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18日,“東風5號”從酒泉騰空而起,經(jīng)過半個小時飛越8000公里后,彈頭準確命中南太平洋預定海域。
消息傳來,世界震驚!
繼美國、蘇聯(lián)之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完成洲際導彈全程試驗的國家,打破了超級大國的長期壟斷,從此我們再也不怕美國和蘇聯(lián)的核訛詐!
東風5號試射
上世紀60年代,美蘇爭霸格局已經(jīng)形成,美國和蘇聯(lián)先后對中國進行過赤裸裸的核恫嚇。洲際導彈成為國際軍事政治博弈中最硬的籌碼。
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試爆成功,但是有彈無箭依然無法發(fā)揮原子彈的戰(zhàn)略威懾作用。
彼時,中蘇交惡。蘇聯(lián)撤走全部專家,我國引進和仿制蘇聯(lián)導彈道長且阻,為此毛澤東主席焦急萬分,夜不安寢。
1965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自力更生,研制我國第一顆洲際導彈,并命名為“東風5號”。
我國首顆原子彈試爆
為什么要命名為“東風”呢?就是取“東風一定壓倒西風”之意,表現(xiàn)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面對西方列強挑釁時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和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心!
1957年11月,毛主席蘇聯(lián)接見中國留學生時說:“現(xiàn)在世界正在大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們說西風壓不倒東風,東風一定壓倒西風!”
正是在這個頗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論斷下,中國戰(zhàn)略導彈以“東風”為名,開始了礪劍長空的漫漫征程……
一次在狂沙漫卷的西北大漠洲際導彈研制現(xiàn)場,葉劍英元帥動情地說:“沒有洲際導彈,毛主席睡不好覺。”
為什么這么說呢?
原來,1969年美國通過《華盛頓郵報》向中國傳遞了蘇聯(lián)將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短消息。
為了打破蘇聯(lián)的核威脅,我們必須要盡快制造出我們自己的洲際導彈。
聽著葉劍英元帥的話,身為“東風5號”總設計師的我國導彈和火箭專家屠守鍔心情無比沉重。
他在日記中寫道:“縱使世界給我珍寶和榮譽,我也不離開我的祖國??v使我的祖國在恥辱中,我還是喜歡、熱愛、祝福我的祖國。對我們來說,國家事業(yè)重于一切?!?/strong>
屠守鍔在東5發(fā)射前鄭重寫下“可以發(fā)射”
屠守鍔1917年生于浙江湖州,1943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碩士學位。
面對美國的執(zhí)意挽留和優(yōu)厚的待遇和榮譽,屠守鍔于1945年毅然回到千瘡百孔的祖國。
因為在屠守鍔的心中,少年時就已種下了“航天報國”的中國夢。
1932年春節(jié)前夕,15歲的屠守鍔和父親走在人頭攢動的霞飛路,打算離開上?;啬蠞±霞疫^春節(jié),突然遭到日本幾十架轟炸機俯沖轟炸,瞬間房倒屋塌,血肉橫飛!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一二八事變”。
這一幕在少年心中留下巨大陰影,從此,剛剛初中畢業(yè)的屠守鍔確立了航天救國的志向。
1936年,屠守鍔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系,“盧溝橋事變”后隨校遷往昆明,并毅然轉(zhuǎn)入學校新增設的航空系,踐行著航天救國的誓言。
早在50年代末,屠守鍔就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設了導彈專業(yè)并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包含導彈、發(fā)動機、制導系統(tǒng)專業(yè)在內(nèi)的火箭系。
屠守鍔還參與了我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導彈技術引進和中國第一枚導彈的仿制工作。
東風5號發(fā)射前
1961年蘇聯(lián)專家撤走后,屠守鍔開始全面主持導彈研發(fā)工作,掌握了導彈研制的重要技術和基本規(guī)律,鍛造了中國第一代導彈技術專家。
正因如此,在聶榮臻元帥的名單中,“東風5號”總設計師的重任自然地擔在了屠守鍔的肩上。
時任航天某研究所主任設計師曾廣商說:從東風4號到東風5號,大推力火箭發(fā)動機技術、計算機制導技術、推力矢量控制技術等十大關鍵技術都是攔路虎,對中國軍工來說是一次極大的跨越,充滿困難挑戰(zhàn)。
那么研制東風5號有多艱苦?有多困難呢?
當時正值文革和物質(zhì)困難時期,屠守鍔由于營養(yǎng)不良,不得不靠打太極拳保持體力;
副總師梁思禮曾沒日沒夜地連續(xù)奮戰(zhàn)50天累到尿血;
航天六院為了在駐地方便測試,掏空大糞把廁所改成了發(fā)動機試驗場;
六院人用土爬桿、人力絞盤把16個單重200噸的設備安裝到位;
單單導彈測試從酒泉到南太平洋就有數(shù)萬科研人員參與;
設計員靠鉛筆、計算尺、丁字尺,甚至用床板來繪制圖紙,用算盤和簡易晶體管計算機完成復雜計算……
航天六院設計員工作場景
1971年9月以后,東風5號01批次遙測彈進行了幾次飛行試驗,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也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
1977年10月,屠守鍔被正式任命為總設計師,決定要對東風5號01型設計方案重新規(guī)劃設計,沖破文革桎梏的張愛萍調(diào)動全國力量全力支持,東風研發(fā)進入快車道。
1978年10月5日,東風5號02批首枚遙測彈低彈道飛行試驗獲得成功,此后又做了6次各彈道飛行試驗,均獲得成功。
1980年5月,中國公開向世界宣布將在南太平洋海域試射首枚洲際彈道導彈,而禁飛區(qū)域只有方圓130公里,遠遠小于蘇聯(lián)在1975年試射時的240公里,表明了我國科研人員的信心。
18日,東5一飛沖天,其精度好比100米外手槍打蚊子,舉世為之震驚!這驚天一響奠定了中國的核大國地位!
84年閱兵,東五列隊通過天安門
張愛萍在指揮室里激動地感嘆道:“洲陳導彈這個東西,你們叫它殺手锏也好,叫它核王牌也好,我是叫它打狗棍。有了它,任何人就奈何不了我們了?!?/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