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戰(zhàn)役后,陳長捷覺得自己被自己的生死兄弟給“騙了”。
于是在戰(zhàn)后再次看到傅作義時,其他的國民黨原高級軍政人員,或多或少都會給傅作義一個面子,和他交談時盡顯客氣。
陳長捷
只有陳長捷,在見到傅作義時不僅一句話不講,還明顯的滿臉怒容,整得兩人都十分尷尬。
之后他還曾對其他人說:
“他在北平和共產(chǎn)黨和平談判,卻轉頭命令我堅守,不要投降。到頭來,他成了人人歌頌的起義將領,我卻成了俘虜、戰(zhàn)犯,我真是上了他的大當?!?br/>
而在當時戰(zhàn)后的談判室中會見鄧寶珊、周北峰等人時,陳長捷也是破口大罵:
“你們這些家伙躲在這里吃飽了飯,磨牙玩,卻讓我和我的13萬天津弟兄當犧牲品,呸!”
可見,陳長捷對于自己在平津戰(zhàn)役中,沒能守住天津,并淪為我方的俘虜一事頗有怨言。
其實這也不怪他,畢竟當初陳長捷確實是臨危受命,帶著傅作義的明確指令,誓死守衛(wèi)天津。
可他在這邊和解放軍艱苦作戰(zhàn),傅作義卻在另一邊派鄧寶珊、周北峰等人和我黨高層秘密談判,確實有點不把兄弟當人,把“無辜”的陳長捷擺了一道的意味。
那么,為什么說在此事中,陳長捷是“無辜”的?
后來陳長捷在1959年被特赦,為何9年后卻又倒地哀嚎,大聲疾呼“毛主席你為什么要放我出來。”
這期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從肥差到“背鍋俠”
在平津戰(zhàn)役正式打響之前,陳長捷已經(jīng)是甘肅國民黨聯(lián)勤總部第八補給區(qū)的司令。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陳長捷這個職位可是一個自己不求人,只有別人求自己的肥差。
換句話說,當時陳長捷的手里,足足掌握了一個地區(qū)軍隊所有的補給物資。
在不需要作戰(zhàn)的情況下,就能手握實權,是多少人羨慕到流口水的工作。
但好景不長,1947年12月,蔣介石一紙調令,直接將陳長捷任命為天津警備司令。
當然,陳長捷的這次調動,最初是由傅作義全力向蔣介石推薦的。
至于原因,無外乎是傅作義和他早在晉軍中就是老同事、老搭檔。
不僅在當年出主意讓他投靠閻錫山,從某種程度上成為陳長捷的恩人,彼此之間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和信任。
傅作義還熟知陳長捷的本事,知道他是一名有勇有謀的驍將。
所以,當傅作義向蔣介石提議,調任陳長捷擔任天津警備司令。
通過他的手段和力量,再次加強天津的防守,和林總的東北野戰(zhàn)軍一戰(zhàn)時,蔣介石自然毫不猶豫地就允準了。
當時對于這個調令,陳長捷雖然在心中滿是不甘和疑惑,卻還是義無反顧的接受了。
在辭別傅作義前往天津布置城防之時,陳長捷還專門向傅作義保證:
“請總司令放心,有我陳長捷在,天津萬無一失?!?br/>
不過,此時陳長捷并不知道的是,對于這次的安排,傅作義其實是懷有私心的。
當時傅作義受蔣介石指派,在自己長期經(jīng)營的勢力范圍內(nèi),如期成立了“華北剿總”,而傅作義本人就擔任華北“剿”總司令。
此后,北京和天津因為地理位置特殊,歷史根源深厚,直接被蔣介石和傅作義規(guī)劃為“特別市”,著重加強保護。
后來為了鞏固南京政權對這些重點城市的掌控,這兩個城市更是直接歸南京行政院管轄。
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在華北地區(qū),如何守住北京和天津不丟失,都是傅作義的“頭等大事”。
可在陳長捷出任天津警備司令之前,傅作義的嫡系精銳部隊三十五軍,已經(jīng)在新保安被解放軍成功擊潰。
此時的傅作義,終于看到了自己部隊和林總所率領的東北野戰(zhàn)軍之間的差距。
于是,為了能夠保存實力,為自己多爭取一些和解放軍和平談判的籌碼,傅作義最后決定將剩余部隊,全部集結在北寧和平綏與鐵路沿線地區(qū)。
其中,北平、天津、張家口,都是重點防守目標。
其實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看到解放軍攻無不克的傅作義,已經(jīng)起了和解放軍和談停戰(zhàn)的心思。
傅作義劇照
不過,為了能再看看自己還有沒有獨立固守成功的希望,傅作義還是決定將天津作為試驗品,再放手一搏。
如果此時天津守衛(wèi)失敗,那傅作義所占據(jù)的北平,也就沒有再固守的必要,和共產(chǎn)黨的談判勢必是板上釘釘。
如果此時天津守衛(wèi)成功,那傅作義親自坐鎮(zhèn)的北平,也不見得會在解放軍的面前淪陷。
他就可以繼續(xù)做他的剿匪總司令,將自己打下的一畝三分地牢牢地握在手中。
畢竟這時的他也拿不準,一旦自己真的放下武器和談,共產(chǎn)黨之后會如何對待他。
自然,此時若要將測試的目的達到最佳,傅作義必須向天津派出一位和自己能力相當?shù)暮穼ⅰ_@不,陳長捷就這樣被他給選中了。
