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退休后抽煙喝酒打麻將最傷身,要我說啊,這些還真排不上號。真正讓退休老人迅速垮掉的,其實是另外三件看起來“沒問題”的事。你別不信,我身邊好幾個老哥,退休前精神抖擻,退休沒兩年就像換了個人——不是走路沒勁兒,就是整天唉聲嘆氣,還有的連門都不愿意出。說到底,這幾件事比抽煙喝酒隱蔽多了,卻像溫水煮青蛙,一點點把人拖垮。
頭一件,就是“徹底閑著,啥也不干”。
有些人覺得,忙了一輩子,退休了可算能歇著了。于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沙發(fā)上一坐就是一天,電視開著也不知道演的啥,反正就是發(fā)呆。鄰居老李頭原來在廠里當班長,做事特別認真,退休后兒子說“您辛苦一輩子,好好享清?!?,他就真啥也不干了。結果呢?半年下來,走路慢吞吞,反應也慢了,去年體檢一堆指標不正常。醫(yī)生說得直接:“您這不是享福,是提前老化啊。”
人這身體就跟機器一樣,老放著不動反而容易生銹。適當?shù)拿?,其實是種調(diào)劑。找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掃掃地、澆澆花、下樓取個報紙,哪怕是每天固定散步二十分鐘,都能讓身體保持活泛。
第二件更常見:不愿意接觸新東西,覺得自己“學不會了”。
現(xiàn)在智能手機這么普及,好多老人卻連微信支付都不敢開。一問就是“搞不懂,怕按錯了”,或者“年紀大了,學這些干啥”。我們社區(qū)的李阿姨就是這樣,女兒教她用手機看天氣預報,她說“記不住”,連試都不試。結果下雨不知道收衣服,感冒好幾回。
其實哪是真學不會?就是自己把自己攔住了。人說“活到老學到老”,不是非要學多難的東西,而是保持一點好奇心。今天學怎么視頻聊天,明天看看怎么用導航,慢慢來,一點都不難。愿意學點新東西,腦子才轉得起來,人也有精神。
第三件最容易被忽略,就是“躲著人,不愛跟別人來往”。
退休之后不上班,接觸的人自然就少了。要是自己再不主動走出去,整天就老兩口對著看,或者一個人悶著,時間長了真會出問題。以前單位里熱熱鬧鬧,現(xiàn)在突然靜下來,心里空落落的。對門老周退休后很少出門,后來子女發(fā)現(xiàn)他常常自言自語,帶去看醫(yī)生,說是輕度抑郁。
人是群居動物,老了更需要伴兒。常去老同事家串個門,跟幾個談得來的朋友喝喝茶、說說話,甚至每天去公園里跟人下盤棋,都能讓心情開朗不少。有話別憋在心里,說出來有人聽著,日子就有熱氣兒。
你可能想問,這些事看起來普普通通,怎么就有這么大影響?
因為它們帶來的是一種“緩慢的消耗”。不像抽煙傷肺、喝酒傷肝那么明顯,這種變化是一點一點發(fā)生的。今天少走幾步,明天少說幾句,后天多發(fā)呆幾個鐘頭……時間長了,身體機能下降,反應變慢,連心情都低沉了。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老人退休后迅速顯老,而有些卻越活越年輕——關鍵不在有沒有壞習慣,而在有沒有好狀態(tài)。
那該咋辦呢?其實不難。
第一,別讓手和腳閑著。不是讓你去干重活,而是有事可做。掃地、做飯、養(yǎng)花、散步,都算。第二,別讓腦子閑著。愿意嘗試新東西,哪怕失敗也沒關系。今天學發(fā)語音消息,明天學用手機聽戲,一點點來。第三,別把自己關在家里。走出去,有人說話,有朋友交往,日子就有趣得多。
說到底,退休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另一段生活的起點。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有事做、有人聊、有期待,這才是真正的養(yǎng)老。別讓那三件小事悄悄偷走你的好日子,咱們得自己把日子過得熱熱乎乎、有滋有味。
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老人?或者你自己正面臨這樣的問題?不妨從明天開始,換個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