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轉會窗口里又有熟面孔回歸老東家,這次的主角是羅漢琛,他離開效力八年的上海久事,重新披上深圳男籃19號球衣,這個消息一出,球迷的反應挺微妙,有人說這是溫情故事,有人說是現實無情,但不管怎么解讀,這筆轉會確實算得上“三方共贏
先說背景,羅漢琛1994年生,185公分的控衛(wèi),當年就是深圳青訓的代表人物,2012年就打上CBA,算是球隊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后來因為陣容需要,他在2017年被租借到上海,2019年正式轉會,那時候的上海正處在換老板、換架構的關鍵期,羅漢琛算是“久事時代的第一單重量級引援,他也確實在接下來的幾個賽季里撐起了不少場面,別的不說,他的穩(wěn)定性和職業(yè)態(tài)度,上海球迷心里有數
不過籃球是殘酷的,隨著上海不斷補強后衛(wèi)線,尤其是年輕人陸續(xù)冒頭,羅漢琛的上場時間被壓縮,這不是他個人不行,而是球隊在往更高目標沖時,需要更具沖擊力和身體條件的后衛(wèi),老將的經驗再寶貴,也架不住時間的推移,這一點,懂球的都心知肚明
問題來了,為啥是現在回深圳呢,一方面深圳的后衛(wèi)線在過去兩個賽季其實有短板,尤其在關鍵場次,組織端穩(wěn)定性不足,年輕人敢沖敢打但容易失控,另一方面羅漢琛本就出自深圳,回到母隊既是感情因素,也能立刻補齊戰(zhàn)術短板,這筆操作于情于理都站得住腳
從球員角度看,這次轉會更像一次“回家,他在上海打了八年,拼勁和態(tài)度都被認可,但終究不是本地人,對比之下,深圳對他有更強的歸屬感,再加上新賽季能有更清晰的定位,不用擔心被年輕人完全壓縮生存空間,對個人職業(yè)生涯無疑是個新起點
從深圳的角度,這就是一筆性價比很高的補強,別期待他場均二十加十,但他能穩(wěn)定控場,能在關鍵時刻把節(jié)奏帶住,更重要的是,他的經驗能幫年輕后衛(wèi)少走彎路,說難聽點,深圳這幾年一直差那么口氣,缺的就是這種能“傳幫帶的拼圖
至于上海,其實也沒大虧,球隊現在后衛(wèi)線人手充足,培養(yǎng)年輕人是大方向,再繼續(xù)留著羅漢琛,可能對他本人是一種消耗,對球隊而言也顯得資源擁擠,與其勉強維持,不如體面分手,這個處理方式算是彼此成全
當然,球迷的情緒是復雜的,上海球迷會懷念他曾經的拼勁,深圳球迷則期待他重燃狀態(tài),但冷靜看,這筆轉會沒有輸家,更多是一種順勢而為,說是“三方共贏不過分
展望新賽季,羅漢琛能不能在深圳打出第二春,這值得關注,他不會再是那個場場沖鋒陷陣的核心,但在季后賽甚至關鍵大戰(zhàn)里,他的價值可能比數據更大,畢竟CBA這種級別的比賽,拼的不只是天賦,還有經驗和冷靜,深圳要沖擊更好成績,就需要這樣的“老派后衛(wèi)兜底
這次轉會既是故事性的回歸,也是現實中的選擇,上海完成了陣容年輕化,深圳補上了短板,羅漢琛找到了新舞臺,三方各取所需,接下來就看他能否在19號戰(zhàn)袍下再一次證明自己,至于球迷嘛,不妨少點情緒化的對噴,多點耐心給老將點贊回懟也好,送上真心祝福也好,畢竟這就是職業(yè)體育的常態(tài),離別和重聚,總是交織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