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guān)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62年2月中旬,北京南池子四合院內(nèi)正在舉辦一場溫馨的婚禮。
新郎名叫楊茂之,外表高大俊朗,時任空軍學(xué)院強擊教研室教員,是一名團級干部。
新娘名叫劉松林,是革命老人張文秋的大女兒。
劉松林還有另外廣為人知的身份:毛主席長子毛岸英烈士的遺孀劉思齊。
就在婚禮進行到一半時,毛主席的機要秘書葉子龍同志趕到了現(xiàn)場。
眾人一看,葉子龍同志手中緊緊握著一個用紅布纏繞的包裹。
葉子龍說這是主席交辦的任務(wù),必須親手交到劉思齊手中。
面對劉思齊改嫁,毛主席到底在這個紅色包裹里放了什么東西呢?
出師未捷身先死
1950年11月25日這一天,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總理收到一份特殊的電報,這是彭德懷總司令從朝鮮戰(zhàn)場發(fā)來的急電。
總理明白如果不是前線有緊急情況,彭總是不會在這個時間點發(fā)報的。
他立即打開電報閱讀,當念到“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這句話時,總理不禁愣在了原地。
毛岸英是主席的長子,他怎么會出事呢?
總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復(fù)確認后才悲痛地確認了這一信息。
眼下朝鮮戰(zhàn)事正酣,毛主席正集中精力部署發(fā)動第二次大規(guī)模戰(zhàn)役。
于是,周總理將這條電報按下不表,并下令知情者一律不準走漏消息,避免給主席打擊。
總理打算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再向毛主席匯報此事。
然而,瞞得過初一瞞不過十五,毛岸英同志踏上朝鮮戰(zhàn)場后,生前經(jīng)常會給毛主席以及妻子劉思齊寫信。
毛主席與毛岸英
可是一個月來毛主席都沒有收到毛岸英的信件,起初主席以為是戰(zhàn)事吃緊,可是戰(zhàn)役收官后仍舊不見來信,主席也有些感到焦慮。
眼看再也瞞不下去,總理于1951年1月2日把主席身邊的機要秘書葉子龍叫到西花廳,出示了彭總親筆起草的電報。
葉子龍看罷大驚失色,隨即一行清淚從臉頰滑落。
總理同樣黯然神傷,二人竟短暫凝噎。
總理同時拿出一封自己的信,里面陳述了為什么沒有第一時間,將毛岸英同志犧牲的噩耗告知主席的原因。
總理讓葉子龍拿著電報和信,找個時間親手交給主席。
由于前一天是元旦,忙碌了一天的主席睡了個懶覺。
起身后主席正在新六所一號樓里喝茶看報,神色十分舒展,看上去心情不錯。
葉子龍實在不知道怎么向主席開口,遂拉上警衛(wèi)員李銀橋一起來到主席的身邊。
二人裝作和平時一樣,把電報和信輕輕地放在主席的案頭,隨后退到一旁,安靜等待主席的召喚。
主席和往常一樣,看完報紙隨手拿起案頭的文件閱讀。
然而,這一次,一切都不一樣。
據(jù)葉子龍回憶,毛主席拿著短短的電報,看了足足有幾分鐘的時間。以毛主席的閱讀速度這極其反常。
當主席放下電報時,臉色十分難看,但并沒有流淚。
隨即,主席拿起總理的親筆信,又是長時間的沉默。
葉子龍稱這是他在主席身邊最難熬的十分鐘,雖然主席一言不發(fā),但是葉子龍能夠真切感受到主席內(nèi)心巨大的悲慟。
放下總理的親筆信后,毛主席用顫抖的手拿起了桌上的煙盒,大口大口吸著香煙。
隱隱約約的火苗灼燒著煙草,也在灼燒著主席的心。
不知過了多久,主席開口喃喃自語道:
“唉......誰叫你是我毛澤東的兒子。”
葉子龍趕緊上前想要去安慰毛主席,卻被主席擺擺手表示了拒絕:
“戰(zhàn)爭總是要有犧牲的?!?/p>
隨即,主席再次陷入長久的沉默。
此時,毛主席不僅要克服內(nèi)心巨大的悲傷,還要考慮一個現(xiàn)實的問題:到底要怎么開口把岸英犧牲的消息告訴自己的兒媳劉思齊呢?
