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網報道,當地時間8月25日,特朗普在與李在明會晤時透露,其正與普京探討削減核武器問題,還期望中方參與其中。此前,2月25日普京也曾表示,俄美可就削減50%軍費達成共識,且提及中國可自愿加入 。這一情況引發(fā)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美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中國又將如何應對?
美俄作為全球核武器領域的兩大“巨頭”,核彈頭數量極為龐大。美國大約持有3700枚核彈頭,俄羅斯數量更甚,約有4300枚,全球近九成核彈頭集中于這兩國手中 。相比之下,中國官方雖未公布具體核彈頭數量,但據美國科學家聯(lián)合會估算,大約在600枚左右,與美俄數量級差距明顯 。
先看美國,其軍費開支堪稱天文數字。一年軍費接近一萬億美元,占全球軍費的四成 。如此高額的軍費,給美國財政帶來了沉重負擔。再加上國內財政赤字不斷高企,經濟增長又缺乏有力支撐,美國急需尋找削減軍費的“合理借口”。此時拋出核裁軍議題,一方面可打著“和平”旗號,為削減軍費提供理由,緩解財政壓力;另一方面,妄圖將中國納入談判框架,以“限制軍備”之名,阻礙中國軍事力量的正常發(fā)展,從而維護其霸權地位,可謂“一箭雙雕”。
俄羅斯同樣面臨困境。俄烏沖突持續(xù)消耗國力,軍費占GDP比例已超6% 。對于經濟本就不算強大的俄羅斯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負擔。再加上西方長期制裁,俄羅斯經濟壓力如山。普京對核裁軍話題感興趣,一方面期望借“削減核武器”改善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形象,緩解外界敵意;另一方面,也擔心中國軍事力量發(fā)展過快,導致俄羅斯在軍事上與中國差距拉大,影響其在中俄關系中的地位。盡管當下中俄關系良好,俄羅斯在諸多方面依賴中國,但從國家利益角度出發(fā),俄羅斯也不想在大國博弈中被邊緣化。
面對美俄拋出的“核裁軍”橄欖枝,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回應。8月27日外交部例會上,發(fā)言人郭嘉昆明確表示,美國作為全球核武庫最大的國家,應率先切實履行削減核武庫的承諾 。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同一量級,兩國核政策、戰(zhàn)略安全環(huán)境也大相徑庭,要求中國加入三邊核裁軍談判既不合理,也不現(xiàn)實。中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始終堅持自衛(wèi)防御核戰(zhàn)略,將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不與任何國家開展軍備競賽 。
中國的核政策有著清晰的底線與原則。中國的核武器并非用于對外擴張或霸權爭奪,而是作為保衛(wèi)國家主權與安全的最后防線,是最低限度的安全保障手段。與美俄的核戰(zhàn)略有著本質區(qū)別,中國不會輕易跟隨美俄的節(jié)奏,參與這種不合理的三邊談判。
就在美俄接連就核裁軍問題發(fā)聲后,一個引人注目的舉動出現(xiàn)了。俄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乘坐專機直飛北京,訪問結束后第二天便返回俄羅斯 。此次訪問,雙方對話內容并未提及削減軍費、核裁軍等問題。但普京派人此時訪華,本身就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盡管各國國情不同,在某些問題上可能出現(xiàn)分歧,但中俄之間的合作關系不應受到影響。
俄羅斯此舉或許是意識到,美俄共同呼吁中國加入核裁軍談判這一行為,可能會引起中國的誤解。通過高層的及時溝通,俄羅斯向中國表明態(tài)度,避免因外部因素破壞中俄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中俄兩國在諸多領域有著共同利益,保持戰(zhàn)略溝通與互信至關重要。
美俄在核裁軍問題上達成的所謂“共識”,看似是為全球核安全考慮,實則各有各的“小算盤”。而中國堅守自身立場,堅決拒絕不合理要求,展現(xiàn)出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的堅定決心。未來,國際核裁軍進程將走向何方,美俄是否會真正采取實質性核裁軍行動,中俄關系又將如何在復雜局勢中繼續(xù)發(fā)展,這些都值得我們持續(xù)關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