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亞洲杯成績出爐,日本男籃慘遭淘汰后,外界分析淘汰原因,認為和他們的主力缺席有一定關(guān)系,相比于日本男籃,中國球迷更關(guān)注的還是即將開始的中韓男籃對決。
如今的日本男籃是個什么水平?中國男籃呢?
今年的亞洲杯比賽日本男籃被淘汰后,渡邊雄太因為身體狀況不佳、河村勇輝因為專注夏季聯(lián)賽,沒能參加亞洲杯的隱情被扒。
主教練湯姆·霍瓦斯這次沒能安排全主力陣容,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保護球員,就像比江島慎這樣的球員,他在亞冠決賽中表現(xiàn)出色,沒參加亞洲杯主要是為了休整。
除了這些,還有其它重要原因,讓日本男籃在亞洲杯出局,尤其是八村塁和主教練霍瓦斯之間的矛盾公開化,讓他長期缺席國家隊。
還有日本男籃這些年把奧運、世界杯作為戰(zhàn)略重心,對亞洲級別的賽事重視程度有限,就像在2023年的杭州亞運會上,日本隊幾乎派出全替補陣容,這里面只有1位球員參加過世界杯。
今年的亞洲杯上,日本隊又暴露出陣容方面的短板,比較值得關(guān)注的,就是亞洲杯階段他們只帶兩名后衛(wèi),富堅勇樹還在訓(xùn)練營前半段幾乎沒有參與合練。
還有場均得分不足2分的川真田紘也、約翰·哈珀也被選入日本男籃名單中,為日本男籃對戰(zhàn)強敵黎巴嫩男籃增加很多不確定因素。
日本男籃隊伍中,參賽的歸化球員霍金森(26分23板),和其他球員配合有限,沒能發(fā)揮出真正的水平。
小組賽對陣伊朗時,日本男籃三分命中率僅22.2%(半場數(shù)據(jù)),關(guān)鍵球員富永啟生,進攻端也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讓日本男籃沒能掌控對自己有利的攻防結(jié)構(gòu)。
和日本男籃實力差距不大的中國男籃,這次卻擠進八強席位,即將迎戰(zhàn)韓國隊,除了這兩個球隊,八強名單里還有澳大利亞隊、新西蘭隊、伊朗隊、中國臺北隊、菲律賓隊、黎巴嫩隊。
這里面算得上強隊的,有新西蘭隊、菲律賓隊、伊朗隊、澳大利亞隊、韓國隊和中國隊,于是接下來中國隊和韓國隊的比賽,誰勝誰負是存在一定懸念的。
如今的中國男籃已經(jīng)逐漸改掉依賴高大中鋒、低位單打的傳統(tǒng)打法,也不再拘泥于陣地戰(zhàn)和內(nèi)線強鑿,更強調(diào)防守反擊,1-5擋拆和無球跑動體系。
中國男籃在賽場上大量使用上線掩護,進攻節(jié)奏得到明顯加快,尤其是這兩年,中國男籃的進步還是比較明顯的。
過去中國男籃外線投射不足、后衛(wèi)創(chuàng)造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在得到改善。
像趙睿、胡明軒、程帥澎、廖三寧這些后衛(wèi),不光具備較強的突破能力,還能在關(guān)鍵時刻命中空位三分,發(fā)揮著不小的作用。
但中國男籃和臺北、日本、韓國等亞洲對手相比,對歸化球員的重視程度有限,青訓(xùn)體系存在重戰(zhàn)術(shù)輕基本功的問題需要得到解決。
如今中國男籃還正處于新老交替的關(guān)鍵階段,需要進一步的調(diào)整,但這次對戰(zhàn)韓國男籃勝算是比較大的。
中國男籃胡金秋、余嘉豪組合,可壓制韓國禁區(qū),在小組賽上和韓國隊相比,就能實現(xiàn)場均籃板47比34.7整體是占優(yōu)勢的。
郭士強還有針對性地部署了“鎖死外線”的戰(zhàn)術(shù),讓程帥澎、趙睿貼身防守韓國射手。
但中國面對快速傳導(dǎo)球和無球跑動時,外線防守易出現(xiàn)漏人,趙睿、朱俊龍等防守尖兵需全程貼身限制韓國核心射手,否則可能重蹈2022年亞洲杯外線失守覆轍(81-93負韓國)。
這樣的情況下,韓國隊核心前鋒呂俊錫因傷缺席,他們的輪換僅有8個人,體能存在很大隱患,三分球命中率還存在一些波動(從57.9%下降到21.1%)。
中韓男籃近6次交手中,中國男籃取得過4勝2負的戰(zhàn)績,2022年亞洲杯因為陣容不整失利,但2023年的亞運會上,中國男籃就以84比70晉級的成績晉級4強。
2015年的亞錦賽上,中國男籃還曾上演過落后20分的大逆轉(zhuǎn),這樣的中國男籃得勝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因為今年中國男籃以小組第一直接晉級八強,比其它隊伍多休息兩天,能保持充沛的體力參加比賽。
可韓國隊需要打附加賽,他們連續(xù)作戰(zhàn)就有可能影響狀態(tài)。
中韓男籃正式對決前,中國隊還全場觀看了韓國隊對陣黎巴嫩隊的比賽,對韓國男籃的基本戰(zhàn)術(shù)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
但韓國隊能像對陣黎巴嫩單場22記三分,也就是三分爆發(fā)的情況下,再遇到中國男籃失誤增加,他們還是有希望取得比賽勝利的。
而中國男籃能在這場比賽中戰(zhàn)勝韓國,就意味著半決賽還要迎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他們將面臨怎樣的對手,還要看新一輪的比賽結(jié)果。
除了中國男籃、韓國男籃這個兩個即將對決的球隊,一同被分在上半?yún)^(qū)的,還有新西蘭對陣黎巴嫩這組比賽,最終取得勝利的一方才有機會參加更激烈的競爭。
這場比賽中,中國男籃還能延續(xù)小組賽限制對手場均62分防守強度,他們就有希望時隔10年重返亞洲杯四強,這對中國男籃是比較重要的。
過去中國男籃總共獲得過16次亞洲杯冠軍,是賽事歷史上奪冠次數(shù)最多的球隊,遠超第二名的韓國男籃8次,這些年中國男籃的成績有波動,但男籃亞洲杯的國際地位還是在的。
因為過去男籃亞洲杯冠軍,可以直接獲得奧運會資格,中國男籃在1975年到2015年實現(xiàn)兩次五連冠、一次四連冠時,就成功奠定自身在亞洲的地位。
2011年和2019年的決賽,還被FIBA官方評為2000年以來最精彩的6場冠軍賽之一,中國男籃能不能再這樣的比賽上取得亮眼的成績,對他們是個不小的考驗。
因為從2017年澳大利亞、新西蘭加入亞洲杯后,中國男籃在奪冠這條路上就遇到一些阻力。
如今的亞洲杯不在和奧運會資格直接掛鉤,世預(yù)賽成為通往國際大賽的主要途徑,但亞洲杯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賽事,尤其是中國男籃隊伍在新老交替的階段,登上領(lǐng)獎臺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個別國際性賽事的象征意義、精神價值,遠大于實際收益,歸根到底,球員和球隊才是比賽最大的受益者,更應(yīng)該在自己最好的年紀,發(fā)揮出自身最大潛力不留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