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可能真想不通:為啥美國對印度進口商品直接砸下50%的重稅(相當于賣100塊的東西,光稅就交50塊),可對中國買俄羅斯石油這事,嘴上嚷嚷要制裁,最后卻慫了,說再等等看?
這事兒說穿了,一點都不復雜,就是硬實力和軟肋的問題。美國揍印度,那是真下狠手。嘴上說是懲罰印度買俄羅斯石油資助打仗,實際上就是想逼印度簽不平等條約。敞開農業(yè)大門讓美國奶制品零關稅進來(以前可是30%的稅),還得花大價錢買美國的能源。
值得一說的是,美國想打斷印度和俄羅斯的軍事合作(那可是每年60億美元的大生意),順便把之前的火氣,全撒在印度身上。
美國可能覺得印度好欺負,但這50%的稅錘下去,效果沒想象中那么大。為啥?印度賣給美國的貨,占它自己經濟的比重很小(才2.5%),可美國自己的芯片、藥廠,有三分之一的東西要靠印度供應鏈。
莫迪也知道緣由,一邊罵美國“不公平”,一邊加速搞自己的“盧比結算”(不用美元做生意),甚至偷偷把打折買的俄油加點價轉賣給歐洲,中間賺差價。
美國對中印的差別對待,揭露一個赤裸真相:“超級大國”的標簽不由雄心定義,而由能否讓對手忌憚的實力鑄就。中國以全產業(yè)鏈與戰(zhàn)略定力贏得“談判桌前的尊重”,印度卻因能力斷層淪為美國立威的標靶。
莫迪的“超級大國夢”為啥碎了一地?因為現(xiàn)實太殘酷:國際地位不是靠喊口號喊出來的,是靠實打實的硬實力堆出來的。工廠里的機器能不能造尖端產品?實驗室能不能搞出核心芯片?地底下有沒有別人離不了的資源?
特朗普直接放話:中國買俄羅斯石油這事兒,關稅先不加了!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趕緊補理由:中國把俄羅斯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再賣全球,美國要是現(xiàn)在制裁中國,全球油價得炸鍋,歐美老百姓的油箱可受不了這價。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說得更直白:可不能現(xiàn)在制裁中國啊!中國把俄羅斯的油加工了再賣給全世界,咱要是一制裁,全球油價得“噌”一下漲上去,美國老百姓受不了,歐洲盟友也得炸鍋,這代價太大,扛不住。
為啥美國突然對中國這么好說話了?說白了,怕了,惹不起!
剛說好又反悔,太打臉: 中美一星期前才說好“關稅休戰(zhàn)”90天,這連一星期都不到,要是轉頭就對中國動手,美國自己說話跟放屁似的,以后誰還信它?
代價太大,真心疼: 美國自己心里門兒清,跟中國打貿易戰(zhàn)那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上次關稅戰(zhàn),兩邊關稅都飆到100%以上了,美國也沒占著啥便宜,反而被中國反制搞得自己挺疼。歐洲那幫兄弟也怕美國亂來拖累他們。
怕惹毛俄羅斯,耽誤正事: 特朗普現(xiàn)在最上心的是啥?是想讓俄烏?;鸢。ㄗ聊ブ弥Z貝爾和平獎呢),剛跟普京關系緩那么一點點。要是制裁中國,不小心把普京惹毛了,?;鸬氖聝狐S了,那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中國是真不好惹: 中國手里有牌,反制起來又快又狠,美國知道再來硬的自己也占不著便宜。而且中國早就擺好架勢,準備好接著斗了。
這邊對中國“慫了”,那邊對印度可真是往死里整。所以莫迪的心理自然不平衡了。
印度被美國開征了高關稅,我們不能幸災樂禍!美國暫時對我們低頭,我們也不能得意忘形。
特朗普只是說“暫緩”,可沒說永遠不加關稅,指不定過陣子又想找茬。美國現(xiàn)在主要心思還在俄烏那邊,等那邊折騰差不多了,保不齊又掉頭來對付中國。
說到底: 美國現(xiàn)在不敢動中國,主要就是怕自己代價太大、怕耽誤了俄烏?;鸬拇笫?、更怕中國的硬氣反制。而印度呢,因為在美國眼里“價值”掉了,又顯得好欺負,就成了特朗普撒氣的“沙包”。典型的欺軟怕硬!但咱中國也別大意,美國只是暫緩動手,以后可能還會找事,得時刻準備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