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推免的舞臺上,近年來頻繁上演著推免生集體“放鴿子”的戲碼,這讓導師們一夜之間仿佛變成了“空巢老人”,滿心期待化為泡影。
以復旦大學為例,為了應對這一亂象,已將爽約學生的名單掛網(wǎng)公示。要知道,名字一旦上墻,這就如同被貼上了難以撕下的標簽,在未來三年的學術道路上,他們將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想要翻身談何容易。
去年9月,北京大學某實驗室精心篩選,向五名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出了寶貴的offer。在導師們的設想中,這些學生將會成為實驗室未來科研的新生力量,為學術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報到那天的場景卻讓導師們當場傻眼。偌大的實驗室里,原本預計的五張新面孔,最后僅僅來了一人。其余四個“坑”空空蕩蕩,仿佛在無聲訴說著這場招生的失敗。
而學生小趙更是這一亂象的典型代表。他憑借自身的優(yōu)秀條件,手握六個高校的預錄取資格。在眾多選擇面前,他最終選擇了清華大學。這原本無可厚非,追求更好的平臺是人之常情。但他的這一選擇,卻讓其余五所高校的導師們措手不及,那五個精心預留的“坑”瞬間空了出來,打亂了學校和導師的招生計劃。
其實,這并非是個別人的偶然行為,而是推免季里司空見慣的日?,F(xiàn)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怕吃虧。在競爭激烈的推免環(huán)境中,每一個機會都來之不易。他們擔心自己過早確定選擇,會錯過更好的院校和專業(yè),于是便廣撒網(wǎng),盡可能多地獲取預錄取資格,以便在最后時刻做出最有利的決策。
而導師們同樣心懷擔憂。他們深知招生名額有限,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招不到合適的學生,不僅會影響實驗室的科研進度,還可能影響到未來的項目申請和學術發(fā)展。為了確保能夠招到足夠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也只能多發(fā)offer,增加保險系數(shù)。這種雙方都拼命加保險的行為,最終形成了一個互相放鴿子的惡性循環(huán)。
但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于學生。高校自身在招生過程中也存在超發(fā)offer的問題。部分高校擔心招不滿學生,于是采取“撒網(wǎng)式”的招生策略,向大量學生發(fā)出預錄取通知。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招滿學生的概率,但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尊重和承諾。
當大量學生同時收到多所高校的offer時,就會陷入選擇的困境,從而增加了放鴿子的可能性。這種行為最終也反噬了高校自身,導致招生秩序混亂,信任度下降。
從更深層次來看,現(xiàn)行的推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把雙方都逼成了賭徒。學生和導師都在這場招生博弈中小心翼翼,誰都不敢先停手。學生害怕放棄一個機會就會失去所有,導師害怕少發(fā)一個offer就會錯過優(yōu)秀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打破這個僵局,需要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
學校方面,應該對offer制度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梢悦鞔_規(guī)定,學生一旦接受offer,需在48小時內(nèi)鎖定檔案,以確保雙方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確定性。同時,對于違約的學生,要進行直接公示。這樣做不僅可以約束學生的行為,也能維護招生的公平性和嚴肅性。
而學生們也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不要過于貪心。在眾多的預錄取資格中,最多保留兩個備胎即可。畢竟,選擇導師并不是像搶車位那樣簡單,而是要尋找未來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科研隊友。導師將在學術上給予指導,在生活中給予關懷,是學生科研道路上的重要伙伴。如果把誠信當作籌碼,隨意違約,最終可能會失去他人的信任。一旦在這場信任博弈中輸了,沒有人會替你兜底。
推免制度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學生和導師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學校要優(yōu)化招生制度,學生要堅守誠信原則,導師要合理規(guī)劃招生。只有這樣,才能讓推免季回歸到有序、公平、誠信的軌道上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術平臺,讓每一位導師都能招到優(yōu)秀的學生,共同推動學術研究的進步和發(fā)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