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2025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實施重大項目233項,總投資超230億元,涵蓋綠色算力、生態(tài)保護、清潔能源、文旅融合等六大領域。截至8月,綠色算力產業(yè)集群總投資84億元的6個項目集中開復工,清潔能源裝機突破3000萬千瓦,青海湖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接待游客66.49萬人次,為青藏高原綠色低碳發(fā)展提供示范樣本(數據來源:海南州發(fā)改委2025年項目攻堅行動通報、青海省能源局官網)。
一、綠色算力高地:構建“東數西算”戰(zhàn)略支點 1.鵬銀大數據產業(yè)園一期
- 投資:16億元
- 建設規(guī)模:部署16000P智算算力集群,采用100%綠電供電(配套200MW光伏),PUE值低至1.08,計劃9月投入運營(來源:海南州2025年綠色算力項目開復工儀式通報)。
- 創(chuàng)新應用:重點服務AI訓練、遙感數據處理,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qū)建立算力調度通道,預計年營收超15億元。
- 投資:10億元
- 技術突破:4320P算力規(guī)模,采用液冷散熱技術適配高原環(huán)境,單機柜功率密度達6kW,為國內首創(chuàng)(來源:青海省數據局專項報告)。
二、生態(tài)屏障建設:筑牢黃河上游安全防線 1.共和盆地荒漠化防治工程
- 投資:2.21億元(2024-2025年)
- 治理規(guī)模:人工造林4萬畝、工程固沙4萬畝、退化草原修復66.7萬畝,植被覆蓋度提升至51.13%(來源:海南州林草局2025年二季度生態(tài)治理報告)。
- 投資:納入國家生態(tài)項目總投資500億元(全省統(tǒng)籌)
- 建設內容:治理沙化土地25萬畝,建設鎖邊林草帶80公里,布設智能生態(tài)監(jiān)測站20座,2025年已完成40%年度任務(來源:青海省林草局“三北”工程進展通報)。
三、清潔能源基地:打造“水風光儲”一體化示范 1.龍羊峽水光互補二期
- 投資:28億元
- 裝機容量:300MW光伏+50MW儲能,年發(fā)電量6.2億千瓦時,利用龍羊峽水電站調節(jié)能力,棄光率降至3%以下(來源: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公司2025年綠電消納報告)。
- 投資:15億元
- 建設規(guī)模:新增風電裝機150MW,配套30MW/60MWh儲能,采用耐低溫風機(-30℃),預計2026年全容量并網(來源:海南州能源局新能源項目清單)。
四、文旅融合升級:激活青海湖生態(tài)旅游價值 1.青海湖二郎劍景區(qū)智慧化改造
- 投資:1.2億元
- 建設內容:升級智能票務系統(tǒng)、新建生態(tài)步道12公里、增設5G+AR導覽設施,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3.8萬人次(來源:青海湖景區(qū)保護利用管理局運營報告)。
- 投資:8600萬元
- 重點項目:建設觀景平臺3處、地質博物館1座,開發(fā)“丹霞徒步+溫泉康養(yǎng)”線路,預計年接待量突破50萬人次(來源:貴德縣文旅局2025年重點項目推進表)。
五、交通網絡攻堅:構建“快進慢游”立體體系 1.G227貴德至同德段公路
- 總投資:212.6億元(含前期)
- 2025年進展:完成投資36億元,路基工程75%,橋梁隧道工程60%,計劃2026年通車,將縮短貴德至同德車程1.5小時(來源: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重大項目調度會通報)。
- 投資:4億元(2025年年度投資)
- 建設進展:跑道、航站樓主體完工,12月底前實現校飛,2026年通航后年旅客吞吐量將達30萬人次(來源:海南州發(fā)改委交通項目進展通報)。
實施保障與數據聲明
- 資金來源:采用“專項債+中央預算+社會資本”模式,2025年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86億元(來源:海南州財政局融資報告)。
- 數據說明:本文項目投資、進展主要來自海南州發(fā)改委2025年項目攻堅行動通報、青海省能源局及文旅廳公開信息,截至2025年8月23日。
(注:部分數據為規(guī)劃值,實際以官方最終統(tǒng)計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