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式上,國產(chǎn)直8L大型直升機擔任空中旗手,機體下方懸掛三面巨幅刀旗,標語分別為“人民必勝”“和平必勝”“正義必勝”。
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運輸直升機直8L
中國陸軍在大量裝備“山貓”全地形車族后,迫切希望陸航擁有機艙更寬的新型直8,作為“山貓”的空中運輸平臺,以強化空中機動能力。俄制米-17系列直升機雖然可在機艙內(nèi)運輸“山貓”,但其2.3米的機艙寬度對于某些車寬超過2米的“山貓”改型車輛已到極限。如果“山貓”不能在機艙內(nèi)運輸,將極大限制其后續(xù)系列化發(fā)展的潛力。而陸航裝備的米-17系列直升機僅有幾十架具備較強高原飛行能力,數(shù)量遠遠不足。
國產(chǎn)直8G雖可采用外部吊掛方式運輸“山貓”,但在高原環(huán)境下危險性更大,且對氣象條件要求極高。因此,陸航對能在高原使用并在機艙內(nèi)運輸“山貓”的需求十分迫切。直8G由于機艙寬度不足,作戰(zhàn)和性能潛力難以發(fā)揮,這成為直8L研制的背景。
直8L重點在于機體重新設計,核心目標是機艙可運輸輕型車輛,尤其滿足“山貓”系列全地形車的運載需求。
在機艙寬度確定方面,直8L機體由直8系列的矩形機艙改為略呈菱形的多面體結構。機艙中部寬度最大可達約2.5米,地板寬度約2.3米,足以滿足各類輕型車輛裝載。此設計對底盤較窄但車身更寬的車輛更具適配性,同時避免了結構重量過度增加,并在降低雷達反射截面積和優(yōu)化高速飛行氣流方面發(fā)揮作用。
直8L大型運輸直升機
采用新機體結構的直8L在艙內(nèi)空間上明顯優(yōu)于米-17系列,達到世界同級別直升機的先進水平。為抵消機體加寬后的重量增加,直8L機體使用了大面積整體復合材料。新機艙設計不僅解決了機艙寬度不足問題,也修正了原始設計的多項不足。
直8原型為法國“超黃蜂”,屬大通艙艦載直升機,需具備海上起降能力,因此油箱布置在機艙地板下的船型底結構內(nèi)。此設計雖不占用艙內(nèi)空間,但導致機體高度明顯增加,使直8顯得“又瘦又高”,且在陸基使用中油箱易受地面武器打擊。
直8L在機體兩側設計大型流線型短艙,后部為起落架艙和設備艙,前2/3為燃油艙。此舉既增加燃油攜帶量,彌補因機體加寬導致的阻力增加,又配備自封閉油箱、火災探測和滅火系統(tǒng),大幅提升安全性與戰(zhàn)場生存能力。
直8L大型運輸直升機
直8L取消艙底油箱后,機艙地板距地面高度不足0.6米,并在艙門下方外側加裝登機腳踏,距地面不足0.4米,普通人即可“一步登機”。這大大提高了登機與離機效率和安全性。直8L還首次采用雙艙門設計,艙門寬度增加至1.3米,實現(xiàn)人員與物資“雙路并行”進出,效率顯著提升。
而且直8L取消艙底油箱后,機體高度降低至少0.5米,重心下降,飛行安全性和場地適應性提升。雖機體加寬,但后起落架輪距與直8系列相同,在大風速、強側風環(huán)境下的操縱性和著陸穩(wěn)定性更佳。同時機艙尾部艙口離地高度降低,提高了車輛進出機艙的便利性。
直8L完成研制并批量裝備后,陸航對其性能表現(xiàn)高度滿意。其優(yōu)異的飛行性能與良好高原適應性,使其能夠執(zhí)行高原地區(qū)的“急難險重”任務。更寬敞的機艙空間為部隊作戰(zhàn)訓練和裝備運輸帶來便利,顯著增強了中國陸軍的突擊作戰(zhàn)能力與地面機動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