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涉水活動增多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地點?
遭遇溺水怎樣科學自救與他救?
家長和孩子都要了解!
溺水高危七場景
1.無視警示牌在江河、水庫、池塘、海邊等野外水域游泳。
2.在未開放水域進行涉水活動。
3.在泳池游泳未做好安全防護,誤入深水區(qū)。
4.海邊遭遇離岸流。
5.工地積水坑或小區(qū)景觀池易發(fā)生兒童溺水。
6.盲目下水施救溺水者。
7.對于5歲以下的低齡兒童,家中蓄水容器,如浴盆、水桶、洗衣機等都是“深水區(qū)”,可能導致溺水。
野外水域四隱患
水況復雜
游泳者可能遭遇暗流、漩渦、水草等,易發(fā)生意外。
水質(zhì)不穩(wěn)
野外水域的水未經(jīng)消毒,水質(zhì)差、細菌多,與皮膚黏膜或傷口接觸,易導致病毒、寄生蟲入侵。
水溫不定
水面與水下溫差大,肌肉受冷水刺激易抽筋,進而增加嗆水甚至溺亡風險。
水中突遇抽筋,該如何應對?
1. 腿抽筋:先嘗試游到岸邊或抓住附近漂浮物;如無法繼續(xù)游,深吸一口氣潛到水下,掰直腳,再用力往外踹緩解抽筋。
2. 手指抽筋:手握成拳,反復抓握,再用力張開。
人員稀少
野外水域通常人員稀少,一旦發(fā)生意外,難以及時求救或被救,隱患極大。
隨著暑假的到來
溺水事故已進入高發(fā)期
水上活動游玩
務必警惕,加強防范
涉水安全莫大意
牢記防溺水“六不四知”
來源:江門發(fā)布、國家應急廣播、應急管理部、廣東應急管理
關注【江海高新發(fā)布】
讀懂高新 關注江海
新聞資訊 一手掌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