,一道簡單的紅燒肉,她竟然拍了整整兩個小時。

最后的成品視頻只有1分30秒,畫面模糊,聲音不清,剪輯粗糙。李秀娟自己看了都覺得不滿意。

但她還是咬咬牙,點擊了發(fā)布。

發(fā)布成功后,她就像做了賊一樣,趕緊刪除了手機里的拍攝痕跡。



中午吃飯的時候,她心不在焉,總是偷偷看手機。

"媽,你在看什么呢?"張麗發(fā)現(xiàn)了她的異常。

"沒什么,就是看看新聞。"李秀娟趕緊收起手機。

下午,趁著兒女們出門,李秀娟迫不及待地打開抖音,查看自己的視頻數(shù)據(jù)。

播放量:3。

點贊:0。

評論:0。

轉發(fā):0。

李秀娟的心瞬間涼了半截。她知道不會有太好的效果,但也沒想到會這么慘。

3個播放量,說不定還有一個是她自己的。

她點開視頻再次觀看,畫質確實很差,聲音也小得可憐。跟那些專業(yè)的美食博主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也許,兒女們說得對。她確實不適合做這種事情。

但就在她準備放棄的時候,手機突然響了一聲。

是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阿姨,你的紅燒肉看起來很香,能分享一下具體調料比例嗎?"

李秀娟愣住了。

有人看到了她的視頻?還覺得不錯?

她趕緊回復:"謝謝你的關注。生抽兩勺,老抽半勺,料酒一勺,冰糖五六顆就行了。"

很快,那個人又回復了:"謝謝阿姨!我晚上就試試。"

就這么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李秀娟心中燃起了一團火。

也許,她真的可以幫助別人。也許,她的手藝真的有價值。

當天晚上,她又偷偷拍了一個蒜蓉白菜的視頻。

這次她學聰明了,找了個光線更好的角度,說話也更加自然了一些。

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播放量:37。

雖然還是很少,但比昨天好了十倍!

更讓她驚喜的是,有人留言了:

"阿姨做菜真仔細,學到了!"

"這個白菜看起來就很香。"

"期待阿姨更多的視頻。"

李秀娟看著這些留言,眼眶有點濕潤。

多少年了,除了家人,還有誰這樣夸獎過她?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找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接下來的幾天,李秀娟開始認真研究其他美食博主的視頻。她發(fā)現(xiàn),成功的視頻都有幾個共同點:畫質清晰、解說清楚、步驟詳細、成品誘人。

她開始改進自己的拍攝技巧。買了個手機支架,學會了調節(jié)光線,練習說話的節(jié)奏和語調。

每天趁著兒女不在家,她就在廚房里對著手機練習。



"大家好,我是秀娟。今天教大家做一道家常菜......"

一開始她總是忘詞,說話也不自然。但練習多了,慢慢找到了感覺。

一周后,她發(fā)布了第五個視頻:酸辣土豆絲。

這次的視頻質量明顯提升了,畫面清晰,解說流暢,步驟詳細。

播放量很快突破了一百。

更重要的是,粉絲數(shù)從個位數(shù)增長到了47個。

李秀娟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47個人關注她!47個人想看她做菜!

但她不敢告訴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

因為她知道,一旦被發(fā)現(xiàn),等待她的將是鋪天蓋地的嘲笑和指責。

所以她必須小心翼翼,像做地下工作一樣。

每次拍視頻前,她都要確認兒女不在家。拍完后,立刻清理現(xiàn)場,刪除手機里的拍攝記錄。

有時候兒女突然回來,她就像做賊一樣趕緊收起手機,裝作什么都沒發(fā)生。

但她心里其實很興奮。因為她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把自己的手藝分享給更多的人。

那些陌生人的認可,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第三周,她的一個糖醋排骨視頻突然火了,播放量超過了一千,點贊也有幾十個。

評論區(qū)里,網(wǎng)友們紛紛夸獎:

"阿姨手藝真棒!"

"這個顏色看起來就很誘人。"

"按照阿姨的方法做了,家人都說好吃。"

"關注了,期待更多作品!"

李秀娟看著這些留言,心情激動得無法形容。

她終于明白,自己不是在瞎折騰,而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她的手藝,她的經(jīng)驗,可以幫助那些不會做菜的年輕人,可以讓更多家庭的餐桌更加豐富。

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是她在家庭主婦生涯中從未體驗過的。

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壓力。

因為她必須不斷產出新的內容,但又不能被家人發(fā)現(xiàn)。

每天的時間安排變得極其緊張。早上送兒女出門后,她要趕緊準備食材,拍攝視頻。中午他們回來吃飯前,她要把一切收拾干凈。下午繼續(xù)創(chuàng)作,晚上趁著他們看電視時偷偷剪輯上傳。

