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盛裝以待,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將于9月3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包括約70分鐘的盛大閱兵。
閱兵,軍威的展示,國威的體現(xiàn)。從1949年至今,我國已先后舉行20次閱兵,其中最多的是以國慶為主題的閱兵。
從1949年到1959年,每年10月1日都舉行國慶閱兵。此后,連續(xù)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時,恢復了國慶閱兵。1999年、2009年、2019年,分別舉行了國慶50周年、60周年、70周年閱兵。
1981年,我軍在華北地區(qū)舉行戰(zhàn)略性戰(zhàn)役演習。演習結束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2009年,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大閱兵在青島附近的黃海海域展開。
2015年,我國首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為主題舉行閱兵。此后,2017年,還舉行了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2018年,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舉行海上閱兵。
今天,回首這20次閱兵,每一次都令人心潮澎湃,每一個高燃瞬間都足以成為記憶的經(jīng)典。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
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按閱兵式、分列式的程序組織閱兵。閱兵式在靜態(tài)下舉行,受閱部隊以天安門城樓為中心,按序列在東、西長安街列隊,接受朱德總司令的檢閱。分列式在行進中舉行,受閱部隊依次由東向西通過天安門城樓,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一閱兵路線延續(xù)至今。
受閱部隊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共1.64萬余人。受閱武器裝備有各種火炮119門,坦克、裝甲車152輛,汽車222輛,軍馬2344匹,飛機17架。受閱部隊裝備主要是繳獲的雜牌武器。
1950年:國慶1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共24209人,受閱武器為各種火炮88門,坦克、自行火炮80輛,汽車178輛、軍馬2899匹、飛機28架。閱兵分列式以空軍學校和海軍學校的學員為先導,依次為步兵、炮兵、戰(zhàn)車摩托化步兵和騎兵部隊,空軍空中梯隊的各種戰(zhàn)機在步兵進入天安門廣場時臨空,形成了立體閱兵的場面。
1951年:國慶2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共13348人。受閱武器為各種火炮128門,坦克、自行火炮80輛,汽車192輛、軍馬1104匹、飛機148架。走在受閱部隊最前面的是軍事學院的學員,接著是高級步兵學校、戰(zhàn)車學校、炮兵學校、海軍學校、航空學校的學員。然后是傘兵部隊、步兵部隊、民兵大隊、騎兵部隊,最后是炮兵部隊、摩托化步兵、裝甲兵。當重型坦克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空軍的各式戰(zhàn)機一批批凌空而過,把閱兵推向了高潮。
1952年:國慶3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共組成57個地面方隊、9個空中梯隊,共11300人。受閱武器裝備為各種火炮112門,坦克、自行火炮99輛,裝甲車16輛、汽車156輛、三輪摩托車160輛,軍馬1104匹,飛機153架。
1953年:國慶4周年閱兵
受閱地面方隊48個,共10038人。受閱武器為各種火炮144門,坦克、自行火炮67輛,汽車168輛、三輪摩托車165輛,軍馬770匹,飛機96架。
1954年:國慶5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包括地面方隊38個、4個空中梯隊,共10384人。受閱部隊由陸??罩T軍兵種編成,反映了人民解放軍的發(fā)展壯大。受閱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是蘇式的,包括M—43式120毫米迫擊炮、57毫米防坦克炮、T—34中型坦克、杜—4重型轟炸機、米格—15比斯殲擊機等,標志著我軍武器裝備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1955年:國慶6周年閱兵
閱兵共38個地面方隊,由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第4炮兵學校、南京工程兵學校、第1坦克學校、第10航空學校、大連海軍學校、青島海軍學校,63、66、69軍,炮兵第6、10、11、31師,坦克第1、2師,獨立坦克第1、2團,傘兵教導師組成,公安軍和空軍空中梯隊也參加了國慶閱兵。受閱部隊共10344人。
1956年:國慶7周年閱兵
共有11929人接受檢閱。分列式在雨中舉行,閱兵的順序是軍事學院、石家莊步兵學校、西安炮兵學校、南京工程兵學校、第1坦克學校、第5航空預備學校、第5海軍學校,第24、63、65、66、69軍,炮兵第2、10、14、32師,坦克第1師,機械化師、傘兵教導師,防空高炮第100團、防空高炮第10師等部隊,相繼通過了天安門廣場。這次閱兵,國產(chǎn)武器裝備已占很大比例。
1957年:國慶8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共組成29個地面方隊,其中院校方隊7個,水兵、公安軍、摩托車、傘兵方隊各1個,步兵方隊6個,炮兵方隊8個,坦克方隊4個,共7064人,受閱武器為坦克266輛、火炮112門、飛機81架,最新式的101高射炮、122加農(nóng)炮、152加農(nóng)榴彈炮參加了閱兵。
1958年:國慶9周年閱兵
閱兵中,軍事學院、步兵學校、炮兵學校、工程兵學校、坦克兵學校、航空兵學校和海軍學校的方隊依次進入天安門廣場,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這次閱兵,共組成29個地面方隊,其中院校方隊7個,水兵、公安軍、摩托車、傘兵方隊各1個,步兵方隊6個,炮兵方隊8個,坦克方隊4個,飛機93架。
1959年:國慶10周年閱兵
受閱部隊由11018人組成15個徒步方隊、14個車輛方隊和6個空中梯隊。這次閱兵取消了騎兵、三輪摩托車和100毫米以下的地炮、高炮方隊。
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實現(xiàn)國產(chǎn)化。其中,7個炮兵方隊的火炮中有6種為國產(chǎn),殲-5飛機、59式中型坦克、CY—100和NCY—152式自行火炮也都是國產(chǎn)的。
1981年:華北大閱兵
1981年秋,一場規(guī)??涨暗拇笱萘曉谌A北大地拉開帷幕。這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按現(xiàn)代戰(zhàn)爭要求組織的諸軍兵種合同軍事演習。
演習結束后,鄧小平登上敞篷車檢閱演習部隊。面對征塵未洗的將士,鄧小平對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作出高度概括: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的革命軍隊。
