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洲洲,從睡夢中驚醒,軟糯的“媽媽”喊得人心尖發(fā)顫,可空蕩蕩的房間里,再也沒有那個會笑著把他摟進(jìn)懷里的身影。
他跌跌撞撞跑到客廳,小手一遍遍撫摸手機(jī)屏幕上媽媽的臉,甚至緊緊抱住手機(jī)不肯撒手。
在孩子單純的世界里,大概以為這樣就能把媽媽留住。這一幕,看得人鼻子發(fā)酸,也讓人再次想起那個叫瑤瑤的媽媽,想起她藏在字里行間的掙扎與無奈。
三年前,洲洲剛出生時,瑤瑤曾在朋友圈曬出孩子的笑臉,配文“有你真幸?!?,可下一句就是“走錯路、遇錯人,想回到過去”。
那時的她,就已經(jīng)把后悔寫滿了字里行間。她后悔為了金某降低身段湊到一起,后悔當(dāng)初瞎了眼跳進(jìn)這段婚姻的坑。
可當(dāng)家人勸她離婚時,她卻搖了搖頭——弟弟一句“怕孩子變成下一個黃梓澈”,戳中了她作為母親最柔軟也最脆弱的地方。
外人總說她“糊涂”“懦弱”,不懂及時止損,可沒人知道她心里的那桿秤有多沉:離了婚,自己或許能解脫,但年幼的孩子要跟著誰?會不會被金家苛待?會不會在破碎的家庭里受委屈?不離,自己要日復(fù)一日扛著家暴的委屈,甚至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一邊是自己的安危,一邊是孩子的周全,瑤瑤攥緊了“媽媽”這個身份,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排在了后面。這份護(hù)崽的執(zhí)念,不是“慫”,是為人母的本能,是寧愿自己受千般苦,也不愿孩子受一絲委屈的決心。
可她終究低估了金家的殘忍。那個在外人看來光鮮的“公職家庭”,內(nèi)里藏著的全是惡魔的獠牙。
金某的拳頭一次比一次重,他的父母不僅不制止,反而成了幫兇。當(dāng)瑤瑤被打得頭蓋骨凹陷、腰椎斷裂時,身為醫(yī)生的公婆沒有絲毫憐憫,反而盤算著救回來也是累贅”,任由她在痛苦中逝去。
他們以為扔了監(jiān)控內(nèi)存卡就能掩蓋罪行,卻忘了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供應(yīng)商的備份視頻,成了揭露他們罪惡的鐵證。
如今,金某和其母已被抓,小三也被調(diào)查,可瑤瑤再也回不來了。她用自己的隱忍和退讓,沒能換來孩子的安穩(wěn),反而把自己推向了深淵。
每當(dāng)看到洲洲對著照片摸媽媽的臉,對著視頻摁住屏幕怕媽媽消失,家里人的心就像被揪著一樣疼。
曾經(jīng)在媽媽懷里笑得無憂無慮的孩子,如今成了沒媽的寶貝,只能跟著姥爺姥姥小心翼翼地生活。
兩位老人把對女兒的思念,全都化作了對孫子的疼愛,可這份疼愛里,終究缺了媽媽的那一份。
有人說,瑤瑤當(dāng)初要是狠下心離婚就好了;也有人說,她不該拿自己的命去賭。可站在她的位置上,又有幾個媽媽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可能面臨的風(fēng)險?
她的選擇,或許不是最理智的,但卻是最符合“媽媽”這個身份的。只是這份偉大的母愛,沒能抵擋住人性的惡。
瑤瑤的悲劇,從來不是“遇人不淑”這么簡單,更是對家暴零容忍的警示。它告訴我們,當(dāng)婚姻變成煉獄,當(dāng)家暴降臨,一味的隱忍換不來同情,只會讓施暴者更加肆無忌憚。
同時,它也戳破了“為了孩子不離婚”的困境——真正為孩子好,不是硬扛著破碎的婚姻,而是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hù)自己和孩子,讓施暴者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如今,天堂里的瑤瑤大概還在牽掛著洲洲吧。希望法律能給她一個公道,讓金家惡人付出慘痛的代價;更希望洲洲能在家人的關(guān)愛下,慢慢走出陰霾,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畢竟,他是那個用生命守護(hù)過他的媽媽,最疼愛的寶貝啊。而瑤瑤的故事,也該成為一面鏡子,照醒所有在不幸婚姻里掙扎的女性:愛孩子,更要愛自己,因?yàn)槟慊钪?,才是孩子最大的依靠?/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