有時候為了拍一個完美的鏡頭,她要重復做好幾遍同一道菜。

家里的垃圾桶經(jīng)常裝滿被她拍廢了的食物,她只能半夜偷偷倒掉。

更困難的是,她要學會用手機剪輯軟件。

40歲的年紀,對這些新技術并不熟悉。但為了做出更好的視頻,她硬著頭皮學。

每天晚上,等兒女們都睡了,她就躲在被子里,對著手機屏幕學習剪輯技巧。

從最簡單的裁剪拼接,到添加字幕音樂,再到調色濾鏡,她一點一點摸索著。

經(jīng)常搞到深夜兩三點,第二天還要早起給全家做早餐。



但她樂在其中。因為每一個新學會的技能,都能讓她的視頻變得更好。

一個月后,她的粉絲數(shù)突破了500。

李秀娟激動得想要跳起來,但她只能在心里默默慶祝。

因為這個秘密,她一個人都不能說。

有時候看到兒女們無所事事地刷手機,她真想告訴他們:媽媽也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媽媽也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

但她不敢。

她知道,一旦說出來,等待她的將是什么。

那天晚上,張麗突然問她:"媽,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事瞞著我們?"

李秀娟心里一緊:"沒有啊,能有什么事?"

"我總覺得你最近有點不一樣,好像...好像更有精神了。"

張磊也附和道:"對,我也發(fā)現(xiàn)了。媽你最近心情挺好的,是不是有什么喜事?"

李秀娟強作鎮(zhèn)定:"沒有什么喜事,就是春天到了,心情好一點。"

"是嗎?"張麗狐疑地看著她。

那一刻,李秀娟真想告訴女兒,她確實很開心,因為她找到了人生的新意義。

但她只能把這份喜悅深深埋在心里。

02

轉眼到了4月底,李秀娟的抖音賬號已經(jīng)有了1200個粉絲。

這個數(shù)字對很多網(wǎng)紅來說微不足道,但對她來說,每一個關注都珍貴無比。

那天下午,她正在拍攝麻婆豆腐的制作過程。剛把豆腐切好,突然聽到門外有腳步聲。

是張麗回來了!

李秀娟慌了,趕緊關掉手機,把支架塞進柜子里。

"媽,我回來拿個東西。"張麗推門進來。

"哦,你拿吧。"李秀娟裝作若無其事地洗著豆腐。

張麗拿完東西正要走,突然停下腳步:"媽,你剛才在干什么?"

"做菜啊。"

"做菜用得著這么多燈嗎?"張麗指著廚房里開著的所有燈。

李秀娟這才意識到,為了拍攝效果,她把廚房所有的燈都開了,看起來確實有些異常。

"我...我覺得光線不夠好,切菜看不清楚。"她結結巴巴地解釋。

張麗疑惑地看了她一眼,沒再說什么就走了。



但從那以后,李秀娟明顯感覺到兒女們開始注意她的行為。

她不得不變得更加小心。

拍視頻時,她只開必要的燈光。聽到門外有動靜,立刻停止錄制。有時候一個視頻要分好幾次才能拍完。

這種提心吊膽的狀態(tài)讓她精神高度緊張,但也讓她更加珍惜這份小小的自由。

5月初,她的一個家常豆腐視頻突然爆火,播放量超過了2萬,點贊近千。

那天晚上,李秀娟躲在被子里看著不斷增長的數(shù)據(jù),激動得渾身顫抖。

2萬個人看過她做菜!近千個人給她點贊!

評論區(qū)里全是夸獎和感謝:

"阿姨太厲害了,這個豆腐嫩得像嬰兒皮膚一樣!"

"學會了,明天就做給老公吃。"

"阿姨能不能多分享一些家常菜?我是新手媽媽,正愁不知道給孩子做什么輔食呢。"

"關注阿姨很久了,每次都能學到東西。"

看到這些留言,李秀娟眼眶濕潤了。

原來,自己真的可以幫助這么多人。

原來,自己的價值不只是洗衣做飯帶孩子。

原來,40歲的她,還可以有新的開始。

但第二天早上,現(xiàn)實又把她拉了回來。

"媽,昨天那個豆腐是怎么做的?挺嫩的。"張磊吃早餐時隨口說道。

李秀娟心里一驚。昨天拍完視頻后,她習慣性地把豆腐做了出來當晚餐。沒想到兒子注意到了。

"就是普通做法,沒什么特別的。"她盡量平靜地回答。

"普通做法?那以前怎么沒做這么嫩過?"張麗也加入了討論。

李秀娟額頭冒汗:"可能是...可能是這次豆腐比較新鮮。"

張磊和張麗對視了一眼,沒再說什么。

但李秀娟知道,她們已經(jīng)開始懷疑了。

接下來的幾天,她明顯感覺到兒女們在觀察自己。

她更加小心翼翼,幾乎不敢在白天拍攝了。只能趁著深夜,在廚房里偷偷錄制一些簡單的制作過程。

但這樣的限制嚴重影響了視頻質量。夜晚光線不好,做菜的聲音又怕吵醒家人,她只能壓著嗓子小聲解說。

粉絲們開始留言:

"阿姨最近的視頻怎么這么暗?"