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
1984年國慶閱兵,受閱部隊由10370人組成了46個方(梯)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空中梯隊4個。受閱武器裝備共28種,全部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其中19種是新裝備,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國防現(xiàn)代化的新水平。這次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后規(guī)模最大、裝備最好的一次,在國內(nèi)外引起強烈反響,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的國防力量和人民解放軍的精神風貌。
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
1999年國慶閱兵,參加國慶閱兵的地面方隊有17個徒步方隊、25個車輛方隊,空中梯隊上升到10個。這種結構的變化標志著人民解放軍武裝力量構成的優(yōu)化。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zhàn)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出現(xiàn)在受閱部隊中。
受閱的42種大型裝備中,新裝備占90%以上。這次閱兵與國慶35周年閱兵相比,科技含量增大,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主戰(zhàn)武器。
2009年:海軍成立60周年海上閱兵
2009年4月23日,慶祝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多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舉行。來自五大洲29個國家海軍代表團、14國海軍21艘艦艇,與中國海軍25艘艦艇、31架各型戰(zhàn)機云集黃海,舉行盛大海上分列式和閱兵式。
此次海上閱兵,展示的中國海軍艦艇和武器全部為國產(chǎn)裝備。從新一代國產(chǎn)驅(qū)逐艦,到新一代國產(chǎn)導彈護衛(wèi)艦,到新一代國產(chǎn)潛艇……集中展示了海軍裝備建設的新亮點。
2009年:國慶60周年閱兵
2009年國慶閱兵,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共56個方(梯)隊接受了檢閱。受閱部隊涵蓋了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和武警、民兵預備役等所有軍兵種部隊。
接受檢閱的52型、500多臺裝備,100%為我國自行研制,其中90%為首次亮相,標志著人民解放軍基本形成以新型主戰(zhàn)裝備為骨干,電子信息裝備和保障裝備相協(xié)調(diào),具有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化武器裝備體系。
2015年: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閱兵
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在北京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為主題舉行閱兵。
閱兵中,共有27個地面裝備方隊、40多種型號、500余臺裝備接受檢閱,所有裝備都是國產(chǎn)現(xiàn)役主戰(zhàn)裝備,其中84%是首次公開亮相。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分列式;首次組織抗戰(zhàn)老兵包括國民黨老兵參閱;首次編組英模部隊方隊受閱;首次按作戰(zhàn)體系編排裝備方隊;首次由將軍擔任領隊。
2017年:慶祝建軍90周年閱兵
2017年7月30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在朱日和聯(lián)合訓練基地隆重舉行。
12000名受閱官兵、600多臺受閱車輛裝備集結列陣,猶如鋼鐵長城巍然屹立。100多架戰(zhàn)機在6個機場整裝編隊。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以慶祝建軍節(jié)為主題的盛大閱兵,是野戰(zhàn)化、實戰(zhàn)化的沙場點兵。
鐵甲奔涌,戰(zhàn)鷹呼嘯。34個地面方隊和空中梯隊,組成陸上作戰(zhàn)群、信息作戰(zhàn)群、特種作戰(zhàn)群、防空反導作戰(zhàn)群、海上作戰(zhàn)群、空中作戰(zhàn)群、綜合保障群、反恐維穩(wěn)群、戰(zhàn)略打擊群9個作戰(zhàn)群,按作戰(zhàn)編組依次通過檢閱臺。
這次閱兵,受閱裝備近一半為首次亮相,集中體現(xiàn)了我國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的最新成就。殲-20首次以三機編隊的形式接受檢閱,這也是殲-20第一次以戰(zhàn)斗姿態(tài)展示在世人面前。
2018年:南海海上閱兵
2018年4月12日,中央軍委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閱兵。
人民海軍48艘戰(zhàn)艦鐵流澎湃,76架戰(zhàn)機振翅欲飛,10000余名官兵雄姿英發(fā)……這是新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海上閱兵,是新時代人民海軍的豪邁亮相。
受閱艦艇按作戰(zhàn)編組組成戰(zhàn)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zhàn)、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御、綜合保障等7個作戰(zhàn)群,以排山倒海之勢破浪駛來。受閱飛機組成艦載直升機、反潛巡邏作戰(zhàn)、預警指揮、遠海作戰(zhàn)、對海突擊、遠距支援掩護、制空作戰(zhàn)等10個空中梯隊,在受閱艦艇編隊上方凌空飛過。
這次海上閱兵,遼寧艦航母編隊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潛艇、水面艦艇、作戰(zhàn)飛機集中展示。
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余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游行歡慶共和國70華誕。
近15000名受閱官兵整齊列陣、英姿勃發(fā),580臺受閱裝備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也是共和國武裝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體亮相。
32個裝備方隊分為陸上作戰(zhàn)、海上作戰(zhàn)、防空反導、信息作戰(zhàn)、無人作戰(zhàn)、后裝保障、戰(zhàn)略打擊7個模塊,按照聯(lián)合作戰(zhàn)編成隆隆駛來,接受檢閱。這次受閱裝備全部為中國制造,40%為首次亮相。
極目新聞綜合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央視、解放軍畫報等報道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