淚眼問花花不語
此時的劉思齊和毛主席一樣,也在急切的期盼著毛岸英的來信。
毛岸英和劉思齊是在1949年十月中旬與劉思齊結(jié)婚的,二人新婚燕爾,感情十分真摯。
然而,隨著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毛岸英決心奔赴前線抗美援朝。
毛岸英的請纓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但是毛岸英卻不忍心讓自己的妻子擔憂。
于是他選擇向新婚妻子隱瞞了自己上戰(zhàn)場的事實,只是告訴劉思齊自己要去“出差”,由于涉及到機密所以不便透露。
因此,劉思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去往了朝鮮戰(zhàn)場。
主席怕貿(mào)然把這件事告訴給劉思齊,會給她造成巨大的打擊,因而選擇先不說,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再透露給她。
劉思齊和毛岸英
可是,劉思齊卻察覺到了異常,因為從1950年11月之后,她就再沒有收到過毛岸英的家書。
起初,劉思齊開導(dǎo)自己一定是毛岸英有特殊的任務(wù)在身,沒有時間抽空寫家書,不要太焦慮。
可是,在經(jīng)歷幾個月的漫長等待后,劉思齊內(nèi)心的不安越來越放大。
她只能求助于毛主席了,于是她鼓足勇氣來到中南海找到了毛主席,委屈地問道:
“爸爸,岸英去哪里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很久沒有收到他的信了?!?/p>
說完,牽掛的眼淚就掉了下來。
主席見到兒媳落淚,自己內(nèi)心也在滴血。
他只能強打精神安慰劉思齊不要多想,用各種善意的“謊言”瞞著她。
可是,1952年的一天,劉思齊卻意外發(fā)現(xiàn)了毛岸英的“謊言”。
這一天,毛岸英夫婦的好友,時任中央攝影組組長侯波前不久剛從朝鮮戰(zhàn)場回到北京。
侯波手里有一張毛岸英生前在朝鮮拍攝的照片,不知情的他想著給劉思齊留個念想,就托人專程把照片送到了劉思齊手中。
劉思齊一看毛岸英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軍裝在朝鮮作戰(zhàn),就趕緊跑去找毛主席打聽情況,因為此時她的內(nèi)心已經(jīng)有了不祥的預(yù)感。
毛主席、劉思齊、毛岸英
眼看再也瞞不住了,主席只能沉痛地告訴自己的兒媳:
“岸英他,已經(jīng)犧牲了……”
主席把彭總的電報和總理的親筆信一起交給了劉思齊,劉思齊瞬間明白了一切,哭成了淚人。
劉思齊傷心欲絕的哭聲讓毛主席心如刀絞,也驚動了正巧路過的周總理??偫硪姞盍ⅠR進來和主席一道安慰劉思齊。
主席紅著眼眶說道:
“岸英的犧牲是偉大的。”
總理也趕緊寬慰道:
“思齊,你要節(jié)哀,你看,你爸爸的手現(xiàn)在也是冰涼的,他心里又何嘗不難過。”
劉思齊漸漸從巨大的悲傷中平靜下來,她也不希望再讓毛主席感到為難。
主席見劉思齊冷靜了下來,給她倒了一杯水說道:
“思齊,從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女兒了。”
此后,毛主席給劉思齊的書信中,都稱呼其為“親愛的思齊兒”,“親愛的”三個字只有楊開慧烈士和毛主席的親生子女才有這樣的分量,足見毛主席是真真切切把劉思齊當作自己的女兒來對待。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主席對長子無限的懷念之情。
柳暗花明又一村
為了幫助劉思齊早日走出喪夫之痛,毛主席非但在生活中十分關(guān)心劉思齊,在她的奮斗方向上也給予了特殊的關(guān)愛。
1955年9月,主席安排她前往莫斯科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系深造。
此后的兩年間,劉思齊孤身一人在莫斯科生活學(xué)習,是毛主席的書信給予了她莫大的鼓勵和精神動力。
毛主席還告訴劉思齊,即便身處國外,也要多關(guān)心國內(nèi)的新聞,了解祖國的情況,并不斷給她寄去國內(nèi)的報紙供她學(xué)習了解。
1957年暑假,劉思齊回國探望毛主席,并表示自己在莫斯科水土不服,經(jīng)常生病,希望能夠回國學(xué)習,毛主席對她的想法表示理解。
不久,劉思齊向組織提交申請,希望前往北京大學(xué)深造,獲得了組織批準。
毛主席得知劉思齊在北大主修古代文學(xué)后十分高興,還專程分享了自己閱讀二十四史的方式方法和心得體會。
1961年,劉思齊從北大畢業(yè)踏上工作崗位,毛主席開始操心她的后半生。
眼看劉思齊已經(jīng)到了而立之年,主席不想因毛岸英的犧牲而耽誤她往后的人生,于是多次旁敲側(cè)擊暗示她抓緊開始新生活。
但是劉思齊卻坦言自己不是舍不得特殊的政治地位,而是心中始終放不下犧牲掉毛岸英。
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這一階段給劉思齊的信中甚至寫道:
還有總是要結(jié)婚,你為什么老勸不聽呢?下決心結(jié)婚吧,是時候了。
眼看劉思齊還是沒有起色,毛主席主動開始托人物色干女婿的合適人選。
就在這時,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軍學(xué)院院長的劉震將軍向主席推薦了一個人選——空軍學(xué)院的年輕教官楊茂之。
劉震將軍表示楊茂之的外形和人品都很出眾,加之有過蘇聯(lián)留學(xué)的經(jīng)歷,應(yīng)該也能夠同劉思齊產(chǎn)生共同語言。
毛主席聽說了認為很不錯,隨即讓空軍學(xué)院把楊茂之的檔案調(diào)來看一看。
主席看到楊茂之的父母以打漁為生,也是貧苦農(nóng)家的孩子,憑借自己的努力年紀輕輕已經(jīng)奮斗成為一名團級干部,說明是個積極上進的年輕人,因而內(nèi)心十分中意。
毛主席隨即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親家,也就是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女士。
張文秋和女兒們
此時張文秋也在為女兒的個人大事發(fā)愁,得到毛主席的消息后心花怒放,立即開始做劉思齊的思想工作。
毛主席直則雷厲風行,直接安排二人見面。
就這樣,二人在主席的撮合下最終喜結(jié)連理,主席也終于長嘆一聲,卸下了壓在心頭十年之久的一塊石頭,他打心眼兒里替劉思齊感到高興。
這么多年來他們父女二人內(nèi)心積壓了太多的痛苦,如今終于可以放下了。
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婚禮當天,毛主席準備了一個紅色大禮包,里面裝著主席從稿費里抽出的300元錢,和一幅書法作品。
錢用來給這對新人置辦婚后的用品,書法作品則是主席近期創(chuàng)作的得意之作《卜算子·詠梅》,也是主席親筆書寫的,作為禮物贈與新人。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主席以物喻人,希望劉思齊能夠走出精神上的寒冷冬季,主動去擁抱美好的春天,去享受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毛主席的一番良苦用心,至今令人感動不已。毛主席特地安排葉子龍在結(jié)婚當天送去婚禮現(xiàn)場,寓意喜上加喜。
劉思齊拿到了來自主席的祝福,內(nèi)心感動至極。
婚后半個月,劉思齊便帶著楊茂之來看望毛主席,主席對干女婿十分滿意,并專門抽出時間帶著這對新婚夫妻參觀了中南海的景致。
就在三人漫步途中,劉思齊透露給毛主席一個天大的秘密:
其實,楊茂之早在蘇聯(lián)求學(xué)時就見過劉思齊,二人有一面之緣。
主席表示十分驚訝,趕緊詢問是怎么回事。
左起:毛岸青、張少林、毛主席、劉思齊、邵華和楊茂之
原來,當時蘇聯(lián)的中國留學(xué)生經(jīng)常會聚在一起舉辦唱歌跳舞之類的聯(lián)誼會,楊茂之和劉思齊同在莫斯科,湊巧都參加了那次活動,因此楊茂之見到過了劉思齊。
只是二人此前并無交集,因此沒有交談。后來他們還是在整理以前的照片時發(fā)現(xiàn)了彼此的身影。
主席聽后哈哈大笑,直言一切都是緣分,都是命中注定。
此后夫妻二人經(jīng)常會探望主席,帶給晚年的毛主席以無限的慰藉。
1963年10月,楊茂之與劉思齊的長子誕生,夫妻二人在商量后給孩子取名為楊小英,用以懷念犧牲的毛岸英烈士。
劉思齊全家福
毛主席看到孩子后再次想起毛岸英,便關(guān)照劉思齊道:
“等時機成熟的時候,你還是要去岸英犧牲的地方看一看的。”這句話劉思齊一直牢記在心。
之后,劉思齊和楊茂之又生下3個孩子,一家子幸福美滿!
2006年5月12日這一天,楊茂之劉思齊夫婦帶著一家人前往朝鮮,專程來到大榆洞志愿軍司令部遺址,瞻仰毛岸英烈士生前最后戰(zhàn)斗的地方,了卻了主席和劉思齊之間共同的一樁夙愿。
劉思齊在這里深情緬懷了毛岸英烈士,臨行前她從土地上帶走了一抔土,作為永久的紀念帶回中國。
2010年5月,劉思齊帶著毛主席嫡孫、毛岸英烈士的親侄子毛新宇再次來到朝鮮,前往檜倉中國志愿軍烈士陵園祭掃毛岸英烈士墓。
劉思齊對著毛岸英烈士的雕塑深情說道:
“岸英,我老了。如果有一天我走不動,不能再來看你的時候,孩子們會替我來的。我們永遠懷念你。”在場的工作人員無不落淚悲泣。
2022年1月7日凌晨,劉思齊老人逝世,享年92歲。
身為毛主席的兒媳,她并沒有享受任何的特權(quán),相反,她卻和主席一樣,為了革命事業(yè)犧牲了太多的幸福。
從毛主席和劉思齊這對父女身上,我們至今能夠真切感受到革命者的無私奉獻與偉岸人格,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后人永遠學(xué)習和緬懷的民族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