"感覺阿姨說話有點不自然,是生病了嗎?"

"阿姨,你的狀態(tài)不如以前了。"

看到這些留言,李秀娟心里很難受。

她想要做得更好,但現(xiàn)實條件不允許。

她想要告訴粉絲們真相,但又害怕失去這個唯一的精神寄托。

就在她進退兩難的時候,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局面。

那是5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張建國難得回家了。

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吃飯,氣氛難得融洽。



"媽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張建國夸獎道,"這個魚香肉絲做得真不錯。"

李秀娟心里美滋滋的。這道魚香肉絲她在視頻里做過好幾次,技巧確實越來越熟練。

"爸,你是不知道,媽最近做菜確實有進步。"張麗說,"而且花樣也多了,經(jīng)常做一些以前沒做過的菜。"

張建國有些好奇:"是嗎?跟誰學的?"

"我也想知道呢。"張磊接話道,"媽最近確實有點不一樣,好像在學什么新東西。"

三雙眼睛同時看向李秀娟。

她的心跳開始加速。

"沒有...沒有學什么,就是平時看電視時注意一下。"她支支吾吾地說。

"看電視?"張建國笑了,"電視上的菜譜能學會?"

"就是...就是美食節(jié)目..."

"媽,你騙人。"張麗突然說道,"你最近根本不看電視,每天都抱著手機。而且經(jīng)常偷偷摸摸的,好像在做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

李秀娟的臉瞬間紅了。

"我沒有..."

"有!"張磊也說話了,"媽,你以為我們看不出來嗎?你最近經(jīng)常關著廚房門做菜,還開著所有的燈。有時候我們回來,你就像做賊一樣趕緊收拾東西。"

張建國皺起眉頭:"到底怎么回事?"

三個人都盯著李秀娟,等她給出解釋。

李秀娟的手在桌子下面緊緊握著,指甲都掐進了肉里。

她知道,瞞不下去了。

"我...我在網(wǎng)上發(fā)視頻。"她小聲說道。

"什么?"三個人異口同聲。

"我在抖音上發(fā)做菜的視頻。"李秀娟鼓起勇氣,大聲說了出來。

客廳里瞬間安靜下來。

幾秒鐘后,張磊第一個反應過來:"媽,你瘋了?"

"40歲的人了還想當網(wǎng)紅?"張麗也開始嘲諷,"你知道現(xiàn)在的網(wǎng)紅都是什么樣的嗎?年輕漂亮,能歌善舞。你一個中年婦女,能吸引誰?"

張建國的臉色也不好看:"胡鬧!像話嗎?我們家還要不要臉面了?"

李秀娟想要解釋:"我沒想當什么網(wǎng)紅,我只是想分享一下做菜的經(jīng)驗......"

"分享?"張磊冷笑,"媽,你清醒點好不好?網(wǎng)上教做菜的博主多了去了,人家都是專業(yè)的。你一個家庭主婦,憑什么跟人家比?"

"就是啊。"張麗附和道,"媽,你看看現(xiàn)在的網(wǎng)紅,哪個不是年輕貌美?你都40了,還想在網(wǎng)上出風頭?不嫌丟人嗎?"

張建國更是直接:"馬上停止這種無聊的行為!我們家不需要這種嘩眾取寵的東西。"

李秀娟的眼淚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可是...可是有人喜歡看我的視頻..."她弱弱地為自己辯護。

"喜歡?"張磊拿出手機,"媽,你的賬號叫什么?我去看看有多少人喜歡。"

李秀娟不敢說。



"不說是吧?那我自己找。"張磊開始在抖音上搜索。

幾分鐘后,他找到了"秀娟家的小廚房"。

"就這個吧?1200個粉絲?"張磊把手機屏幕展示給大家看,"媽,你看看人家那些美食博主,哪個不是幾十萬上百萬粉絲?你這1200個粉絲有什么好驕傲的?"

他隨手點開一個視頻,是李秀娟前幾天拍的紅燒排骨。

視頻里的李秀娟小心翼翼地解說著,生怕被家人聽到,聲音壓得很小。

"你看看這質量。"張磊毫不客氣地批評,"畫質模糊,聲音小得可憐,說話還結結巴巴的。媽,你覺得這樣的視頻會有人愛看?"

張麗也湊過來看:"確實很業(yè)余。媽,你看看人家專業(yè)博主的視頻,再看看你的,差距有多大你不知道嗎?"

李秀娟看著屏幕上自己笨拙的樣子,心里涌起巨大的羞愧感。

也許,兒女們說得對。

也許,她確實在做無用功。

也許,她確實不適合這件事。

"好了,不要再搞這些無聊的東西了。"張建國下了最后通牒,"老老實實在家做好一個母親和妻子的本分就行了。"

"就是,媽,你都這個年紀了,還追求什么虛幻的東西?"張麗說,"踏踏實實過日子不好嗎?"

