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有個說法,氣溫達到35度以上,電風扇就起不到降溫作用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背后的科學道理又是什么呢?
先上結論,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
電風扇能不能降溫,關鍵要看你所處環(huán)境的"濕球溫度"——也就是同時考慮溫度和濕度的綜合指標。
在除了桑拿天以外的濕熱環(huán)境下,即使超過35℃,風扇依然能通過加速汗液蒸發(fā)來幫我們散熱;但在干熱環(huán)境下,繼續(xù)使用風扇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要從人體散熱機制說起。
當環(huán)境溫度接近我們皮膚溫度(約33-35℃)時,汗液蒸發(fā)就成了我們最主要的散熱方式。風扇通過加速空氣流動,可以讓我們出的汗更快變成氣體蒸發(fā),而每蒸發(fā)1克汗液就能帶走約2.43千焦的熱量。
但這里有個關鍵點:如果空氣太干燥(比如在氣溫45℃但濕度只有15%的沙漠地區(qū)),用風扇吹風會讓我們失水過快造成脫水;如果空氣太潮濕(比如桑拿天),空氣里水分都飽和了,汗液又很難蒸發(fā)。所以,對健康成年人來說,在濕度適中的情況下,即使39℃時風扇仍有效;但對65歲以上老人,超過38℃風扇就沒什么用了。
說到老人要特別注意。加拿大一項研究發(fā)現,當室溫達到36℃時,老年人哪怕吹了3小時風扇,核心體溫都幾乎沒變化。這是因為老年人汗腺功能退化,出汗量可能只有年輕人的一半。所以高溫天里,再想省電也要記得開空調!
另外在我們使用風扇的時候,要注意方法得當:風扇和人要保持兩米的距離,要采用搖頭模式,并且要配合開窗通風。同時可以用濕毛巾擦身、多喝淡鹽水,輔助降溫。
最后提醒大家:2023年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的《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里指出,在極端高溫天氣下,不要依賴風扇作為主要的降溫設備,要么開空調、要么找個涼爽的場所避暑。
請把這個視頻,轉發(fā)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我是李旭,陪您解讀科學奧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