可憐的陳長捷,直到出發(fā)之前都被傅作義蒙在鼓里。
甚至在他到了天津,已經(jīng)開始布局天津城防之時,35軍已經(jīng)覆滅的消息,傅作義也都瞞著沒有告訴他。
只是跟他說了一句“知我者,莫過于介山也。”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當時陳長捷得知35軍已經(jīng)被擊潰,可能無論如何都不會孤身前往天津駐防。
如此背景,也難怪后來陳長捷兵敗成為我軍的俘虜之后,會對傅作義有如此大的意見。
傅作義的推波助瀾
之后陳長捷進駐天津,為了能夠鞏固天津的城防,陳長捷先后在天津進行了“大逮捕、大搜查”等運動。
肅清了一批可能對他之后的作戰(zhàn)計劃,產(chǎn)生影響的各方人士。
隨后,陳長捷發(fā)動兵力,在不斷補充人數(shù)的基礎上,還加強了對防御工事的修建,甚至在天津各個重點角落,都安放了炸彈。
之后蔣介石親臨天津視察,面對陳長捷細致入微的戰(zhàn)前安排和部署,忍不住連連夸贊,表示:
“好!干得好!如果各地的守備將領都能像陳司令這樣,對部隊認真負責,把防御體系搞得這樣好,共產(chǎn)黨還能有什么辦法?”
可即便如此,最后天津還是沒能守住。
對于自己失敗的原因,陳長捷并不認為是自己準備不夠充分,也不認為是自己的防御戰(zhàn)略出現(xiàn)了問題,反而是將其歸結于兵力不夠。
在陳長捷看來,天津戰(zhàn)役爆發(fā)之前,傅作義已經(jīng)把許多的精銳部隊調走,用以守衛(wèi)北平。
所以,獨獨留給他的六十二軍、八十五軍等區(qū)區(qū)幾萬人,根本就不夠他用來駐守天津。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他的城防修筑得再堅固,沒有人駐守也宛如白干一般。
但更令他感到氣憤的是,在天津陷入危急之后,本就知道一切的傅作義,卻還是一再命令他想辦法駐守。
對于陳長捷的急切,傅作義也只是淡淡的一句話就搪塞了過去,那就是“只要堅定地守住,就有辦法!”。
最后,自命“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陳長捷,就這樣在傅作義的推波助瀾下,一直在天津堅守了下來。
甚至直到天津城破的最后一刻,他都沒有想過一點關于投降的問題。
結果,在他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后,傅作義卻一反常態(tài),快速答應了和解放軍的和談,打算和平解放北平。
就這樣,陳長捷成為敗軍之將,成為傅作義手中的一枚棄子,而傅作義卻成為了大家歌功頌德的起義將領。
新中國成立后,陳長捷被送到功德林進行勞動、思想改造,成為了被管理的戰(zhàn)犯。
而傅作義卻成為了水利部部長,安享晚年。這樣的差距,陳長捷豈能不記恨?
特赦九年后倒地哀嚎
1959年,陳長捷被主席下令特赦。
此時的陳長捷,還以為自己的苦難就此過去,終于可以踏踏實實度過今后所剩不多的日子。
結果沒想到,九年后,突如其來的一場浩劫,再次將陳長捷拉入了更恐怖的“地獄”。
當時由于小團體的存在,整個社會都亂成了一鍋粥,不少的革命功臣也因此受到了不公平對待,更別說像陳長捷這樣還有“黑歷史”的人。
于是,在一輪又一輪的下,陳長捷終于扛不住了,在小姜們的摧殘下,禁不住痛苦地哀嚎道:
“毛主席你為什么要放我出來!”
1968年,忍無可忍的陳長捷終于下定決心,離開這個看不到希望的世界。
在此之間,他先是用菜刀送了自己老伴一程,隨后才自殺,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是站著的。
還是后來有人發(fā)現(xiàn)異常,奪門而入后,他的身體才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陳長捷 影視劇照
這位當初鼎鼎有名的抗日將領,雖然在關鍵時刻站錯了隊,但念在他一身傲骨,
當初也給日軍造成了重創(chuàng),對中華革命有功,還是值得我們說一聲“安息”的。
向他致敬!
參考文獻:
[1]英杰.王義鳳活捉敵司令陳長捷[J].蘭臺世界,1997,(01)
[2]張秋鏵.國民黨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被俘記[J].炎黃春秋,2024,(01):64-68.
[3]李慶山主編;陳仁禮,陳慶榮,李想,李慶松著.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斗故事之四 解放平津的故事.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7.07.
[4]邢克鑫編著. 秦城戰(zhàn)犯改造紀實. 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5.0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