張磊也補了一刀:"媽,網(wǎng)紅不是你這個年紀的人該想的。你還是專心給我們做飯洗衣服吧,這個才是你的專業(yè)。"

那天晚上,李秀娟一個人坐在陽臺上,看著手機里的抖音賬號。

1200個粉絲,對兒女們來說微不足道,但對她來說,這是兩個月來努力的全部成果。

那些留言和私信,是真實存在的認可和感謝。

那些網(wǎng)友,是真心喜歡她分享的內容。

為什么在家人眼里,這一切都變成了笑話?

她想要刪除賬號,結束這場鬧劇。

但手指停在刪除鍵上,怎么也按不下去。

因為她想起了那些留言:

"阿姨的視頻讓我學會了很多菜,謝謝您。"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阿姨的分享對我?guī)椭艽蟆?

"阿姨做菜很用心,每次看了都想給家人做好吃的。"

這些陌生人的認可,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價值感。

難道,這些都不重要嗎?

難道,她就應該放棄,繼續(xù)過那種沒有任何個人價值的生活嗎?

李秀娟坐在陽臺上,一直到深夜。

月光灑在她臉上,映照出她眼中的不甘和迷茫。

03

接下來的一周,李秀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她停止了更新視頻,每天機械地重復著做飯、洗衣、打掃的工作。

但她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很難回到從前的狀態(tài)了。

做菜的時候,她會不自覺地想:這道菜如果拍成視頻,應該怎么展示?

洗菜的時候,她會想:網(wǎng)友們問到的那個去農藥殘留的方法,我還沒有分享。

甚至連睡覺前,她都忍不住想要看看手機,看看粉絲們有沒有留言。

但她不敢。

因為家人還在監(jiān)督著她。

張磊和張麗經(jīng)常突然走進廚房,檢查她有沒有偷偷拍攝。

張建國雖然回外地工作了,但臨走前嚴厲警告她:"不要再做那些丟人現(xiàn)眼的事情。"

第三天晚上,李秀娟終于忍不住,趁著兒女們睡著后,偷偷打開了抖音。

私信里有99+條未讀消息。

她心里一緊,點開看。

"秀娟阿姨,你好久沒更新了,是生病了嗎?"

"阿姨,很擔心你,希望你一切都好。"

"阿姨,我按照你的方法做了糖醋排骨,全家都說好吃,謝謝你!"

"阿姨,你什么時候能繼續(xù)更新???我每天都在等你的視頻。"

"阿姨,我是一個剛結婚的小姑娘,不會做菜,你的視頻幫助了我很多。希望你不要放棄。"

看著這些留言,李秀娟的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原來,真的有人在關心她。

原來,真的有人需要她的分享。

原來,她做的事情真的有意義。

她想要回復這些留言,但又怕被家人發(fā)現(xiàn)。

糾結了很久,她還是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謝謝大家的關心,秀娟最近有點忙,過段時間會繼續(xù)更新的。"

發(fā)完這條動態(tài),她立刻關了手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第二天早上,張麗突然問她:"媽,你昨天晚上是不是又看手機了?"

李秀娟心里一跳:"沒有啊。"

"沒有?那你的黑眼圈是怎么來的?"

李秀娟下意識地摸了摸眼睛。昨晚確實睡得很晚。

"我...我可能睡得不太好。"

張麗狐疑地看著她:"媽,你不會還在想著那個什么抖音吧?"

"沒有,真的沒有。"

"最好是這樣。"張麗警告道,"媽,你要是再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和哥哥就沒收你的手機。"

李秀娟心里苦澀。連自己的成年兒女都在威脅她。

她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卑微了?

那天下午,李秀娟去菜市場買菜。

在蔬菜攤前,她聽到兩個年輕女人在聊天。

"你最近在看那個'巧手王姐'的視頻嗎?她教的菜真好吃。"

"看了看了,我昨天按照她的方法做了可樂雞翅,我老公說比餐廳的還香。"

"對吧,我也是跟著她學會了好幾道菜?,F(xiàn)在我婆婆都夸我手藝好了。"

聽到這些話,李秀娟心里五味雜陳。



那個巧手王姐,就是最初啟發(fā)她的博主?,F(xiàn)在人家已經(jīng)有上百萬粉絲了,而她的賬號卻被迫停止更新。

如果她堅持下去,是不是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是不是也能像王姐一樣,成為大家認可的美食分享者?

但現(xiàn)實卻是,她連繼續(xù)分享的權利都沒有。

回到家,李秀娟心情沉重地準備晚餐。

今天她做的是兒女們愛吃的糖醋里脊。

做菜的時候,她不自覺地想:如果拍成視頻,我會這樣開頭——"大家好,今天教大家做一道酸甜可口的糖醋里脊..."

