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56式半自動步槍之前,我們得先說一句:這款武器是真正意義上伴隨新中國軍隊走過一段重要歷史時期的“支柱型裝備”。它既有蘇式血統(tǒng),也有中國人自己的改進思路。
大家熟知的兩種裝填方式——逐發(fā)手工壓彈、利用橋夾快速裝填——已經(jīng)被反復討論過。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鮮為人知卻非常有意思的“第3種裝填方式”:通過打開彈倉底蓋來實現(xiàn)卸彈或重新裝填。
這種方式聽上去有些“笨拙”,但卻是56式半自動在設計理念上一個典型的產(chǎn)物。它體現(xiàn)出蘇式武器一貫的粗獷、務實,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軍隊對“安全與可靠”的格外重視。
1、為什么會有底蓋裝填?
56式半自動的原型是蘇聯(lián)的SKS卡賓槍。作為固定彈倉的代表,它采用的是10發(fā)容量的固定式彈倉,彈倉位于機匣下方,子彈直接壓入其中。相比后來流行的可拆卸式彈匣,這種固定彈倉顯然在戰(zhàn)術靈活性上差了一截。但它有個特殊設計:彈倉底部裝有一個活動底蓋,通過卡扣鎖止。士兵只需拉動卡扣,整個底蓋就會向下翻開,倉內(nèi)的子彈會瞬間全部釋放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