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星標(biāo)”,點“在看”,
誰能想到!之前火遍全球、滿屏粉色泡泡的《芭比》,居然在法國 “栽了跟頭”——不僅戶外放映被緊急叫停,還引發(fā)了一波文化爭論。這看似只是一部商業(yè)電影的命運起伏,實則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歐洲多元文化背后藏不住的矛盾。
好好的露天電影,被“嚇停”了?
先從法國這事兒說起。巴黎郊區(qū)有個叫諾伊西勒塞克(Noisy-le-Sec)的地方,夏天搞了個“星空影院”活動,免費給居民放戶外電影,片單還是大家投票選的,《芭比》就是其中之一。本來是熱熱鬧鬧的社區(qū)活動,結(jié)果工作人員剛架起設(shè)備,就出事了。
據(jù)當(dāng)?shù)厥虚L說,一群年輕人直接圍過來,語氣特別沖,威脅要攔著放映,甚至要砸設(shè)備。他們的理由很明確:覺得《芭比》“宣揚同性戀,還侵犯女性尊嚴(yán)”。就這么一鬧,為了安全,市長只能把放映取消了。
你可能會覺得意外,但《芭比》在國際上“碰壁”也不是頭一回了??仆?、阿爾及利亞直接禁了它,說它“鼓吹同性戀和變性”;日本網(wǎng)友則因為《芭比》官微跟《奧本海默》玩梗提了原子彈,紛紛發(fā)聲抵制;就連美國,也有保守派家長吐槽,說電影“宣揚有毒的女性氣質(zhì)”,不把家庭和信仰當(dāng)回事,不適合孩子看。
法國官員怒了:
這不是“道德警察”該管的事!
事件發(fā)酵后,法國不少官員都站出來表態(tài),態(tài)度一個比一個明確。
法國文化部長達蒂直接譴責(zé)這種行為,說這是“嚴(yán)重干擾”,好好的文化活動,憑啥讓家庭和孩子沒機會參與?還放話要嚴(yán)查這類“新型違法”;巴黎警察局長更直接,說這種恐嚇背后藏著“社區(qū)分裂”,跟法國的共和理念完全相悖,已經(jīng)交給司法部門處理了;法國內(nèi)政部長勒塔約更是戳破了關(guān)鍵:“法國沒有道德警察!”少數(shù)人想用暴力把公共空間按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改造”,根本不可能接受。
不過也有人理解市長的決定:畢竟對方都放狠話要破壞了,先保工作人員和居民的安全,總沒錯。但爭議也跟著來——言論自由、文化多元和公共秩序,到底該怎么平衡?
一部電影,成了“文化照妖鏡”?
其實法國這事兒,表面是抵制《芭比》,內(nèi)核是歐洲社會內(nèi)部的“文化分歧”。
被抵制的諾伊西勒塞克所在的塞納-圣但尼省,是法國移民比例最高的地區(qū)之一,差不多60%居民都有移民背景。這群人帶著不同的文化、宗教觀念生活在這里,對“價值觀”的理解自然天差地別。
對很多秉持傳統(tǒng)宗教和性別觀念的人來說,《芭比》里的女性主義、多元性別話題,根本就是在沖擊他們從小到大的認知。有人覺得是“多元包容 ”,另有人覺得是“違背信仰”,矛盾一觸即發(fā)。
這幾年歐洲接納了不少移民,但現(xiàn)實是——從孩子上學(xué)教什么,到社會福利怎么分,再到公共文化該怎么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總有分歧?!栋疟取繁唤?,不過是這些矛盾的一個小縮影。
目前,在該片戶外放映被取消一周后,諾伊西勒塞克市長奧利維爾·薩拉貝魯斯計劃在一家影院放映該片,并隨后舉行辯論。他也譴責(zé)了“種族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的仇恨情緒的爆發(fā)”。
現(xiàn)在再看《芭比》的遭遇,就不只是一部電影的遺憾了。它更像一塊拼圖,拼進了歐洲復(fù)雜的文化圖景里,讓大家看清:多元從來不是“你過你的,我過我的”,而是要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既尊重不同文化的底線,也守住社會的共同規(guī)則
文字:汩橋
審編:Léa
圖片:pexels
參考資料:
https://www.ladepeche.fr/2025/08/04/leon-marchand-cetait-sa-nage-faible-avant-comment-le-toulousain-a-reussi-son-pari-fou-de-battre-un-record-intouchable-depuis-plus-de-10-ans-12858554.php
關(guān)注并將“想法哥享法妹”設(shè)為星標(biāo)
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