她甚至在心里模擬著解說詞,想著怎樣才能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每一個步驟。

但這一切都只能在心里想想。

晚餐時,張磊夸獎道:"媽,這個糖醋里脊做得真好,你是跟誰學的?"

李秀娟苦笑:"沒跟誰學,就是自己琢磨的。"

"自己琢磨?"張麗有些驚訝,"媽,你最近做菜確實進步很多。要不是你之前搞那個什么抖音的事情,我還真以為你有天賦呢。"

聽到這話,李秀娟心里更加難受。

她確實有天賦,確實在進步。

但這些進步,在家人眼里卻成了不務正業(yè)的證據(jù)。

那天晚上,李秀娟又失眠了。

她躺在床上,想著這兩個月來的經(jīng)歷。

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來的漸入佳境,再到現(xiàn)在的被迫停止。

這就像一場夢,一場很美但又很短暫的夢。

也許,兒女們說得對。

也許,她確實應該認清現(xiàn)實,不要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也許,一個40歲的家庭主婦,就應該安分守己地過日子。

但心里總有一個聲音在反抗:為什么不可以?

為什么一個40歲的女人就不能有自己的夢想?

為什么她的價值只能體現(xiàn)在照顧家庭上?

為什么她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為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一點點價值?

這些問題在她腦海中反復回響,讓她徹夜難眠。

第二天是周末,張磊和張麗都在家。

李秀娟心情沮喪地做著家務,整個人都顯得無精打采。

"媽,你今天怎么了?"張麗注意到了她的異常。

"沒什么,可能有點累。"

"累什么累?你每天不就是做做飯打掃打掃衛(wèi)生嗎?"張磊毫不在意地說,"哪像我們,每天工作那么辛苦。"

聽到這話,李秀娟心里涌起一陣酸楚。

在兒女們眼里,她的勞動是不值一提的。

做飯、洗衣、打掃,這些在他們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不值得感謝,更不值得稱贊。

而當她想要通過其他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時,卻被嘲笑和阻止。

她突然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里的地位。

她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功能性的存在。

她的作用就是服務家庭,照顧家人,除此之外,她不應該有任何個人訴求。

這種認知讓她感到深深的絕望。

難道,她這輩子就只能這樣了嗎?

難道,她永遠不能為自己而活嗎?

那天下午,李秀娟獨自一人坐在陽臺上發(fā)呆。

鄰居家傳來孩子們玩耍的笑聲,樓下有人在練習廣場舞,遠處工地上傳來機器的轟鳴聲。

整個世界都在運轉,都在變化,只有她,被困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重復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她想到了那些網(wǎng)友的留言,想到了那些因為她的分享而學會做菜的年輕人,想到了那些感謝她的私信。

那些都是真實的,都是有意義的。

為什么她要因為家人的反對而放棄?

為什么她不能為了那些真正需要她的人而堅持?

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

是一個陌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阿姨,我是你的粉絲小雨??吹侥愫镁脹]更新了,很擔心你。我想告訴你,你的視頻真的幫助了我很多。我是一個新手媽媽,之前完全不會做菜,老公經(jīng)常在外面吃。自從看了你的視頻,我學會了很多家常菜,現(xiàn)在老公每天都愿意回家吃飯了。我們的關系也變好了很多。阿姨,你的分享真的很有價值,希望你不要放棄。如果有什么困難,你可以告訴我們,我們都會支持你的。"

看完這條短信,李秀娟的眼淚瞬間涌了出來。

原來,真的有人因為她的分享而改變了生活。

原來,她做的事情真的能夠幫助別人。

原來,她的存在真的有意義。

這一刻,她內心的天平開始傾斜。

家人的不理解固然讓她痛苦,但那些需要她的陌生人,那些因為她而受益的網(wǎng)友,同樣重要。

她為什么要為了少數(shù)人的反對,而放棄幫助多數(shù)人的機會?

她為什么要讓自己的生活只圍繞家庭轉,而不能為更廣闊的世界做一些貢獻?

這個想法一旦萌生,就像野草一樣瘋狂生長。

李秀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40歲,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中年危機的開始,但對她來說,也許是新生的開始。

她可以選擇繼續(xù)過那種沒有個人價值的生活,也可以選擇為自己而戰(zhàn)。

那天晚上,李秀娟做了一個決定。

她要繼續(xù)做下去。

不是為了成為什么網(wǎng)紅,不是為了證明什么,而是為了那些真正需要她的人,為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即使家人不理解,即使要承受更多的壓力,她也要堅持下去。

