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又干了一件讓人看不懂的事——花200億美元買114架法國陣風戰(zhàn)斗機。這事聽著挺大,但仔細一想,印度空軍現(xiàn)在正缺飛機呢。他們用了幾十年的米格-21戰(zhàn)斗機馬上要全部退役了,按理說應該用自己造的“光輝”戰(zhàn)斗機頂上,結果印度反而買了一堆外國貨。這下可好,光輝戰(zhàn)斗機連個替補都算不上,印度自己吹了三十多年的“印度制造”計劃,直接成了國際笑話。
其實印度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光輝戰(zhàn)斗機有多差。2019年印巴沖突的時候,印度空軍派米格-21去打頭陣,而不是自家的光輝戰(zhàn)斗機。為啥?因為那時候米格-21還能發(fā)射遠程導彈,而光輝連這個本事都沒有。印度空軍前領導人在采訪里也說了實話:2019年的時候,米格-21比光輝強多了。米格-21能打幾十公里外的敵人,光輝卻只能貼身肉搏。要不是米格-21還能撐幾年,印度空軍現(xiàn)在連湊夠30個作戰(zhàn)中隊都做不到。
這事聽著挺諷刺的。印度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搞光輝項目,花了三十年時間,結果造出來的飛機連蘇聯(lián)60年代的老款米格都打不過。更離譜的是,印度一邊罵中國發(fā)展太快,一邊自己造的戰(zhàn)斗機連巴基斯坦的梟龍都比不過。梟龍從立項到服役才用了幾年,還能升級遠程導彈,而光輝到現(xiàn)在連基本功能都沒完善。
為啥印度的米格-21還能打?因為俄羅斯給它做了大改。90年代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把米格-21升級成了“野?!卑姹?,加了雷達和遠程導彈。雖然這飛機飛得沒以前靈活了,但在克什米爾這種地形復雜的地區(qū),遠程打擊反而更重要。結果2019年巴基斯坦偷偷派F-16過來,米格-21完全招架不住,還讓印度飛行員成了俘虜。
現(xiàn)在印度空軍徹底慌了。他們本來指望光輝能頂上,結果光輝連超視距攻擊都不會,只能眼睜睜看著米格-21退役。更尷尬的是,印度一邊買陣風,一邊還要和俄羅斯搞五代機合作,但五代機至少還得等十年。這期間印度只能靠外國貨撐場面,光輝戰(zhàn)斗機成了沒人要的雞肋。
說到底,印度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光輝用的發(fā)動機是美國的,雷達是以色列的,航電系統(tǒng)也是進口的,但印度就是整合不好。就像買了一堆好食材,卻做不出像樣的菜。中國改進殲-7時,知道輕型戰(zhàn)機搞不了遠程攻擊,干脆專注近戰(zhàn)性能,結果反而比印度的“高端配置”更實用。
現(xiàn)在印度又開始吹噓光輝MK2版本,說要加國產(chǎn)雷達和隱身涂層。但看看他們之前的表現(xiàn),誰能信?光輝MK1拖了三十年才勉強服役,MK2說不定又要拖到下一代人手里。印度人自己也鬧心,花了幾百億買陣風,結果只能維持現(xiàn)狀,離真正的“印度制造”還差十萬八千里。
最近印度媒體還爆出,光輝戰(zhàn)斗機的測試又出問題了,發(fā)動機總出故障。這下印度空軍更不想買了,陣風訂單倒是越買越多。莫迪政府嘴上喊著“自力更生”,實際行動卻全靠外國撐腰,這種虛頭巴腦的政績,老百姓心里都明白是啥玩意。
說到底,印度的軍工產(chǎn)業(yè)就像個扶不起的阿斗。三十年磨一劍,磨出來的劍連鞘都出不了?,F(xiàn)在陣風來了,五代機還沒影,光輝又不靠譜,印度空軍未來的日子,怕是比現(xiàn)在更難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