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特斯拉在洛杉磯好萊塢的圣塔莫尼卡大道(Santa Monica Boulevard)7001 號開出全新餐廳“Tesla Diner”,這條路正是著名的美國 66 號公路最西邊的尾端,這讓這間餐廳更多了一層意義。
雖然餐廳亮相大家都非常驚喜,但其實馬斯克早在 2018 年初就提過想開“充電站餐廳”。當然也和很多他過去說過的話一樣,大家都當他開玩笑,然后他就真給做了。
按特斯拉的介紹,餐廳設計采用的是“復古未來主義”的建筑風格,呈現出來仿佛飛碟或者宇宙飛船。餐廳有兩層,提供了超過 250 個坐席,有室內也有露臺區(qū)域,并且餐廳是 24 小時營業(yè)的,什么時候去都行。
同時餐廳建筑兩邊提供了兩塊巨型顯示屏,方便大家在用餐時看電影。兩塊屏幕都是 66 英尺(20 米出頭一點)對角線,大小幾乎接近了一塊標準的 IMAX 屏(對角線約 22 米),這種戶外影院的規(guī)格還是相當到位的。
顯示屏下方就是停車位加充電樁了——這才是 Tesla Diner 的“正經事”。這里共提供了 80 個 V4 超級充電樁,并且不限于特斯拉,只要是兼容北美充電標準(NACS)的電動車都可以用。
多說兩句:目前國內也在開始鋪 V4,不過主要強調的是安全,加上線纜長度增加到 3 米之類的友好設計。 之前 V2 和 V3 超充最高功率分別是 120 和 250 千瓦,而 V4 充乘用車能到 500 千瓦,如果是 Semi 商用卡車這種能到 1200 千瓦。不過得到 800V 以上會體現出快充優(yōu)勢,現在除了 Cybertruck 是 800V 車型,現款特斯拉乘用車還是 V3 的充電速度,要等下一代高壓電氣架構和電池包了。
80 個 V4 超充樁的配置,讓 Tesla Diner 成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超充站。特斯拉也提到遮陽板是太陽能的,能實現每年減少約 2660 萬磅(約 1.2 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不過這個數字非常大,也許是估算了給車的充電量換算成燃油車行駛所產生的排放?
這樣駕駛員可以一邊充電,一邊進店吃點東西,或者看會電影,體驗一下汽車影院的感覺——或者如果不想看大屏幕,也可以用特斯拉車內的中控屏看,音視頻都可以同步,下個 Tesla Diner app 就行。
而在 app 配合下,其實不用進店就能完成體驗,可以在車里點好餐,然后店員會送餐到車內,然后在車里吃就行(無獨有偶,剛過去的理想 i8 發(fā)布會及其它一些國內車企最近也開始在提車內吃飯的場景),似乎麥當勞“得來速”或者星巴克“沿街取”的體驗也一起涵蓋了。
當然用餐的部分就是典型的美式餐廳的那些菜式,不過還是有一些細節(jié),比如 Cybertruck 造型的餐點盒就很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至于人形機器人 Optimus 來提供服務,這更是第一次到這里來的同學肯定會掏出手機來拍全過程的。
餐廳還賣一些獨家周邊,比如特別款的 T 恤和帽子、“超充軟糖”(Supercharged Gummies),以及可能最值得擁有的機器人模型,它是基于 Optimus 第 2 代,按 1:10 的比例做的,由超過 40 個部件組成,關節(jié)點達到 20 個,是非常認真的模型。
這樣一站式就能完成車的充電 + 用餐 + 汽車影院的體驗,不僅方便,更重要的是大家有了一個和特斯拉更近距離的機會,在沉浸式得到一整套服務的過程里去感受特斯拉帶來的生活方式,而特斯拉也實現了和受眾的直接聯結。
可能唯一的問題在于……超充的速度,即便是 V3 的充電速度,基本上 15 分鐘就可以把車開走了,但吃個飯看個電影,怎么著時間也不會短。也因此 Tesla Diner 在開業(yè)后人滿為患,很多慕名而去的人發(fā)現根本排不進去(有新聞報道了要排隊 13 小時)。
多說兩句:Tesla Diner 是面向所有人的,和開不開車無關,都可以去吃飯去玩。 但如果要開車進去,得需要是電動車,油車是進不了的。特斯拉會建議油車停路邊或者附近的停車場,倒也是符合定位。
但至少這做了一次市場驗證,Tesla Diner 的選址是充電站密度較低、但人流較多的臨街區(qū)域,雖然長期效果還需要觀察,但至少目前來看是成功的。馬斯克表示這還只是個開始,未來這樣的整合充電、餐飲、娛樂的綜合餐廳會出現在更多城市。
話說回來,這多少也給國內相關企業(yè)或服務商打了個樣,至少是提供了一些參考。
其實車企也有類似的,像捷尼賽思餐廳和奔馳 Mercedes me Store 都做餐,蔚來 NIO House 也往往選址在城市繁華地段,但這些似乎都是產品展示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屬性更大一些。這些餐廳都偏高端,對大家來說并不是剛需,而類似的“品牌中心”會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看車”的壓力,限制了更多普通人主動走進去。
充電似乎是個更容易利用起來的場景,很多同學會在半夜出門找地方充電,但也要找個地方等著,時間長了甚至成了一種生活方式,認識幾個充電搭子都不奇怪。而這似乎是個中石化、中石油或者充電站服務商們可以去琢磨的事情,相比加油站都得有便利店,充電站其實更需要“殺時間”。
按 Tesla Diner 的邏輯,這會是一家位于城市里熱鬧的區(qū)域,周圍有自然客流,且面向所有人提供餐飲和娛樂服務的綜合空間,充電只是一個進入的理由,但又不是必要條件,它本身就可以成為社區(qū)的組成部分。
國內或許沒有哪家車企有類似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統治力,讓單一品牌做這件事能夠成立,或許幾家車企聯合做個餐飲品牌或者干脆服務商來做會比較順理成章。不過在國內,其實這些需求多少是被各家?guī)С潆姌兜纳虉龊汀耙雇斫洕苯o分攤了。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國內裝家用充電樁的用戶比例是遠高于美國的,按國家能源局去年公布過的數據,截止到 2024 年 9 月底,國內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總數是 1143.3 萬臺,其中公共充電設施 332.9 萬臺,私人充電設施 810.4 萬臺,后者占比超過 70%,更多人選擇在家充電。
而在美國,2023 年的數據是只有 0.9% 的房屋是“電車友好”(EV?friendly。2019 年這個數字更是只有 0.1%),絕大多數電車車主還是依賴公共充電樁充電,這或許是 Tesla Diner 在美國能做的原因,但在中國,估計不會那么容易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