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名19歲男子的遭遇,撕開了邊境詐騙鏈條里最冰冷的一角——他被相戀過的前女友以10萬元價格賣至邊境詐騙窩點(推測為緬北地區(qū)),歷經5個月虐待后,家屬支付35萬元贖金才得以脫身。
據了解,前女友先是以“見面”為誘餌設下圈套,男子落入后便被強行控制。在窩點里,他每天要被迫工作16至20小時做電信詐騙,高額“業(yè)績任務”如懸頂之劍,完不成便是毒打與“小黑屋”的折磨。直到家屬湊齊遠超最初販賣價的35萬元贖金,他才重獲自由。目前,該男子已起訴前女友,案件正待開庭。
此次事件中,最刺目的是“前女友”這個身份——昔日親密之人成了遞刀的劊子手,10萬元的標價,碾碎的不僅是信任,更是最基本的人性底線。而從“賣人10萬”到“贖人35萬”的差價,也暴露了詐騙窩點的嗜血邏輯:被拐者成了可反復壓榨的“商品”,家屬的絕望成了他們抬價的籌碼。
更該追問的是,此類“以感情為餌的販賣”為何屢屢得手?除了涉事者的貪婪,也與部分人對邊境詐騙風險的認知不足有關。此案也給所有人心頭敲了警鐘:感情從來不該成為卸下防備的理由,對任何“異地見面”“高薪工作”的誘餌,都該多留三分清醒。
目前的起訴是正義的第一步,但更需看到,這類案件的破局不能只靠個體維權。唯有持續(xù)打擊邊境詐騙窩點的“買方市場”,斬斷販賣、虐待、勒索的全鏈條,才能讓“賣人謀利”的惡念無處滋生,讓普通人的安全感少些被人性陰暗吞噬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