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勘察加半島海域的8.8級地震,刷新了最近十年來最強地震紀錄。上一次比這更大的地震,還是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
那場地震達到了9.0級,給該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導(dǎo)致約15900人遇難,失蹤人口超過2000。甚至今年3月份的一項報道指出,即便已經(jīng)過了14年,仍然有超過24000人處在“避難狀態(tài)”。
如果人類遇上更加恐怖的地震,會怎么樣?
有一個說法,如果地球發(fā)生10級地震,整個地球的一半都有可能被撕裂,真的有這么恐怖嗎?
首先,咱們了解一下什么是震級。
所謂的震級,是一種衡量地震震源地震波能量的數(shù)據(jù),不同的科學家提出過不同的衡量標準,我們采用的則是其中的里氏震級。
里氏震級由美國地震學家里克特和古登堡共同制定,以距離震中100千米處之觀測點地震儀記錄到的最大水平位移為1微米的地震作為0級地震。震級每提升1.0級,則能量差了32倍。
在這個定義的基礎(chǔ)之上,科學家又對地震進行了劃分。其中,不到3級的地震屬于弱震,3到4.5級為有感地震,4.5到6級屬于中強震,6級到8級屬于強震,8級以上叫巨大地震。
不過,里氏震級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它會達到飽和,也就是說不適用于巨大的地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們又提出了衡量震級的幾種不同的標度,比如矩震級、面波震級等。而不同的標度,最終衡量出來的震級數(shù)據(jù)也有所不同。
以東日本大地震為例,我國是按照面波震級公布的,數(shù)值是8.6級;而美國則是以矩震級來公布的,那就是9.0級。
一般來說,最早的里氏震級基本上已經(jīng)不再使用了,但我們平時還會看到報道說,某個地震的震級是里氏幾點幾級,其實通常是面波震級。面波震級的好處是便于測量遠處的淺源地震震級,但在8.5級時也會出現(xiàn)飽和現(xiàn)象,這個時候我們也會借助矩震級來衡量。
所以,這一次俄羅斯8.8級地震,大家也不用困惑了,其實世界各國用的都是矩震級。
那么,人類經(jīng)歷過最巨大的地震,到底有多恐怖?
自古以來,咱們?nèi)祟惥驮诮?jīng)受地震的摧殘,但以前沒有科學手段,無法明確標記地震的強度。按照里氏震級的出現(xiàn)來算,人類有明確記錄的地震歷史也就只有差不多100年的時間。
人類有記錄以來,最強的一次地震,發(fā)生于1960年的智利,當時的地震最初被測定為8.9級,后來按照矩震級的標準修正到了9.5級!要知道,僅僅是這次地震的余震,就有3次超過8級,前后一個月內(nèi)7級以上的地震超過10次。
和這次俄羅斯地震一樣,當時的智利大地震也引發(fā)了海嘯,但比這一次要恐怖得多。據(jù)記載,即便是距離震中10000公里的遠處,都有記錄到10.7米高的海浪。和那一次相比,這次3米的海浪都顯得有點小兒科。
說到地震修正,這一次俄羅斯地震,也經(jīng)歷了不止一次的修正,這是很正常的。每一次地震,都需要幾個地震臺測出來的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來計算震級。但震中附近的地震臺,有的時候會因為震動過于劇烈而產(chǎn)生偏差,這就要后續(xù)參考較遠的臺站來測定,這就是修正工作的意義。
那么,我們這個地球,是否還會發(fā)生更加恐怖的地震,比如10級?
理論上說,這個擔憂是多余的。地震的震級與地震斷層的面積和滑動程度密切相關(guān),而要達到10級地震,斷層面需達到幾千公里長、幾百公里寬,并產(chǎn)生幾十米的滑移,這遠遠超過目前已知板塊斷裂的規(guī)模。
地球上并不存在如此巨大的活動斷層結(jié)構(gòu),因此科學界普遍認為,10級地震在自然條件下幾乎不可能發(fā)生,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對此也曾經(jīng)科普過。還有人推測,地震震級的上限,大概也只有9.7級。
除了斷層足夠大之外,應(yīng)力的積累也很重要。地震其實就是地球板塊運動過程中,多年積累的應(yīng)力集中釋放能量的表現(xiàn)。當初的智利大地震,是南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相互積累了幾百年的應(yīng)力后釋放,才造成這么大的破壞的。想要發(fā)生10級地震,積累的時間恐怕要上千年。
還有科學家認為,就算真的有這么巨大的能量造成10級地震,其產(chǎn)生的震動強度可能也只是和9級地震差不多,只不過以延長時間的方式釋放多余的能量,沒準足足震動30分鐘!
另外,10級地震的波及范圍也會更廣。要知道,當年的智利大地震,已經(jīng)讓整個南美洲都為之震動。按照里氏震級的概念,10級地震的能量是9.5級的5倍以上,其影響范圍可想而知。
而且,對于巨大地震來說,哪怕是0.1級的提升,涉及的能量也是非常巨大的。比如5級和5.1級之間,與9級和9.1級地震之間一樣,能量相差的倍數(shù)一致。但5級地震的能量只有9級地震的1/100萬,它提升到5.1級需要的能量,也是9級提升到9.1級能量的上百萬分之一。
也就是說,10級地震看似和9.5級只差了0.5級,但能量的差別簡直就是天上地下,沒有辦法相提并論。地球的板塊之間想要積累這么驚人的能量,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除了地震本身之外,就像這幾次地震一樣,后續(xù)的海嘯所帶來的危害可能會更大。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地球上發(fā)生10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只有一個,那就是來自地球以外。比如66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直徑達到了10公里,它撞擊地球時給地球造成的震動規(guī)模,甚至可能超過了10級。
但話說回來,即便是小行星,目前也不太可能給人類帶來這么大的威脅,因為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至少100年內(nèi),還沒有哪顆巨大的小行星有撞擊地球的傾向。而且,當年地球也沒有被撕裂成兩半,可見10級地震能撕裂半個地球的說法也屬于夸張。
當然了,9級地震已經(jīng)足夠恐怖,一旦爆發(fā),也足以帶來成千上萬人遇難的巨大損失。而且,地震的破壞不僅和震級有關(guān),很多震級看起來不大的地震,造成的傷亡同樣非常驚人。
總之,雖然我們對10級地震不需要擔心,但對其他地震也不能掉以輕心。人類的科技還不足以抵御地震,甚至連預(yù)測地震也很難。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依然非常脆弱。
我們應(yīng)該慶幸十級地震不會發(fā)生,否則人類的生存恐怕還要更加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