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690期】
天氣預報
●北京,22℃~31℃,多云。新疆北疆北部、陜西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部、四川東部、江蘇中南部、浙江大部、江西中南部、福建中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qū)有中到大雨,其中,陜西南部、河南西部、江蘇中部、浙江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內(nèi)蒙古等地部分地區(qū)有4~6級風;南海西南部海域有4~6級風、陣風7級。
● 小太溫馨提示: 預計未來三天,西北地區(qū)東部、四川、河南等地部分地區(qū)有較強降雨和局地強對流天氣,需防范可能引發(fā)的次生災害。新疆和西北地區(qū)關注大風、沙塵天氣及影響。
微信熱點
●人民日報推出中英日三語種主題片《勝利》
80年前的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9月3日,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也是世界人民的勝利!今天,人民日報推出中英日三語種主題片《勝利》。此刻,共同傳遞:珍視和平,命運與共,開創(chuàng)未來,吾輩自強!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當不同語言的講述交織在一起,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命運的共同記憶——勝利屬于所有為和平而奮斗的人們。
微博熱搜
●《愚公移山》這個故事中國人信了幾千年
愚公為什么相信,他的子孫會按他的意志繼續(xù)移山?這一路,我們聽到過許多問題:為什么非要去治沙填海?為什么非要建一艘自己的航母?為什么非要在青藏高原上建一座水電站?為什么非要探索宇宙,登陸月球?八十年里,一群又一群人,用奇跡給出了他們的回答——因為中國式的相信,從來不是等待答案,而是成為答案!新時代的“愚公們”都在奔赴同一條路,那是這個民族不曾后退的路!
愚公移山的信念,穿越千年依然滾燙。他相信的不是山會自己消失,而是子子孫孫的鍥而不舍。這種中國式的相信,早已刻進民族的骨髓。
抖音熱榜
●外國朋友被重慶豌雜面硬控
?
近日,重慶妹兒在比利時擺攤賣豌雜面,一天收入1000歐元左右,外國顧客直呼這是吃過的最好吃的中國美食!
從山城小巷到異國街頭,這碗帶著花椒香氣的面條,正用最樸實的方式講述著中國故事:最好的交流,往往始于舌尖的共鳴。
快手熱榜
●全程肉眼可見月全食即將到來
今年,我國境內(nèi)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見的月全食,將在9月8日凌晨上演。月全食,是太陽、地球、月球排成一條直線時產(chǎn)生的奇觀。這次,肉眼可見的本影食將從9月8日0時27分開始,全程約3.5小時,屆時,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同一輪紅月。月食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月全食發(fā)生時,月球呈現(xiàn)古銅色至暗紅色,當月亮走到地球本影最深處時,變得最紅最暗,這就是最精彩的“食甚”階段,預計凌晨2時12分開啟。
記得定好鬧鐘,別錯過凌晨2時12分的“食甚”時刻,那是紅月最濃烈的瞬間喲~
B站熱榜
● “名場面制造機”《亮劍》系列回來了!
近日,B站上架了經(jīng)典電視劇《亮劍》系列,這部描繪了抗日戰(zhàn)爭崢嶸歲月的經(jīng)典神劇更是刻進了一代人的DNA里,是真正意義上的“抗日神劇”。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段烽火中的家國記憶,致敬那份永不磨滅的亮劍精神吧。
“逢敵必亮劍”“狹路相逢勇者勝”,它們不只是臺詞,更是刻進民族骨血的精神圖騰。經(jīng)典永不褪色,只因它詮釋了最樸素的真理:面對挑戰(zhàn),唯有亮劍!
知乎熱榜
● 中國教授團隊用吸管修復鹽堿地,他是怎么做到的?這項技術將帶來哪些影響?
近日,武漢大學鄧紅兵教授團隊,利用簡單易得的塑料吸管、濾紙、地膜,通過太陽能輔助蒸發(fā)方法,首次實現(xiàn)零廢水、零淡水的鹽堿地治理。鹽分以固態(tài)晶體形式回收,短時間內(nèi)土壤鹽分降幅達93%,與淡水修復效果沒有明顯區(qū)別。如果每畝鹽堿地采用新技術加以修復,成本不過300元,三四天就可有效排鹽,用于農(nóng)作物種植。1根吸管,可反復使用18次以上。你認為這項技術將帶來哪些影響?
這項技術不僅將修復成本降至每畝300元,更是以零廢水、零淡水的突破,為全球20億畝鹽堿地帶來新希望。
頭條熱搜
●紀念大會和文藝晚會,時間定了!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大會和文藝晚會將于9月3日在京舉行。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當天上午9時,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紀念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發(fā)表重要講話并檢閱部隊。 當天晚上8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將出席觀看。屆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將進行現(xiàn)場直播,新華網(wǎng)進行圖文直播。
今天,我們以最高規(guī)格重溫歷史,更以最堅定的姿態(tài)面向未來。14億人共同見證——歷史從未遠去,精神永續(xù)長存!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編輯 | 樊瀚文
校對 | 劉心繼
主編 | 張文軍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