因為她相信,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價值的權利,包括一個40歲的家庭主婦。

04

李秀娟開始了更加隱秘的"雙重生活"。

白天,她是那個乖巧聽話的母親和妻子,按照家人的要求,不再提起抖音的事情。

但夜晚,當全家人都睡下后,她就變成了"秀娟家的小廚房"的主人。

她把拍攝時間改到了凌晨。

每天晚上11點后,她會躡手躡腳地走進廚房,關上門,用毛巾堵住門縫,防止光線泄露。

然后架起手機支架,開始她的深夜創(chuàng)作。

為了不發(fā)出聲音,她把所有能產生噪音的步驟都改了。

切菜時墊上厚厚的砧板墊,炒菜時用最小的火候,洗碗時一滴一滴地放水。

解說的時候,她更是壓低聲音,幾乎只有氣音。

有時候為了錄一個滿意的片段,她要重復十幾遍,直到找到既清晰又不會吵醒家人的音量。

這樣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極其艱苦。

光線不足,她只能用手機的閃光燈補光。

空間狹小,很多角度都拍不到。

時間緊張,必須在早上6點前收拾完所有痕跡。

但她咬牙堅持著。

因為每次發(fā)布視頻后收到的反饋,都讓她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阿姨終于回來了!好想你??!"

"阿姨的聲音怎么這么?。渴遣皇巧×??"

"不管怎樣,能看到阿姨的視頻就很開心了。"

看到這些留言,李秀娟心里涌起暖流。

雖然拍攝條件艱苦,但她的技巧在不斷進步。

為了在有限的條件下拍出更好的效果,她開始研究各種拍攝技巧。

如何在昏暗的光線下展現(xiàn)食材的色澤?

如何在不能大聲說話的情況下做好解說?

如何在狹小的空間里展現(xiàn)完整的操作過程?

每一個問題都需要她去摸索和實踐。

慢慢地,她的視頻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安靜、溫和、細致,就像深夜里一個朋友在輕聲分享秘密。

很多網(wǎng)友開始喜歡這種風格:

"阿姨的聲音好溫柔,聽了就覺得很治愈。"

"深夜看阿姨的視頻,感覺特別安心。"

"阿姨的視頻就像睡前故事一樣,讓人放松。"

李秀娟沒想到,被迫的低音量解說竟然意外地受到歡迎。

5月底,她的粉絲數(shù)突破了3000。

雖然增長速度不快,但每一個粉絲都很活躍,互動率很高。

李秀娟開始意識到,也許數(shù)量不是最重要的,質量才是。

她的粉絲雖然不多,但都是真正喜歡她內容的人,都是真正需要她分享的人。

這讓她更加堅定了繼續(xù)下去的決心。

但隨著更新頻率的恢復,家人的監(jiān)督也更加嚴密。

張磊和張麗開始輪流檢查她的手機。

"媽,把手機給我看看。"

"看什么?"

"看看你有沒有偷偷拍視頻。"

李秀娟只好把手機交給他們。

好在她早有準備,每次拍完視頻都會立即刪除拍攝記錄,只保留上傳后的成品。

而且她學會了使用云端存儲,把素材都保存在網(wǎng)盤里,手機上不留任何痕跡。

"看起來是沒有拍新的。"張磊檢查后說道。

"但是媽,你的抖音粉絲怎么又漲了?"張麗發(fā)現(xiàn)了問題。

李秀娟心里一緊,但表面鎮(zhèn)定:"可能是之前的視頻有人轉發(fā)了吧。"

"是嗎?"張麗狐疑地看著她,"那為什么最近的視頻日期是昨天?"

糟了!李秀娟忘記了發(fā)布時間會顯示。

"我...我只是把之前錄好的視頻發(fā)出來了。"她硬著頭皮解釋。

張磊和張麗對視了一眼,顯然不太相信。

"媽,你最好不要騙我們。"張磊警告道,"我們會一直盯著你的。"

從那以后,李秀娟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被監(jiān)視的犯人。

兒女們經(jīng)常突擊檢查她的手機,查看她的行蹤,甚至半夜起來看看她有沒有在廚房里偷偷拍攝。

這種高壓監(jiān)督讓她精神極度緊張,但也激發(fā)了她更強的斗志。

她開始使用各種反偵察手段。

用兩個手機,一個給家人檢查,一個專門用來拍攝。

在不同的時間點發(fā)布視頻,制造時間差。

甚至學會了修改視頻的拍攝時間,讓它看起來像是很久以前錄制的。

這場家庭內部的"貓鼠游戲"讓李秀娟身心俱疲,但也讓她變得更加成熟和堅韌。

她開始明白,自由是需要爭取的,價值是需要堅持的。

如果她輕易放棄,那些需要她的人怎么辦?

如果她向壓力屈服,她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

6月初,李秀娟的一個夜宵食譜視頻意外火了。

那是她在深夜錄制的一道簡單的蛋炒飯,因為拍攝時間的特殊性,整個視頻透出一種安靜溫馨的氛圍。

配上她輕聲細語的解說,讓很多深夜工作的人感到溫暖。

"這就是我想要的深夜食堂??!"

