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道德經(jīng)》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太乙真人,乃道教中至高無上的神仙真人,位列三清圣境,掌管天地造化之機。相傳此真人慈悲為懷,常以救苦救難為己任,曾多次下凡傳授妙法于有緣之人。
其中最為殊勝者,便是那傳說中的"起死回生咒",此咒一旦修成,能夠令枯木逢春,白骨生肉,死者重生。
然而,這樣的神通妙法,豈是尋常人能夠輕易習得?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玄機奧妙?為何歷代修真之士,寧可耗盡畢生精力,也要求得此法?
當天地陰陽二氣與人體精氣神相合之時,又會產(chǎn)生何等不可思議的造化之力?
話說唐朝開元年間,終南山中住著一位名叫孫思邈的道士。此人自幼聰穎過人,博覽群書,尤其對醫(yī)術(shù)和道法有著超乎常人的天賦。他雖然醫(yī)術(shù)高明,能治百病,但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面對那些已經(jīng)氣絕身亡的病人,他也只能嘆息搖頭,束手無策。
孫思邈常常想:既然道法無邊,神仙妙術(shù)能夠移山倒海,為何就不能讓死者復(fù)生呢?《道德經(jīng)》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道能生出萬物,為何不能讓已死的生命重新煥發(fā)生機?
帶著這樣的疑問,孫思邈開始了他的求道之路。他遍訪名山大川,尋找高人指點。有人告訴他,太白山上有位隱居的真人,道法高深;有人說華山絕頂藏有仙人洞府;還有人傳說昆侖山中住著王母娘娘的弟子。
孫思邈不辭辛苦,一一前往尋訪。在太白山上,他遇到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道,老道傳授給他一些養(yǎng)生之術(shù)和簡單的符咒;在華山頂上,他找到了一個古老的洞穴,洞中有前人留下的丹書鐵券;在昆侖山腳下,他救助了一只受傷的白鶴,白鶴臨飛時在他手心留下了幾個奇特的符號。
雖然每次都有所收獲,但孫思邈心中的疑問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答。直到有一天,一件奇特的事情改變了他的命運。
那是一個月圓之夜,孫思邈正在終南山的草庵中靜坐修煉。忽然聽到山下傳來陣陣哭聲,他趕忙下山查看。原來是一戶農(nóng)家,家中的小兒子突然暴病身亡,全家人正在為此痛哭不已。
孫思邈上前查看,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不過七八歲,面色青紫,四肢僵硬,確實已經(jīng)沒有了氣息。按照常理,人死不能復(fù)生,但看著這一家人的痛苦,孫思邈心中涌起強烈的慈悲之心。
"老天爺啊,"孫思邈在心中呼喚道,"如果真有神仙妙法,能夠救死扶傷,請您指點迷津,讓我能夠拯救這個無辜的孩子!"
就在這時,奇跡發(fā)生了。孫思邈忽然感到頭頂一陣清涼,仿佛有甘露灑下。他抬頭望去,只見夜空中出現(xiàn)了一團五彩祥云,云中隱約可見一位仙風道骨的真人,正慈祥地俯視著人間。
那位真人開口說道:"善哉善哉,汝有慈悲之心,感動上蒼。吾乃太乙救苦天尊座下太乙真人,今夜特來傳授汝起死回生之妙法。"
孫思邈大喜過望,連忙跪地叩拜:"弟子孫思邈,拜見真人!懇請真人傳授妙法,讓弟子能夠救助眾生!"
