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現(xiàn)場,原本喜氣洋洋的氣氛突然凝固。新娘林小雅一席話讓所有親朋好友都愣住了:"媽,按照我們這邊的習俗,我以后要改口叫您媽媽,這改口費六萬元您準備好了嗎?"
宴席上瞬間鴉雀無聲,我的手心冒出冷汗。作為新郎的表妹,我清楚地看到婆婆王阿姨臉上的笑容凝固了,她僵硬地站在那里,手里還端著剛要遞給新娘的紅包。
"六...六萬?"王阿姨聲音有些發(fā)抖,"小雅,這是不是太..."
林小雅淡淡一笑,環(huán)顧四周,目光在每個賓客臉上掃過:"這不過是我們那邊的規(guī)矩,難道您連這點心意都不愿意表示嗎?"
此時的王阿姨已有五十多歲,是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一輩子省吃儉用,供我表哥上了大學。表哥在城里工作后,把王阿姨接到身邊照顧,可誰知道會在婚禮上遇到這樣的事情?
王阿姨深吸一口氣,眼圈泛紅。就在大家以為場面會更加尷尬時,她轉(zhuǎn)身走向自己的座位,從包里掏出一個鼓鼓的信封。
"好,我給你。"王阿姨的聲音雖輕,卻讓整個婚宴大廳聽得一清二楚,"但是,小雅,以后不用叫我媽,我不配。"
那晚的婚宴結(jié)束后,我送王阿姨回家。路上,她始終沉默不語,只是不時用手帕擦拭眼角。
"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我輕聲安慰道。
"菊花啊,"她拍拍我的手,"我只是覺得心里堵得慌。那六萬塊是我這些年給你表哥攢的養(yǎng)老錢,原本想等他結(jié)婚后,悄悄給他們當個小啟動資金的。"
王阿姨的話讓我心里一酸。這個樸實的農(nóng)村婦女,一輩子沒享過什么福,丈夫早逝,一個人把兒子拉扯大。如今兒子成家,卻遭此羞辱。
回到家,王阿姨像是蒼老了十歲。她坐在沙發(fā)上,目光呆滯地看著墻上表哥的畢業(yè)照。"我給他織的那件毛衣,他還穿著呢。"她喃喃自語。
"小雅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我忍不住問道,"表哥怎么會找這樣的女人?"
"城里姑娘,有文化,家里條件也好。"王阿姨嘆了口氣,"你表哥說人家大學畢業(yè),在外企上班,月薪上萬。我這個老太婆哪見過什么世面,覺得兒子能娶上這樣的媳婦,是祖墳冒青煙了。"
我心里一陣酸楚。王阿姨忙了一輩子,盼的不過是兒子能過上好日子,誰知道迎來的卻是這樣的結(jié)果。
第二天早上,表哥急匆匆地趕來,一進門就給王阿姨跪下了:"媽,對不起,我不知道小雅會這樣做。那錢我馬上還給您!"
王阿姨扶起兒子,臉上擠出一絲苦笑:"錢已經(jīng)給了,就當是媽這輩子最后為你做的一件事。只是以后,你們的路要自己走了。"
"媽!"表哥聲音哽咽,"我跟小雅說清楚,她不該那樣做!"
"算了。"王阿姨擺擺手,"人家說得也沒錯,婚姻是你們兩個人的事。媽老了,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想法。你們好好過日子就行,不用管我。"
我站在一旁,看著這對母子,心里五味雜陳。表哥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可自從認識林小雅后,似乎變了個人。
不到中午,林小雅也來了。她穿著名牌衣服,手上的包估計就值好幾萬。進門后,她笑容可掬地叫了聲:"媽,昨天的事真是對不起,我只是想遵循家鄉(xiāng)習俗,沒想到會讓您難過。"
王阿姨點點頭,沒有說話。
林小雅從包里拿出一個信封:"媽,這是昨天的錢,我不能要。我知道您辛苦一輩子不容易。"
王阿姨沒有接,只是淡淡地說:"拿著吧,既然是規(guī)矩,我就得遵守。"
"媽,您別這樣。"林小雅眼睛紅了,"我真的知道錯了。"
"沒錯,這是你們那邊的習俗,我尊重。"王阿姨語氣平靜,"只是以后,你們自己的家自己管,我這把老骨頭就不添亂了。"
表哥急了:"媽,您這是什么話?我們不是說好了,您退休后就跟我們一起住嗎?"
王阿姨搖搖頭:"我思來想去,還是回老家住吧。城里太吵,我住不慣。再說了,你們小兩口剛結(jié)婚,有老人在身邊也不方便。"
林小雅臉色變了變:"媽,您別因為昨天的事就這樣決定。我真的知道錯了,以后一定好好孝順您。"
"不用孝順,我自己能照顧自己。"王阿姨站起身,走向臥室,"我已經(jīng)收拾好行李了,下午的火車,你們不用送我。"
三個月后,我去鄉(xiāng)下看望王阿姨。她的精神狀態(tài)出乎我的意料,比在城里時好多了。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凈凈,還種了些蔬菜。
"阿姨,您這日子過得挺好啊。"我笑著說。
"回到老地方,反而自在了。"王阿姨遞給我一杯茶,"這里的老姐妹們都在,每天說說笑笑,比在城里憋著強多了。"
"表哥還好嗎?"我小心翼翼地問。
王阿姨眼神暗了暗:"他挺好的,每個月都打電話來。說他們買了新房子,日子過得不錯。"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阿姨,我聽說表哥和林小雅鬧矛盾了,好像是因為錢的問題。"
王阿姨嘆了口氣:"我猜到了。那姑娘看重的就是錢。你表哥工資不低,可在城里買房子、還貸款,壓力也大。再加上小雅的消費習慣..."
"您不擔心嗎?"
"擔心有什么用?"王阿姨看向遠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我這輩子沒什么遺憾,就是心疼兒子可能走了彎路。但他已經(jīng)是大人了,路是他自己選的,苦也得自己吃。"
臨走時,王阿姨塞給我?guī)状约弘绲南滩耍?拿回去嘗嘗,我親手做的。"
我忍不住問:"阿姨,如果表哥和林小雅真的過不下去了,您會怎么辦?"
王阿姨沉默片刻,目光堅定:"那我的家門永遠為他敞開。不管什么時候,這里都是他的避風港。但是,我希望他能明白,婚姻不是兒戲,選擇了就要負責任。"
回城的路上,我想起那晚婚宴上王阿姨說的話:"不用叫我媽,我不配。"這句話背后,是一個母親深深的心酸和失望。她不是不配當林小雅的婆婆,而是覺得自己配不上兒子心目中的樣子。
世間多少母親,一生節(jié)衣縮食,只為兒女能過上好日子。而當兒女真的飛得高了、走得遠了,他們卻常常忘記,自己的翅膀是誰一根根羽毛搭建起來的。
如今的王阿姨,雖然孤獨,卻活出了自己的骨氣和尊嚴。那六萬塊錢,買來的不是一聲"媽",而是一個母親對兒子最后的牽掛和祝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