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說過一句話,“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里面總有那么些人,愛把自己當人,把別人當傻子?!?/strong>
其實,把人當傻子的人,自己才是傻子。
新黃河報道了一條諷刺意味十足的新聞,8月31日,有學生家長在網(wǎng)上吐槽,稱湖南某地的學生必須到某眼科醫(yī)院建檔,才能報名讀書。
后來當?shù)鼗貞f網(wǎng)上的說法不屬實,視頻內容其實是學生入學前的視力檢測活動,因為國家強制要求檢測視力,學校又沒這個服務,所以才和醫(yī)院合作。
眼科醫(yī)院是合作單位,檢測是免費的,學生也可以去其他醫(yī)院檢測,只要把數(shù)據(jù)提交給學校就行了。
當天傍晚,工作人員再次特別介紹一遍,說這家眼科醫(yī)院主動和城區(qū)里的學校對接,免費提供篩查公益活動,從未以上學強迫學生參加檢測...
看完這個新聞,不知道大家是否發(fā)現(xiàn)了一個關鍵詞“免費”??赡苁沁@些年吃過的虧太多了,所以越來越多人開始清醒的明白一個道理:
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評論區(qū)有湖南的網(wǎng)友現(xiàn)身說法:
“我同學就是玩這個起家的,十幾年了都...先免費檢查視力,再聯(lián)系家長說眼睛有問題,家長一急就買藥...藥其實很便宜但也不會出問題,因為就是板藍根...”
還有一位廣東的網(wǎng)友表示深有同感:
“學校允許眼科醫(yī)院到學校給孩子檢查眼睛,說是免費的,可檢查完就遭到眼科醫(yī)院的電話轟炸...”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檢查建檔,高價配鏡的模式存在多年,很多人都經歷過,大家都知道,大家都不說,結果他們就誤以為人們不知道這回事。
拙劣的演技,恐怕連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都要自愧不如。
工作人員說“從未以上學強迫學生參加檢測”,言下之意就是學生是否檢測全憑自愿。
又是熟悉的“自愿”,自愿這個詞本是尊重個體選擇的文明表現(xiàn),可現(xiàn)在,這兩個字愣是被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在貪婪和自私的驅動下所玷污。
在一些場合,自愿硬生生變成了變相強制的遮羞布,掩蓋住其背后的丑陋。
諷刺的力量就在于,它不需要靠高超的技巧取勝,就能赤裸裸地揭示荒謬:
他們表演的,不是免費,而是自我蒙昧。
謊言一旦被拆穿,它往往就會變得比所有真相更加丑陋。
第二條新聞同樣來自學校,開學前夕新京報發(fā)了一篇評論,評論的對象直指現(xiàn)在學校里的“潛規(guī)則”:讓家長打掃教室!
原來,有杭州蕭山的家長發(fā)帖子吐槽,說開學前收到學校老師發(fā)的通知,說教室需要打掃,有時間的家長接龍報名,沒時間的家長可以選擇請保潔阿姨來做。
又是那熟悉的“自愿”,不僅讓你自愿,而且甚至“貼心”得給你考慮好了各種退路。你有時間就自己來,你沒時間就花錢請人來,總之這個衛(wèi)生家長必須要打掃。
隨手一番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不知道從何時起,孩子上學家長居然也要跟著“被教育”。
學校門口站崗,兒童節(jié)布置教室,搞活動搬座椅、各種打卡、手抄報...那些原本應該由學校完成的事情,最終全部落到了家長頭上。
一人在學校上學,全家成了學校的廉價勞動力。
不僅成了學校的廉價勞動力,后來他們甚至搞出了新花樣。比如山東一小學新生家長就被曝出要集體宣誓: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strong>
我想過荒唐,但沒想到會這么荒唐。
明明上學的孩子,他們到頭來卻要父母宣誓,卻要父母好好學習。
按照這個趨勢搞下去,恐怕離父母替代老師上課的時間也不遠了。
到頭來還要讓你感恩戴德,感謝他們的恩情,卻不知這種把戲早就不好使了。
假意低頭為蒼生,實然伸手斂眾財。
總有那么一些人,喜歡把別人當成是傻子。
靠著愚弄他人,來謀取本不屬于自己的利益。
卻不知,人們早已變得更理智,更不容易被騙,更難被侵犯個人利益。
一如生物進化一般,為了生存,必須不斷進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