"阿姨的聲音太治愈了,聽得我想哭。"

"深夜看這個視頻,感覺就像媽媽在給我做夜宵。"

"阿姨,你知道嗎?你的視頻陪伴了很多像我一樣的加班狗。"

這個視頻的播放量很快突破了10萬,點贊也超過了5000。

李秀娟看著這些數(shù)據(jù)和留言,激動得整夜難眠。

原來,她無意中找到了自己的特色。

原來,深夜美食這個細分領域,正是她的優(yōu)勢所在。

原來,那些被生活壓力包圍的人們,正需要她這樣的溫暖陪伴。

這個發(fā)現(xiàn)讓她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她不需要成為那種光鮮亮麗的網(wǎng)紅,她只需要做好自己:一個在深夜為大家分享溫暖美食的普通阿姨。

從那以后,她開始專注于深夜美食的制作分享。

簡單易做的夜宵,加班時的快手菜,失眠時的安慰食物。

每一道菜都承載著她對那些疲憊生活的理解和關懷。

粉絲們也越來越喜歡她這種風格,留言中經(jīng)常能看到這樣的話:

"阿姨,下班回家看到你的視頻,瞬間覺得生活有了溫度。"

"工作再辛苦,想到回家還有阿姨的美食相伴,就覺得值得。"

"阿姨,你就像我們的網(wǎng)絡媽媽一樣,總是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

看到這些留言,李秀娟經(jīng)常會感動得落淚。

她終于明白,自己做的不只是分享美食,而是在傳遞溫暖,在治愈那些疲憊的心靈。

這種價值感是她在傳統(tǒng)的家庭角色中從未體驗過的。

原來,她不只是某個人的妻子或母親,她還可以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

原來,她的存在對這個世界來說,真的有特殊的意義。

這種認知讓她在面對家庭壓力時更加堅強。

當兒女們再次質疑她的行為時,她的內心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支撐。

因為她知道,在這個家庭之外,還有很多人需要她,認可她,感謝她。

她不只是為了自己在戰(zhàn)斗,她是為了所有那些需要溫暖的人在堅持。

05

6月中旬,李秀娟面臨了一個重大危機。

那天凌晨2點,她正在廚房里錄制一道簡單的茄子面條,突然聽到臥室傳來開門聲。

她心里一驚,立刻關掉手機,收起支架。

但來不及了。

張麗推開廚房門,看到了正在手忙腳亂收拾的母親。

"媽!你在干什么?"

李秀娟像被抓住的小偷一樣,臉瞬間通紅:"我...我睡不著,起來喝點水。"

"喝水?"張麗看了看灶臺上的鍋,還有散落在一邊的面條,"那這些是什么?"

"我...我有點餓,想吃點東西。"

"大半夜的吃面條?"張麗的聲音越來越高,"媽,你是不是又在拍視頻?"

李秀娟被當場抓住,再也無法否認。

"我...是的。"她垂著頭,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張麗氣得渾身發(fā)抖:"媽!你怎么能這樣騙我們?你明明答應了不再搞這些東西!"

她的聲音吵醒了張磊,也把還在臥室里的父親張建國驚醒了。

很快,全家人都聚集在了廚房里。

"怎么回事?"張建國黑著臉問道。

"爸,媽又在偷偷拍視頻!"張麗告狀道,"而且還騙我們說沒有!"

張建國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李秀娟,你想干什么?"

這是他第一次在家里直呼她的全名,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憤怒。

李秀娟站在廚房中央,面對著三個憤怒的家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無援。

"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想分享一些做菜的經(jīng)驗......"她小聲為自己辯護。

"分享?"張磊冷笑,"媽,你知道你現(xiàn)在像什么嗎?像個精神??!大半夜的不睡覺,偷偷摸摸在廚房里自言自語,拍一些沒人看的破視頻!"

"不是沒人看的......"李秀娟想要解釋。

"那有幾個人看?"張麗質問道,"媽,你看看你的粉絲數(shù),才3000多個!人家那些真正的網(wǎng)紅,隨便一個視頻就是幾十萬播放量。你這點可憐的關注度,值得你這樣偷偷摸摸嗎?"

張建國更是直接:"夠了!這種丟人現(xiàn)眼的事情,必須馬上停止!"

他走上前,一把奪過李秀娟手中的手機。

"從今天開始,你的手機我來保管。除了必要的通話,你不準再碰網(wǎng)絡。"

李秀娟慌了:"不行!你不能這樣!"

"我不能這樣?"張建國怒吼道,"我是這個家的主人!我有權管理自己的妻子!"

"可是那些粉絲還在等我更新......"

"粉絲?"張磊嘲諷道,"媽,你清醒點行不行?那3000個所謂的粉絲,有幾個是真人?有幾個真正關心你?你別太天真了好不好?"

