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提起徐志摩,不是因為懷念他的詩,而是因為他是金庸的表哥,看過金庸武俠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感受,那就是小說中“表哥”的下場都不好,現(xiàn)實中的徐志摩也是如此。
1931年11月19日早晨,徐志摩搭乘“濟南號”郵政飛機,原計劃是前往北京,參加當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舉辦中國建筑藝術演講,眾所周知徐志摩是林徽因的追求者之一。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飛機8點起飛,10點10分的時候在徐州機場降落,然后加油和裝郵件,之后繼續(xù)往北京飛,在濟南上空時因為霧太大,為了辨明航向飛機只好降低高度。
不幸的是飛機降低高度后撞上了濟南的開山,機上人員全部遇難,徐志摩時年34歲,如果他不是為了去給林徽因捧場,或許可以避開這起事故,這樣的下場實在令人惋惜。
不過徐志摩這個表哥和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表哥”要幸運,盡管徐志摩也辜負妻子張幼儀,然而他的英年早逝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許多好友和文壇名人都紛紛前往追悼。
其實徐志摩在個人生活中,尤其是情感生活之中,跟金庸筆下的“表哥”相差不大,1915年,徐志摩娶了從未謀面的張幼儀,據(jù)說婚前看張幼儀的照片時說“鄉(xiāng)下土”。
由此可見徐志摩是看不起張幼儀的,試想這樣的態(tài)度在婚后生活自然也好不到哪去,果然,婚后徐志摩對張幼儀履行夫妻義務,也只是為了滿足張母想抱孫子心愿。
徐志摩嫌棄張幼儀,是因為張幼儀丑或是出身不好嗎?并非如此,張幼儀的家中也是浙江名門,張幼儀本人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女人,曾擔任過上海商業(yè)銀行副總裁。
只能說徐志摩不愛張幼儀,表現(xiàn)最為明顯的就是在1920年,徐、張夫妻兩人去歐洲旅游,徐志摩在歐洲和林徽因墜入愛河,1921年,徐志摩向張幼儀提出離婚,當時張幼儀懷著孕。
1922年,張幼儀生下孩子,也同意了和徐志摩離婚,如此來看徐志摩是一個拋妻棄子的男人,婚后的張幼儀并沒有沉淪,她在東吳大學當教授,自己創(chuàng)辦服裝公司,成為女強人。
不過張幼儀并未對徐志摩恩斷義絕,在得知徐志摩遇難后,張幼儀送去了一副挽聯(lián)“萬里快鵬飛,獨撼翳云遂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深表悲痛,此后張幼儀獨自撫養(yǎng)著兩人的孩子。
在送給徐志摩的挽聯(lián)之中,查家的人送的是“司勛綺語焚難盡,仆射余情懺較多?!贝笠馐窃娫~燒不完,情債還不完,諷刺之情溢于言表,不過這樣諷刺一個死者,不免給人欺人太甚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