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姜振軍)為弘揚抗戰(zhàn)精神,傳承鹽城地域文化和紅色基因,9月3日下午,鹽城紅色地名主題系列讀書活動在鹽都區(qū)圖書館舉辦?,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書友們學習了鹽城的紅色文化,聆聽了王裕新烈士的英雄事跡,開啟了一場紅色文化之旅。
王裕新(1917—1945)原鹽城縣永新鄉(xiāng)三槐村人(今為鹽南高新區(qū)新都街道裕新社區(qū))。1941年7月,擔任永新鄉(xiāng)抗日民主政府通訊員。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升任永新鄉(xiāng)副鄉(xiāng)長。同年11月,王裕新主動報名參軍。1945年,王裕新被捕,同年8月15日被敵人殺害。之后,中共鹽城縣委將永新鄉(xiāng)改為裕新鄉(xiāng),后改為裕新生產大隊,現更名為裕新社區(qū)居委會。
在裕新社區(qū)黨群服務中心東側正對面,一座紀念碑巍然屹立,上刻王裕新烈士的事跡和“裕新”“英名永駐”六個大字。碑后,是為紀念王裕新烈士所建造的裕新紅色文化公園?!白鳛樵P逻@片紅色土地的‘守護者’,今后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毙露冀值涝P律鐓^(qū)黨委書記孫連群說。
“鹽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為抗擊日本侵略者,這里集中了來自全國四面八方的優(yōu)秀兒女,他們?yōu)榭谷諔?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丙}都區(qū)圖書館研究館員王登佐說,鹽城是革命老區(qū),現有128個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鎮(zhèn)(街)村(居),79個鎮(zhèn)(街)村(居)以抗戰(zhàn)時期烈士命名,如鹽都區(qū)潘黃街道、郭猛鎮(zhèn)、楊斌村等抗戰(zhàn)時期烈士命名鎮(zhèn)(街)村(居)。鹽城現有248處革命遺址,1.8萬余名革命烈士長眠在這片大地上。
“他們的事跡值得傳唱,他們的名字更應該被銘記。他們的英雄業(yè)績與山河同在,是銘刻在鹽城人民心中的不朽豐碑?!蓖醯亲粽f,緬懷抗日先烈,喚醒歷史記憶,弘揚抗戰(zhàn)精神,這樣的讀書活動很有意義。
(王璇一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