李秀娟想要為那些真心關心她的網(wǎng)友辯護,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因為她知道,無論她說什么,家人都不會相信。

在他們眼里,網(wǎng)絡上的一切都是虛假的,那些溫暖的留言都是假的,那些感謝的私信都是假的,那些因為她的分享而受益的人都是假的。

只有眼前這個冰冷的現(xiàn)實是真的。

"好了,不要再說了。"張建國下了最后通牒,"從明天開始,你老老實實在家做家務。手機沒收,網(wǎng)絡斷掉,我看你還怎么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爸,這樣做是不是太過分了?"張麗有些猶豫。

"過分?"張建國瞪著她,"她一個40歲的女人,大半夜不睡覺,偷偷摸摸拍視頻,這正常嗎?這不過分?"

張磊也附和道:"對,媽這樣確實有問題。網(wǎng)癮這種東西,必須強制戒除。"

李秀娟聽著他們把自己的愛好和追求說成是"網(wǎng)癮",心里涌起巨大的悲哀。

她想要爭辯,但又覺得無力。

在這個家里,她的聲音永遠是最微弱的,她的想法永遠是最不重要的。

"媽,這樣對你也好。"張麗試圖安慰她,"你好好休息,把精力放在照顧家庭上,不是更有意義嗎?"

"就是啊,媽。"張磊說,"網(wǎng)上那些虛假的贊美有什么意義?還不如我們家人的支持重要。"

聽到這話,李秀娟苦笑了。

家人的支持?

從她開始拍視頻到現(xiàn)在,她從家人那里得到的只有嘲笑、反對和壓制。

哪里有什么支持?

反倒是那些素不相識的網(wǎng)友,給了她前所未有的認可和鼓勵。

但現(xiàn)在,連這最后的精神寄托也要被剝奪了。

那天晚上,李秀娟躺在床上,徹底失眠了。

沒有了手機,她甚至無法知道粉絲們有沒有留言,有沒有人在等她的更新。

她想象著那些經(jīng)常留言的網(wǎng)友,今晚會不會奇怪她為什么沒有按時更新?

她想象著那些習慣了看她深夜美食的加班族,會不會失望?

她想象著那些因為她的分享而學會做菜的新手,會不會覺得被拋棄了?

這些想象讓她心如刀絞。

她覺得自己不只是失去了一個愛好,更是背叛了那些真正需要她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李秀娟就像行尸走肉一般。

白天機械地做著家務,晚上早早上床,但每到深夜,生物鐘就會提醒她:該更新視頻了。

但她什么也做不了。

張建國把她的手機鎖在了自己的抽屜里,家里的網(wǎng)絡也被設置了密碼。

她就像被關在籠子里的鳥,失去了飛翔的能力。

更讓她難受的是家人的態(tài)度。

他們似乎很滿意現(xiàn)在的狀況,覺得她終于"正常"了。

"看,媽不拍那些破視頻后,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張麗對張磊說。

"是啊,之前總是神神秘秘的,現(xiàn)在終于安分了。"張磊回應。

聽到這些話,李秀娟心里更加絕望。

在家人眼里,她的低沉和沮喪,竟然被理解為"正常"和"安分"。

原來,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沒有個人追求、沒有獨立意識、完全圍繞家庭轉的李秀娟。

原來,她的快樂和充實,在他們看來是"不正常"的。

原來,她只有壓抑自己,才能換來家人的滿意。

這種認知讓她感到深深的寒意。

一周后,鄰居王阿姨來串門。

"秀娟,你最近怎么了?看起來沒精神。"

李秀娟勉強笑了笑:"沒什么,可能有點累。"

"累什么???你每天不就是在家做做家務嗎?"張麗插話道。

王阿姨有些好奇:"我前段時間聽人說,秀娟在網(wǎng)上拍視頻呢,挺有意思的。"

張磊立刻黑了臉:"王阿姨,那都是胡鬧。我媽已經(jīng)不搞那些東西了。"

"是嗎?"王阿姨有些遺憾,"我還想跟她學幾道菜呢。聽說她拍得挺好的。"

"好什么啊,就是亂拍。"張麗不屑地說,"王阿姨,你要學做菜,網(wǎng)上有的是專業(yè)的,干嘛看我媽那種業(yè)余的?"

王阿姨看了看臉色暗淡的李秀娟,似乎明白了什么,沒再多說。

等王阿姨走后,李秀娟一個人坐在陽臺上,心情更加沉重。

連鄰居都知道她在拍視頻,還想跟她學做菜,這說明她做的事情確實有價值。

但為什么最親近的人,卻最不理解她?

為什么外人都能看到她的努力,家人卻只看到她的"胡鬧"?

就在她最絕望的時候,轉機出現(xiàn)了。

半年后的某個周末,李秀娟正在廚房拍攝包餃子視頻。突然,一個陌生男子敲門進來,手里拿著一份合同和一張支票。

"李阿姨,我是某品牌的市場經(jīng)理,想和您談合作......"

兒女聽到動靜走了出來,看到支票上的數(shù)字時,臉色瞬間變了。

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

但這個數(shù)字背后隱藏的真相,遠比表面看起來更加震撼......

付費解鎖全篇
購買本篇
《購買須知》  支付遇到問題 提交反饋
相關推薦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