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內(nèi)容純屬虛構(gòu),所配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僅用于增強(qiáng)表現(xiàn)力。愿通過分享傳遞溫暖,共同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六十三歲的林淑芬站在女兒新買的三室兩廳里,望著落地窗外的城市夜景,心情五味雜陳。三個月前,女兒雨萱突然提出要她搬過來住,說是擔(dān)心她一個人在老房子里不安全。
"媽,您就別犟了,這里離小寶學(xué)校近,您幫忙接送,我們也能安心工作。"雨萱當(dāng)時說得很誠懇,眼中帶著淑芬久未見過的溫柔。
淑芬當(dāng)時心中一暖,以為女兒終于懂得孝順了。畢竟,自從老伴走后這兩年,她一個人守著那套老房子,日子過得確實有些清冷??扇缃褡×巳齻€月,她卻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這個家里,她究竟是客人,還是家人?
搬進(jìn)女兒家的第一周,淑芬還沉浸在天倫之樂的幻想中。她每天早起為全家準(zhǔn)備早餐,晚上輔導(dǎo)外孫小寶寫作業(yè),仿佛找回了年輕時操持家務(wù)的充實感。
"奶奶,您做的紅燒肉最香了!"小寶稚嫩的聲音總能讓淑芬心中一暖。這個七歲的小家伙是她的心頭肉,也是她留在這個家里的最大動力。
但很快,淑芬就感覺到了不協(xié)調(diào)。
第一次摩擦發(fā)生在第二周。淑芬按照自己的習(xí)慣,把客廳里的沙發(fā)套換成了她帶來的米黃色蕾絲款式,還在電視柜上擺了幾盆她精心養(yǎng)護(hù)的綠蘿。
"媽,這個沙發(fā)套...有點老氣了。"雨萱下班回來后,盯著沙發(fā)看了好久,眉頭微皺。
"哪里老氣了?這可是我親手縫的,純棉的,透氣又好洗。"淑芬有些不服氣。
"可是您看,這個顏色和我們家的整體裝修風(fēng)格不搭啊。"雨萱的語氣努力保持著耐心,"您看這些綠蘿,放在陽臺上會更好,客廳需要保持簡潔。"
淑芬沒有爭辯,默默地把沙發(fā)套換了回去,把綠蘿搬到了陽臺。她開始意識到,這里終究不是她的家。
女婿張明是個溫和的人,總是站在中間打圓場。"媽,您別往心里去,雨萱就是工作壓力大,說話直了點。"他私下里安慰淑芬。
"我知道的。"淑芬笑著點頭,心里卻泛起一陣酸楚。她不是不明白女兒的辛苦,雨萱在一家外企做市場總監(jiān),工作強(qiáng)度大,收入也高,這套價值三百多萬的房子就是她的努力成果。
可是,理解歸理解,心里的委屈卻是實實在在的。
第三周,淑芬在廚房里忙活晚餐,雨萱進(jìn)來倒水,順便掃了一眼灶臺。
"媽,您能不能別用鐵鍋了?這個不粘鍋很好用的。"
"鐵鍋炒菜香啊,營養(yǎng)也好。"
"可是鐵鍋重,您這個年紀(jì)了,小心閃了腰。而且,鐵鍋刷不干凈容易生銹。"
淑芬停下手中的動作,看著女兒:"你是嫌我做的菜不干凈?"
"沒有沒有,我不是那個意思。"雨萱連忙擺手,"我就是擔(dān)心您的身體。"
那一刻,廚房里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淑芬低頭繼續(xù)切菜,心中的委屈如潮水般涌上來。她在這個家里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說錯了,哪件事做錯了。
更讓她難受的是接下來發(fā)生的幾件事。
一天晚上,她聽到雨萱在房間里和張明爭論什么,聲音不大,但能聽出情緒不好。第二天早上,雨萱對她格外冷淡,連平時的早安都沒說。
"是不是因為我住在這里,給他們夫妻關(guān)系造成了壓力?"淑芬開始胡思亂想。
還有一次,她在客廳看電視,調(diào)到了戲曲頻道。小寶湊過來好奇地看了一會兒,問:"奶奶,這些人為什么唱歌這么奇怪?"
"這是京劇,是咱們國家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淑芬耐心地解釋。
雨萱聽到了,過來說:"小寶,你還有作業(yè)沒寫完呢,快去寫作業(yè)。"然后轉(zhuǎn)頭對淑芬說,"媽,您看電視的時候,能不能考慮一下小孩的需要?他應(yīng)該多接觸一些現(xiàn)代的東西。"
淑芬感覺自己像是被判了刑一樣。連看個電視都要被指手畫腳,她在這個家里到底算什么?
第五周的一個下午,淑芬在附近的菜市場買菜時遇到了老鄰居王阿姨。
"哎呀,老林!聽說你住到女兒家去了?真是好福氣啊!"王阿姨熱情地打招呼。
"是啊,雨萱非要我搬過去。"淑芬勉強(qiáng)笑笑。
"那可太好了!住大房子,有人照顧,多享福啊!"