太乙真人點點頭,說道:"起死回生之術(shù),乃是逆天改命之法,不可輕傳。然汝既有濟世之心,又有宿世善緣,今夜便傳汝此法。但須知此法雖然神妙,卻也有其限制和代價。"
"真人請講,弟子愿意承擔一切!"孫思邈懇切地說道。
太乙真人緩緩說道:"天地之間,陰陽二氣循環(huán)不息,生死輪回自有定數(shù)。起死回生之法,實際上是借助天地陰陽之力,重新激發(fā)死者體內(nèi)殘留的一絲生機。但此法只能救治那些剛剛死去不久,魂魄尚未遠離的人。若是死去太久,魂已歸天,魄已入土,縱有神仙也無能為力。"
"另外,"真人繼續(xù)說道,"施展此法需要消耗施術(shù)者大量的精氣神,若非修為深厚,輕易使用反而會傷及自身。而且,每救一人,施術(shù)者的壽命都會相應(yīng)減少。這是天道平衡,不可違逆。"
孫思邈毫不猶豫地說道:"弟子明白!為了救助眾生,弟子愿意付出任何代價!"
太乙真人見他意志堅定,便開始傳授起死回生咒的口訣:"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萬劫,證吾神通。三界內(nèi)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yǎng)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wèi),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亡形。內(nèi)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xiàn),覆護真人!"
"此乃金光神咒,為起死回生術(shù)的基礎(chǔ)。"太乙真人解釋道,"修煉此咒,可以激發(fā)體內(nèi)的先天之炁,與天地陰陽二氣相合。"
接著,真人又傳授了具體的施法步驟:
"第一步,觀想自身化為太乙救苦天尊,頭戴九梁冠,身穿八卦衣,手持拂塵,足踏祥云。此為借神之力。"
"第二步,運轉(zhuǎn)周天真炁,將丹田中的先天元炁提升至泥丸宮,再從百會穴射出,形成一道金光,直達死者天靈蓋。"
"第三步,口誦起死回生真咒:'太乙救苦天尊,慈悲普度眾生。生死由天定,陰陽在我心。一炁化三清,萬法歸本元。急急如律令!'"
"第四步,以金光灌頂之法,將自身精炁源源不斷地輸入死者體內(nèi),同時觀想死者體內(nèi)的三魂七魄重新聚合,五臟六腑重新運轉(zhuǎn)。"
"第五步,待死者面色由青轉(zhuǎn)紅,四肢由硬變軟時,立即停止輸炁,改用推拿手法,按摩其心脈要穴,助其氣血運行。"
太乙真人傳授完這些秘法后,又叮囑道:"記住,此法只能用于救人,不可用于害人。而且每次施法后,都要靜養(yǎng)七七四十九日,讓自身元炁慢慢恢復(fù)。切不可急于求成,頻繁使用。"
孫思邈牢牢記住了真人的教誨,立即按照所學開始救治那個死去的孩子。他先觀想自己化身太乙救苦天尊,然后運轉(zhuǎn)周天真炁,將丹田中的元炁提升到頭頂,再從百會穴射出一道金光,直擊孩子的天靈蓋。
同時,他口中默念起死回生真咒,雙手掐訣,將自己的精神力量源源不斷地輸入孩子體內(nèi)。漸漸地,孩子青紫的面色開始轉(zhuǎn)紅,僵硬的四肢也開始變軟。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孩子忽然"哇"地一聲哭了出來,睜開了眼睛!全家人見狀大喜,紛紛跪地叩謝神仙顯靈。
然而,孫思邈此時卻已經(jīng)臉色蒼白,汗如雨下,顯然消耗極大。他勉強支撐著身體,對孩子的父母說道:"孩子已經(jīng)無礙,好好調(diào)養(yǎng)即可。記住,此事不可外傳,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說完,孫思邈便回到山上的草庵中,閉關(guān)靜養(yǎng)。這一養(yǎng)就是整整七七四十九天,直到元炁恢復(fù)才重新出關(guān)。
經(jīng)過這次施法,孫思邈深刻體會到了起死回生術(shù)的威力和代價。他明白,這樣的神通雖然能夠救人性命,但對施術(shù)者的要求極高,而且每次使用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正當他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一秘法時,太乙真人再次顯現(xiàn),這次不僅要傳授給他更加深層的修煉奧秘,更要告訴他一個關(guān)于長生不老丹藥的驚天秘密。
而這個秘密,竟然與起死回生術(sh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掌握了這個秘密的人,不僅能夠救死扶傷,更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