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人和人之間的生活境遇,有時候差距大得讓人難以想象。就像曾經(jīng)有人說過的,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比人和豬之間的差距都要大!
有些年輕女孩,明明出生在條件很好的家庭,卻總愛抱怨自己的父母“雖然在體制內(nèi)工作”,卻“給不了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她們一邊住著大別墅、坐著豪車,一邊還能說出“我不想要很多錢,我只想要很多愛”這樣的話。像《奮斗》里的主人公一樣,讓人不能接受!
坑爹者無處不在,女孩稱年消百萬仍不快樂,被網(wǎng)友一招教做人!
“我要的不是物質(zhì),是精神世界,我雖然有錢,但沒人懂我,我不快樂!”這話聽起來矯情,甚至有點“氣人”。
許多普通人辛苦工作一個月,也未必能掙到她們一雙鞋、一個包的錢。她們明明知道自己過得比大多數(shù)人好,卻還是忍不住要用這種方式“表達痛苦”。
一位在國外留學的女大學生,發(fā)長文吐槽自己“每個月刷幾萬塊還是很不開心”。她提到自己從14歲就被送到國外讀書,雖然物質(zhì)充裕,但一直感到抑郁,甚至去看了好幾次心理醫(yī)生。
她細數(shù)自己一年花了一百萬左右,卻感覺不到活著的價值。但奇怪的是,她字里行間又不斷強調(diào)“回國就可以躺平”“每個月有幾萬零花”“可以打高爾夫、到處旅游”。
這種“痛苦”,在很多人看來,簡直像是一種變相的炫耀。結(jié)果,這篇“凡爾賽式哭窮”的文章非但沒有引來同情,反而招致了大量批評。
有網(wǎng)友毫不客氣地留言:“請嚴查她爸媽的錢是怎么來的”。這句話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心聲,你不是覺得錢花得不開心嗎?那不如看看你們家這錢來得干不干凈。
一句話,也直接讓女生閉了嘴,可以說是一招教做人。畢竟正常人家,弄不來這么多錢。生意人的孩子,不會這么沒有斗志,家族事業(yè)簡直不要太忙。
有錢又沒有事情可做的,家里是什么條件,真的不難猜,在調(diào)查清楚后,她就是坑爹的又一大將!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本身不是錯,但如果因此失去了對普通人的基本共情,甚至把“訴苦”當成一種表演,就很容易引發(fā)反感。
有人說得挺直接:“你如果覺得在國外不開心,那就回來;你覺得每月花幾萬很難受,那就試試一個月只花幾千?!?/p>
真正去經(jīng)歷一下普通人的日常:擠地鐵、趕加班、省吃儉用攢首付……或許她就明白,自己口中的“痛苦”到底有多奢侈。
有錢人就不能痛苦嗎?留學生不能表達驕傲嗎?
這算一個,缺少什么就覺得人家在炫耀什么的命題。但并不是說有錢就不能難過,物質(zhì)豐富的人就沒有情緒低谷,每個人都有脆弱和迷茫的權(quán)利。
但真正有教養(yǎng)、有見識的人,哪怕家境優(yōu)渥,也往往更低調(diào)、更懂得體諒。不是因為他們“不敢說”,而是因為他們看得更多、懂得收斂、更珍惜已有的一切。
而那些喜歡用“高級煩惱”來吸引注意的人,往往反而是認知還沒跟上自己的處境。她們表達欲旺盛,卻缺乏足夠的智慧來控制言辭,最終不但沒能得到共鳴,反而可能給家庭帶來麻煩。
所以說,不管是富有還是普通,一個人始終不能停止學習和自我提升。知識帶給人的不光是底氣,更是一份大氣和沉穩(wěn)。它讓你知道什么時候該說話,什么時候該沉默;什么值得炫耀,什么應該珍惜。
(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若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