淑芬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她能說什么呢?說自己在女兒家里如履薄冰?說自己覺得寄人籬下?這些話說出來,別人只會覺得她身在福中不知福。
回到家后,她站在鏡子前端詳自己。花白的頭發(fā),略顯佝僂的身形,眼角深深的皺紋。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真的老了。在女兒眼中,她可能已經(jīng)是一個需要被照顧、但同時也會給生活帶來不便的老人了。
第六周,矛盾終于爆發(fā)了。
那天雨萱加班很晚才回來,看到淑芬已經(jīng)把晚餐熱了兩遍,桌上擺著四菜一湯。
"媽,您以后別等我們了,先吃就行。"雨萱疲憊地說。
"一家人當(dāng)然要一起吃飯了,這叫什么話?"淑芬有些不高興。
"可是我們工作不規(guī)律,您這樣等著,飯菜都涼了。"
"涼了我再熱就是了,有什么關(guān)系?"
"媽,您能不能理解一下我們的處境?我們每天工作已經(jīng)很累了,回來還要顧慮這些..."
"顧慮什么?顧慮我這個老太婆礙手礙腳嗎?"淑芬的聲音提高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嫌我做的飯不好吃?還是嫌我這個人多余?"
雨萱愣住了,她沒想到母親會這么激動。張明連忙過來打圓場:"媽,您別激動,雨萱就是工作壓力大,說話急了點。"
那一刻,淑芬看到女兒眼中閃過一絲厭煩的神色,雖然很快就被掩飾了過去,但她還是捕捉到了。
她忽然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里,真的成了負(fù)擔(dān)。
第七周,淑芬開始刻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她不再主動做晚餐,不再整理客廳,不再對家里的安排提出任何建議。她像一個透明人一樣生活著,只在照顧小寶的時候才稍微活躍一些。
雨萱似乎很滿意這樣的安排,家里的氣氛也確實和諧了許多。
但淑芬的心里卻越來越空虛。她開始懷念自己的老房子,那里雖然清冷,但至少是她的地盤。她可以隨意擺放物品,可以大聲看戲曲節(jié)目,可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活。
第八周的一個周末,雨萱提議全家一起去商場購物。淑芬本來挺高興,覺得這是一個增進(jìn)親情的機(jī)會。
在商場里,小寶看中了一套變形金剛玩具,但價格不便宜,要六百多塊。
"小寶,這個太貴了,咱們買別的好不好?"張明有些為難。
"可是我真的很喜歡,同學(xué)們都有。"小寶撅著嘴。
淑芬心疼外孫,從包里掏出錢:"奶奶給你買。"
"媽,您別慣著他。"雨萱攔住了她,"小孩子不能什么都買,要讓他知道節(jié)儉。"
"就一個玩具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東西。"淑芬不解。
"六百塊錢不是小數(shù)目,而且這種玩具玩幾天就不新鮮了。"
"六百塊錢算什么?我這把老骨頭還值不了一個玩具錢嗎?"淑芬的語氣有些沖。
雨萱的臉色變了:"媽,您這話說的...我們不是嫌錢多,而是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淑芬感到很丟臉。最后,她還是給小寶買了那套玩具,但回家的路上,一家人都很沉默。
第九周,淑芬決定找個機(jī)會和女兒好好談?wù)?。她選了個雨萱心情比較好的晚上,主動走進(jìn)她的房間。
"雨萱,我想和你說說話。"
雨萱抬頭看她:"什么事,媽?"
"我是不是...真的給你們添麻煩了?"淑芬的聲音有些顫抖。
雨萱愣了一下,然后搖頭:"沒有啊,媽,您想多了。"
"那為什么我覺得自己在這個家里像個外人?"
雨萱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媽,您剛搬過來,大家需要一個磨合期。您想想,我們一家三口已經(jīng)生活了這么多年,突然多一個人,生活習(xí)慣肯定會有沖突。"
"那你的意思是,我應(yīng)該完全按照你們的習(xí)慣來?"
"不是的,是大家互相適應(yīng)。"
但淑芬聽出了弦外之音 - 主要還是她要適應(yīng)這個家,而不是這個家適應(yīng)她。
第十周,淑芬開始認(rèn)真考慮搬回老房子的事。她悄悄打電話給房東,詢問老房子的情況。房東說房子一直空著,隨時可以搬回去。
第十一周,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雨萱。
"搬回去?為什么?"雨萱很意外。
"我覺得...我在這里不太合適。"
"媽,您是不是因為上次商場的事還在生氣?"
"不是的,我就是覺得,也許我們各自生活會更好一些。"
雨萱思考了一下,然后說:"媽,您再考慮考慮吧。小寶很舍不得您的。"
她沒有說自己舍不得,只是說小寶舍不得。這個細(xì)節(jié)深深刺痛了淑芬的心。
第十二周的某天下午,淑芬接到老鄰居的電話,說老房子那邊的水管壞了,物業(yè)找不到她本人,想確認(rèn)一下維修費用的事。她匆忙趕了過去,處理了一下午的事情。
回到女兒家時,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了。她聽到廚房里傳來做飯的聲音,心想雨萱竟然自己在做晚餐。
她正要進(jìn)廚房幫忙,忽然聽到雨萱的手機(jī)響了。
"喂,娟子?"雨萱接起電話,聲音聽起來很放松,和平時在淑芬面前的緊張感完全不同。
淑芬停下腳步,站在廚房門外。她本來想直接進(jìn)去的,但聽到女兒輕松的語調(diào),不由得停頓了一下。也許是女兒很久沒有這么放松過了,她不想打擾。
"對啊,我媽今天下午出去了,家里清凈多了......"
這句話如一道雷電擊中了淑芬。她僵立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間凝固了。
"你不知道,這三個月過得有多累......"
淑芬的手開始顫抖,她想離開,卻發(fā)現(xiàn)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她知道不應(yīng)該偷聽,但身體卻不受控制地站在那里。
女兒接下來要說什么?她真的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