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句“回家”,竟然能掀起這么大風波!
許昕是誰?乒壇公認的“人民藝術(shù)家”,雙打界的定海神針,馬龍認證的黃金左手,劉詩雯夸過、網(wǎng)友調(diào)侃“得許昕者得天下”的男人!
就這么一位大佬,居然在乒超輸給了一位18歲、連世界排名都沒有的小將費浚航,賽后微博只發(fā)倆字:“回家?!?/strong>
結(jié)果,評論區(qū)炸了。
有人說他輸不起,有人說他擺架子,還有人直接罵上海隊全員心態(tài)崩盤,但事實真的只是“老將輸球”這么簡單嗎?
恐怕沒那么簡單!
先說說這場比賽吧,乒超第三階段,雖然樊振東沒打,但上海隊有許昕坐鎮(zhèn),對面又是此前全敗的隊伍,大家都覺得穩(wěn)了,雙打許昕和周愷輕松拿下,氛圍一片祥和。
可第二盤,趙子豪居然被費浚航零封,場面開始不對勁!
第三盤周愷扳回一城,等到許昕第四盤出場,大家都以為老將要收比賽了——結(jié)果,劇情突然反轉(zhuǎn)。
許昕先丟一局,扳回一局,拖到?jīng)Q勝局,9∶7領(lǐng)先……然后,連丟4分,輸了。
爆冷?絕對的。憋屈?也是真的!
但真正讓許昕上頭的,恐怕不是輸球本身,而是比賽中那些“說不出的委屈”。
費浚航的發(fā)球,被許昕多次質(zhì)疑回拋違規(guī),他一次次向裁判示意,裁判卻像開了靜音模式,完全不理,許昕甚至湊近裁判臺重復(fù)申訴,換來的只有沉默。
最絕的是,后來許昕干脆模仿了對手的發(fā)球動作——這下裁判立馬響了警鈴,直接判他違規(guī)。
好家伙,同樣的動作,對手用沒事,我一用就違規(guī)?這波操作,換誰不懵??!
賽后許昕也沒甩鍋,只是說自己去練了發(fā)球,還找裁判長溝通鷹眼判罰標準,順便提了句“全運會對發(fā)球要求更高”,語氣平靜,但懂的人都懂:老將不爽的不是輸,而是規(guī)則執(zhí)行的雙標。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他賽后只發(fā)了“回家”兩個字,甚至有人拍到他真當天下午就離開了賽區(qū)——雖然第二天還有比賽。
結(jié)果網(wǎng)友立馬分成兩派:一派說“輸球又輸人”,一派說“裁判問題憑什么罵運動員”?甚至有人開始翻舊賬,說許昕奧運混雙輸水谷隼、之前評價張本智和的事……好家伙,一場乒超愣是吵出了熱搜!
可能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這是一場團體賽,上海隊最后贏了(趙子豪第五盤扛住了),許昕作為35歲的老將,能站在場上,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種堅持。
他職業(yè)生涯拿過世乒賽雙打三連冠、六大單項賽冠軍,對張本智和甚至保持全勝——這些成績背后,是多少年的自律和付出。
再說,運動員輸球本就不是世界末日,哪個大神沒經(jīng)歷過爆冷?馬龍、樊振東都曾被質(zhì)疑過,張怡寧還開玩笑說“輸球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
但問題在于,如果輸球的背后還有裁判、規(guī)則、輿論這些場外因素的干擾,那就真的變味了!
這就要提到樊振東之前說過的話了。
小胖之前在接受采訪時聊到,運動員除了比賽,還要應(yīng)對各種場外困擾:比如裁判判罰尺度、粉絲跟拍、私生活被扒、甚至身份證被泄露……他說自己一度“被外因影響,想直接離開賽場”。
當時很多人覺得這是“飯圈問題”,但現(xiàn)在回頭看,許昕這場遭遇簡直像是呼應(yīng)了樊振東的擔憂——裁判的爭議判罰、賽后的輿論發(fā)酵,不正是“場外因素”的典型嗎?
樊振東自己就經(jīng)歷過長時間冠軍荒,他說那段時間壓力大到“承受不了各方的期待”,而許昕這次,與其說是輸給對手,不如說是輸給了“規(guī)則執(zhí)行的不確定性”。
當然,這不是說費浚航贏得不光彩——年輕人打得好是該夸,但規(guī)則的公平性是運動生涯的基礎(chǔ)。
許昕后來也解釋,自己不是針對對手,而是想搞懂判罰標準。畢竟老將打一場少一場,誰不想在公平的環(huán)境下比賽?
其實乒乓球圈子里一直有句話:“高手過招,贏一分看技術(shù),輸一分看心態(tài)?!钡敳门凶兂勺兞?,心態(tài)就特別容易崩!
王楚欽之前在大滿貫賽事中也遇到過對手突然挑戰(zhàn)鷹眼的情況,他說自己當時都懵了:“不知道咋得分了,就試試規(guī)則?!苯Y(jié)果挑戰(zhàn)失敗,王楚欽白撿一分贏下關(guān)鍵局。
你看,鷹眼挑戰(zhàn)可能直接改變比賽走向!
所以許昕的較真,不是小家子氣,而是對比賽公正的堅持。
這種堅持,反而該被尊重!
再說回“回家”風波,有人覺得許昕任性,但可能沒人注意到:他從2006年進國家隊,打了近二十年比賽,傷病、年齡、競爭壓力都沒讓他退縮,卻可能因為一場比賽的判罰爭議而選擇提前離場——這不是耍脾氣,而是寒心!
別忘了,樊振東現(xiàn)在還沒回歸國家隊,他說自己“心態(tài)沒那么強大”,如果連頂尖運動員都因為場外因素而動搖,那我們的乒乓文化是不是該反思一下?
許昕的“回家”,更像是一種無聲的抗議!
他不是輸不起,而是希望比賽干凈一點、輿論善良一點、裁判專業(yè)一點。
“別讓老將流血流汗又流淚!”
贏要贏得痛快,輸要輸?shù)妹靼住@不僅是許昕的堅持,也是所有運動員的底線。
如今再看樊振東那句話,終于有人信了:比賽不止在球臺上,還在裁判的眼里、網(wǎng)友的鍵盤上、以及運動員的心里!
許昕用一場爆冷輸球,揭開了乒壇的隱形問題;而樊振東用他的經(jīng)歷,讓我們看到了運動員的脆弱與真實。
或許,我們該少一點質(zhì)疑,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嘲諷,多一點耐心。畢竟,沒有誰比運動員更想贏。
而比贏更重要的,是公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