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軍貿市場上,誠信是買賣雙方合作的基礎。2009年,秘魯就踐踏了這一規(guī)則。當年秘魯采購中國MBT-2000主戰(zhàn)坦克,閱兵后卻突然退貨;幾年后又想求購中國無人機,結果中方一句“只賣不租”的回應,被網友稱為“霸氣反殺”。這背后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2009年,秘魯計劃更新陸軍裝備,多國坦克參與競標。中國的MBT-2000(又稱VT-1A)主戰(zhàn)坦克是熱門選手之一。這款坦克配備125毫米主炮、先進火控系統(tǒng)和復合裝甲,性價比極高。
為展示誠意,中方同意秘魯先運輸5輛坦克進行測試。秘魯將坦克運回國內后,不僅進行了實戰(zhàn)演練,還高調亮相國慶閱兵式,看似采購已成定局。
然而,閱兵后不久,秘魯卻突然宣布“退貨”,理由含糊其辭:一是稱坦克“高原性能不達標”(秘魯部分領土位于安第斯山脈高原),二是稱“烏克蘭發(fā)動機存在問題”(MBT-2000采用中烏合作發(fā)動機)。
業(yè)內普遍認為,真實原因可能是:
- 預算壓力:全球金融危機后秘魯軍費縮減;
- 政治干預:競爭對手(如俄羅斯、烏克蘭)施加影響;
- 試探心理:秘魯可能想通過“試車”獲取技術參考。還有就是明擺著“白漂”,借中國先進坦克在閱兵上秀肌肉,已經達到了震懾周邊的目的。最終雙方談判無果,我方還得付幾十萬運費將坦克運回。
時間轉到2013年左右,秘魯面對國內毒品泛濫和邊境安全問題,急需無人機執(zhí)行偵察任務。當時中國“翼龍”“彩虹”系列無人機已出口多國,性能可靠且價格實惠。
秘魯再次找到中國,提出想“先租幾架試用”,意圖復制2009年坦克模式的“試水策略”。但中方這次態(tài)度堅決,直接回應:“只賣不租”!
這一回應背后體現(xiàn)了中方的底氣與策略。中國無人機已是國際市場“搶手貨”,無需通過租賃證明實力;也避免技術泄露和反復試探,維護高端裝備的銷售模式;而且軍貿合作須互尊重信,而非單方面受益。
中方的“只賣不租”立場反而促使秘魯認真考慮采購。2015年后,秘魯陸續(xù)從中國引進多批軍事裝備,包括直升機、雷達和輕武器,但無人機訂單因預算問題一度擱置。這表明,扎實的產品力和堅定的商業(yè)原則,終會贏得客戶尊重。
歷經十余年的軍貿市場錘煉,中國軍貿政策也越發(fā)的成熟。早期為打開市場,允許靈活試用(如坦克測試);隨著技術提升和品牌建立,轉為“硬氣”模式(如無人機只賣不租)。
正如網友所說:“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中國用實力證明,軍貿不是一廂情愿的推銷,而是平等互利的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